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为研究连接方式对车辆吊挂件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及对振动疲劳寿命进行快速对比预测,基于振动传递机理,结合疲劳寿命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加速度传递函数来对比预测刚性连接与弹性连接两种方式下吊挂件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方法,并以高速列车上某吊挂设备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对比不同连接方式下吊挂件振动疲劳寿命的优劣,有利于设计者快速判定和优选吊挂方案。  相似文献   
22.
通过优化换能器设计和采用双面光刻、超声键合和密封封装等技术,研制出中心频率f0=4 300 MHz,-3 dB带宽Δf-3 dB≥200 MHz,延迟时间Δt=0.358μs的声体微波延迟线。通过试验验证,该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取得了满意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23.
通过优化换能器拓扑结构和匹配网络设计,研制出f0=4.3 GHz,Δf-3 dB≥200 MHz,Δt=0.358μs的C波段声体微波延迟线。该产品的插入损耗约为-22 dB,直通抑制大于40 dB,三次渡越抑制大于28 dB,回波损耗约为-16 dB,产品综合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24.
在只有一个靶源的情况下,利用改良的夹具,在钇铝石榴石(YAG)晶体的两端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同时溅射生长ZnO压电薄膜.对ZnO压电薄膜做了X一射线衍射(XRD)分析,测试了用双面方法制作的声体波薄膜换能器的回波损耗.结果表明,采用双面共溅工艺生长ZnO压电薄膜有效地解决了第一端换能器压电性能退化的问题,提高了两端换能器压电性能的一致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商品混凝土C20-C60强度范围内对超声回弹综合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超声波声速和回弹值与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数学关系,所得曲线相关性及误差范围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6.
为了分析作用在钢板桩围堰上的土压力大小,以新建阜阳至六安铁路颍河特大桥深水基础钢板桩围堰施工实践为例,通过建立钢板桩、内支撑和土体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大小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没有达到极限平衡状态;作用在钢板桩围堰外侧的土压力介于主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之间,并靠近静止土压力;而作用在钢板桩围堰内侧的土压力介于静止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之间,并靠近静止土压力;考虑到钢板桩围堰工作状态的土压力难以准确确定,建议设计计算时钢板桩围堰内外土压力均采用静止土压力,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铁路货车钩尾框的疲劳性能,对铁路货车13型、13B型、16型、17型(改进前)、17型铸造钩尾框及13B型、16型、17型锻造钩尾框进行了疲劳性能对比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锻造钩尾框的整体疲劳性能优于铸造钩尾框.  相似文献   
28.
29.
给出了利用换能器旁瓣响应得到的体声波微波延迟线在18-20GHz频率范围内的频域及时域性能,其最小插入损耗为83dB,延迟时间200ns,并对器件插入损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内的土压力分布规律, 结合某试验段挡墙土压力现场测试, 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了土工格栅参数及填料重度对挡墙内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①挡墙面板处的水平土压力, 数值解均小于规范设计值, 随加筋间距减小、刚度和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填料重度则对其无明显影响。②基底处垂直土压力在面板附近有明显波动, 部分数值超过规范设计值, 其它位置的计算值与设计值基本符合;土工格栅加筋性能则对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