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8篇
技术理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6篇
水利工程   1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电开发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电发展论坛>约我写篇文章,我想<论坛>是个宽容的交流沟通平台,什么意见都可发表和争论,不比写学术论文那么严肃,因此把近来自己对有关水电开发争论中的一些观点(曾在不同场合下反映或发表过)汇集成文,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02.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水利水电工程。2010年10月26日,三峡水库蓄水首次达到设计水位175m,这标志着其防洪、发电、航运等各项功能达到设计要求。三峡工程从构想、论证、设计、建设至竣工全面投入运行历时近百年。当初兴建三峡工程的构想是如何提出的?三峡工程究竟起什么作用?存在什么分歧意见?是如何进行论证的?论证的结论怎样?这是许多人关心而又不太了解的,笔者在文中做了扼要的介绍,以纪念世纪之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3.
有关“南水北调”的补充汇报提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4.
《水工沥青混凝土》一书由张怀生主编,版面116万字,彩纸精装,定价120元,已于近期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专著以总结已建工程经验为核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与工程实际应用结合紧密;全书分6篇共21个章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工沥青混凝土的发展应用、水工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及加工、水工沥青混凝土综合基础知识、水工沥青混凝土设计、水工沥青混凝土施工、工程实例及沥青混凝土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等内容。本专著面向广大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可作为设计、施工、试验研究等方面技术人员的主要参考资料,对道路、石化方面技术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我国水电专家潘家铮院士和张超然院士非常重视该书的出版,为其撰写了序一和序二,其中序一见下文。  相似文献   
105.
潘家铮 《水力发电》1999,(10):8-10,19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走过50个年头。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相比,这仅仅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中国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巨变,水电建设领域也不例外。作为一名亲历变化全过程的老战士,处在这世纪之交,回顾前尘,瞻望将来,说不出的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记得建国之初,我国的水电建设十分落后。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仅36万kW(未包括台湾省),这里主要的还是日军撤退时留下的一座千创百孔的丰满水电站。那时,我们缺乏人才(全国水电技术人员仅326人),缺乏设备,更缺乏技术和经验。当时海南岛有一座5149k…  相似文献   
106.
潘家铮 《中国水利》2005,(13):17-17
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的制约,特别是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制约.这种制约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更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问题是迫切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夫妻过日子也要看看自己的家底,所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何况一个国家呢?可惜有一些同志总是看不到或者认识不到这个起码的原则.所以,这次举办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高层论坛,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7.
溪洛渡工程是仅次于三峡的宏伟水电工程。上世纪中,说起溪洛渡工程,总感到离我们很遥远。几年前,在中国三峡总公司一次年度工作会议上,我呼吁三峡总公司着手推动开发金沙江的工作,还悲观地认为我这辈子恐怕看不到金沙江大开发了,只希望身后能从后人的公祭中听到这个好消息。现在,形势逼人,金沙江上最大的工程和其他许多大中型工程全面开花,中国水电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时机,也许我能喝上溪洛渡电站投产的庆功酒,心中的激动实在难以形容。  相似文献   
108.
球岔是一种新型的岔管型式,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布置灵活和受力明确等优点。但球壳的制作较不便,加固梁断面较大,且常需在壳内设置导流板以减少水头损失。我国近年来已在一些工程上成功地采用了球岔,唯尚少介绍和论述的文章。本刊1980年第5期发表了倪国荣同志的“球形分岔管的内力计算”一文,对球岔的分析问题作了论述,对设计很有参考价值,是值得欢迎的。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 ,从西南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至东部肥沃的黄淮海和长江三角洲平原 ,地势高差悬殊 ,河流落差巨大 ,形成了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建国以来我国对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修建了大量的水电站大坝、连同以防洪、灌溉、供水、通航等目的为主兴修的水库大坝 ,总数已达 8万多座 ,居世界首位。这些大坝巍然屹立在我国奔腾不息的江河上 ,千秋万代兴利除害 ,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作出重要贡献。大坝在设计中都留有必要的安全度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大坝的安全是个动态问题。大坝经过长期运行后 ,会向不利方向…  相似文献   
110.
对二期围堰建设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是影响整个工程建设成败的重大关键,存在许多技术难点。在业主、勘测、设计、施工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进行高水平的组织管理,解决了深水抛填进占时的堤头稳定问题;发展和突破了防渗墙成墙技术;研究用弃料配制塑性混凝土井投入应用,获得成功;优化下游围堰深槽防渗体方案并获得成功;开创了利用弃渣浇制塑性混凝土墙的先例。攻克了所有技术难关,优质、高速、安全地建成了二期围堰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