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篇 |
综合类 | 2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14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决典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在全负载范围内的稳定性问题,采用了低阻抗设计的缓冲器来驱动调整管,即采用动态分流反馈偏置技术来降低缓冲器的输出电阻,以将调整管栅极处的极点推向更高的频率范围且不消耗大电流。完成了一款在全负载范围内有足够相位裕度的低功耗LDO的设计,并采用HHNEC 0.18μm CMOS工艺实现版图设计,芯片的尺寸为150μm×120μm,输出电压为1.8 V,空载静态电流为5μA,额定电流为20 mA。与普通的LDO相比,本款LDO具有更高的相位裕度和更好的瞬态特性,在全负载范围内相位裕度的最小值大于65°,负载调整率小于2%。 相似文献
52.
开关电容boost—buck功率因数校正组合开关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网络的boost-buck组合开关变换器,当其输入环节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时,具有功率因数校正(PFC)功能,详细分析了这类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临界条件、输入输出电压变比以及各器件的应力。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53.
为了改善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交叉调整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自动识别主辅路同步控制的控制策略。利用ARM实时采样各路输出端的实时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计算每一路的输出功率,根据设定的判断规则,设别出主路和辅路。主路采用PID电压环控制方法,ARM输出相应的PWM波驱动主开关和同步整流开关。对辅路采取了副边电压环控制,产生相应的使能信号控制辅路同步整流开关是否接受驱动信号,以提高辅路输出的电压精度,以及减小相应的交叉调整率。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控制策略所设计的双路输出正激变换器获得了小于5.5%的交叉调整率。 相似文献
54.
为了确保用电设备的用电可靠性以及减小开关电源中开关器件的开关应力,ISOP(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电源系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但是这种组合电源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较原来的单模块系统变得更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SOP电源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只需采样各电源模块输入侧电压,在不涉及相应模块的内部工作参数的条件下完成故障诊断。具体实施过程是根据输入端分压电容在与其相并联的模块发生短路或断路故障时产生不同的电压变化趋势和变化速度,建立故障数学模型以及故障判断阈值,由ARM实时采样输入电容电压值及变化规律判断是否有故障发生及故障类型。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故障诊断方法响应速度快、故障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应用于ISOP电源系统的故障检测和系统维护中。 相似文献
55.
56.
电容储能的自动化终端备用开关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失电情况下继续维持智能终端设备短暂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储能的自动化终端备用开关电源解决方案.论述了电路组成、下限工作电压选取和储能电容器容量设计方法.根据能量平衡关系,分析了负载突然增大和负载突然减轻情况下的最严重电压凹陷和电压骤升,并得出输出滤波电容容量的设计考虑.以一个具体的电容储能FTU电源为例,详细说明了电路参数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容储能备用电源能够满足在失去正常供电电源后自动化终端待机、操作和通信的需要,并且所进行的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57.
58.
电流滞环控制策略具有稳态过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在负载电流突变过程控制效果不够理想。为了缩短变换器的动态响应时间,提高负载调整率,论文对电流滞环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根据电容电荷平衡原理提出一种暂态电流滞环控制策略,并进行了详细地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基于STM32F407VGT6开发板制作了Buck-Boost 变换器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暂态电流滞环控制策略后,负载调整率提高了1%左右,动态响应时间缩短了200μs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