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能源动力   7篇
水利工程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皖北及其周边的16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每日降水数据,利用SSPI指数和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分析了皖北年降水量时空变化、旱涝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旱涝急转规律。结果表明,皖北的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皖北干旱与洪涝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出反复交替出现的情况。从时间尺度看,秋季为旱涝高发时期;从空间尺度看,淮北、宿州、蚌埠为秋季干旱高发区,阜阳、宿州为春季洪涝高发区;旱涝急转事件均为旱转涝事件,在2000年之后旱涝急转事件具有更高的发生频率,占53年中旱涝急转次数的40%。  相似文献   
22.
旱涝急转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深入,旱涝急转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日渐增大,已经给许多流域及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梳理了目前已有的关于旱涝急转事件的研究成果,就旱涝急转事件的评价方法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1)前人对旱涝急转评价方法的研究多是基于降雨量构建评价指标,从土壤含水量等其他角度较少,目前,基于降雨量定义的长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应用最为广泛;(2)旱涝急转对作物的影响是补偿作用还是叠加损伤效应存在一个阈值,该阈值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明确,但重旱急转重涝严重损伤作物生长及产量。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干旱区常年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是干旱评价中相对特殊的区域,一般适用性较好的干旱指数在这里仍需进一步论证才能应用于干旱监测中。根据阿克苏河流域DEM、土地利用现状,将流域进行细化,最终形成4个山区、2个荒漠区和5个绿洲区共11个分区的阿克苏河流域干旱评价单元。以流域内6个气象站1961-2011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研究区过去51年各评价分区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并将所得干旱状况与历史旱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平原区,短时间尺度(1、3、6月)的SPEI较SPI更能表达干旱演变趋势,但在旱情表达的时间精度上仍有些欠缺,而长时间尺度(12、24月)的SPI和SPEI基本可以表达出干旱年;在山区的表达精度需要进一步求证。  相似文献   
24.
从海口市重点河流、湖泊、水库及主要的水系连通工程出发,概化海口市水资源系统,对比重点水系连通工程前后水资源系统概化结果差异。基于考虑水资源量质效三位一体的配置目标,构建并优化求解海口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讨论现状和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海口市各区域存在着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通过建设水系连通工程,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25.
根据全国2010年607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量资料以及各站点平面分布与高程信息,构建了多维线性空间插值方法。在不同插值控制站点数目(n=4,8,12)情景下,分析了多维线性空间插值方法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样条插值和克里格插值法(球面模型和高斯模型)在我国年降水量空间插值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发现,不同的控制站点情境下,各种插值方法的插值结果差异显著,但随着控制站点数目的增加,各插值结果的差异性减小;多维线性插值方法在多种情景下都表现出较好的插值精度。  相似文献   
26.
Watergy项目旨在利用热虹吸原理开发一种湿热气体及太阳能吸收排放系统,项目由欧盟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资助.该系统可以利用太阳能使蒸发和凝结产生的水得到再利用,还可以通过物理和生物原理将废水进行处理,产生蒸馏水.Watergy项目的创新原理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①在西班牙建造以水生产为主的封闭式温室;②在德国建造以热能和水生产为基础的节能建筑群.介绍了西班牙南部封闭式温室的原理、结构与效益,以为我国温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7.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理论,构建海口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水资源复合需水预测模型,在经济社会稳定或高速发展、节水措施强化或适度推广的交叉组合情景假设下,给出在来水频率P=50%、75%、90%时,海口市各区域用户发展需水量的高、低两种预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得需水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可为海口市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基于安徽省土地利用数据遴选出灌木、草地和湿地3种典型的天然生态系统,结合灌木和湿地(1960~2013年)、草地(1967~2013年)3个相应气象站点逐日降雨和气温资料,采用连续无雨日和降雨等级标准,筛选出近50年天然生态系统中夏季(6~8月)发生的旱涝急转事件,分析3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发生旱涝急转时段内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旱涝急转发生时段的平均气温均高于同时段多年平均气温;旱涝急转发生时段气温表现出先升高,后在降雨日前或降雨日开始逐渐降低,并在降雨日当天气温降幅较大;灌木、草地和湿地3种天然生态系统旱涝急转发生时段气温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9.
在分析沈阳市防汛抗旱概况和系统建设需求的基础上,从信息采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实时信息接收与处理系统、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防汛指挥调度系统、抗旱管理系统、安全体系和建设与运行管理等10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沈阳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结果表明,系统的建设将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的科学性,更充分地发挥水利工程的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30.
变化环境下我国干旱灾害的综合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发生频率大,影响范围广,其不仅具有普遍性、季节性、连续性和地域性等多样特征,同时还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水循环及其伴生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沙过程。因此,系统识别干旱成因,综合应对变化环境下的干旱,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干旱既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非理性水土资源开发活动影响;同时,强调自然成因和以"危机管理"为主要范式的干旱应对方略也未能有效减缓干旱危害。进一步提出我国干旱综合应对在从"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的同时,还应构建物理机制统一的水资源及伴生过程模拟平台和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