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工程实例为基础,较深入地探讨了强夯试验中振动监测在确定最大夯击数、划分强夯振动影响范围以及计算地基能量吸收系数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提出“深层跨孔法波速试验设计”概念及具体内容,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对自然沉积DNA和拉直DNA分子AFM图像的长度进行了自动统计测量 ,并与DNA分子的理论长度进行了比较。该方法在DNA分子的AFM图像的基础上 ,将DNA分子拟合成曲线 ,用插值法求得DNA分子长度 ,整个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结果表明 ,该方法测得自然沉积的某DNA分子长度为 (180 .4± 16.4 )nm ,与理论长度 185 .0nm相当符合。该方法与拉直法和直接法求DNA分子长度相比是一次改进 ,也为其它基于AFM图像的线状物体求长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对另一组拉直DNA测量的结果表明 :拉直后DNA分子长度为 (34 3.6± 2 0 .7)nm ,与理论长度 30 7.0nm相比明显变长 ,这表明对自然沉积DNA进行长度测量的必要性 ,保证了DNA分子的长度不受拉直后有所伸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将组合技术和离子束技术结合起来,用于硅基发光材料的研究用组合离子束技术在硅基材料上制备了64个直径为2mm的单元--材料芯片,并对硅基材料芯片各单元进行了卢瑟辐背散射质子弹性散射和扫描阴极射线发光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25.
基于互联网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远程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Internet信息传输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字化SPM的远程控制。用户首先在连接SPM的服务器上远程登陆,并取得不同的控制权。在得到主要操作人,协作者或旁观者的权力后,分别能远程直接控制SPM的全部参数,部分参数,或不能控制参数。该系统已经在北京与上海两城市间进行了演示。  相似文献   
26.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 ,对影响朝阳半干旱地区人工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幼树数量的主导因子顺序为 :采伐带宽度>坡向>坡位>采伐带中的部位 ,影响采伐带内油松更新幼树生长的因子顺序因树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对影响采伐带内油松的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采用等带间隔采伐是一种利于天然更新的方法 ,人工采伐带的宽度以10m左右为宜 ,在立地条件好的地区可以适当加宽 ,但最好在20m以内。  相似文献   
27.
本文采用了"多步的改进的动态分子梳"纳米操纵技术(multi-step modified dynamic molecular combing,MMDMC)实现样品制备获得不同拉伸程度单个DNA分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重定位成像和单分子分析,对反应前后不同拉伸程度DNA分子的DNase I酶切产生缺口情况进行统计,在一定拉伸范围内讨论了在表面上DNase I酶切反应速率变化的动力学信息.该不同拉伸程度的DNA与DNase I相互作用的表面机械生化过程对于生物分子多次反复相互作用研究体系具有代表性意义.  相似文献   
28.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存在已经得到证实,并成为界面科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在原子力显微镜液体池内制备纳米气泡的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在开放体系中进行醇水替换,制备纳米气泡的方法.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显示.开放体系中进行醇水替换,也可以在水/云母界面上稳定地生成纳米气泡.将不同环境下制备的纳米气泡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显示,在开放体系下制备的纳米气泡密度较低,形态也较小.不同环境下醇水替换产生的纳米气泡数量和形态的差异,为纳米气泡形成的机制提供了新的佐证.开放体系下纳米气泡制备方法的建立拓展了纳米气泡的制备条件,揭示了纳米气泡存在的普遍性,同时也为纳米气泡性质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9.
清晨小草上晶莹剔透的露珠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可以在叶子上滚动?这些现象都与物质的界面性质分不开。研究发现,一些特殊的现象或反应往往发生在微观界面上,特别是纳米尺度下的界面行为,和物质的宏观表现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露珠的超高接触角,就是在纳米突起中间发生气体吸附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30.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已成为在纳米尺度对样品进行观察和操纵的重要工具。基于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的重定位技术提供一种微观区域内对样品处理前后原位对比观测的方法。本文利用坐标实时显示的程控高精度样品台系统,联合使用表面双标记定位法,建立一种新的重定位方法,方便、高效地实现样品重定位AFM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