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GIS与AHP耦合技术的土地沙漠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陕蒙 (西 )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受控于多种因子 ,在详尽分析了土地沙漠化的各种因子基础上 ,确定了母质类型、植被覆盖、地貌类型、沟壑密度、土地利用类型、矿山开发面积、大风强度七个致灾因子 ,并分别建立了它们各自的子专题层图。利用先进的层次分析法 (AHP)确定了影响沙漠化的各致灾因子的权重系数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AHP的耦合技术 ,对各子专题层图进行了加权复合叠加 ,利用频率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确定出土地沙漠化的分区阈值 ,构建了土地沙漠化危险度评价的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加模型 ,并对土地沙漠化危险度进行了分区评价 ,共划分为五个区 ,即强度区、中度区、轻度区、潜在区、未沙区。土地沙漠化评价模型的建立 ,为土地沙漠化的分区评价与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32.
基于AE的地学开发可以很好地满足高效灵活的小团队GIS开发要求,归纳研究其开发模式,对GIS软件的开发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AE-GIS开发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利用AE提供的GIS功能模块,结合C#编程语言进行集成式二次开发。通过"出行查询系统"的开发实例,阐述了AE平台的GIS开发所具有的独立、高效、灵活等特色。 相似文献
33.
临汾地裂缝灾害与地下水开采相关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西临汾市地裂缝比较集中在5个区域发育,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临汾市的经济发展.阐述了地下水开采对地裂缝灾害的影响,并通过地面沉降的计算机的模拟,对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及临汾市地裂缝灾害的发生与发展的时空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探讨,为该市的城市规划部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断层及滑动构造复合构造区煤层顶板含水层渗流特征及突水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断层及褶皱的存在乃是导致煤矿突水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研究均存在断层及滑动构造的华北型煤田的直接充水含水层的渗流特征,以平煤集团梨园矿宁庄矿井为例,应用有限差分软件MODFLOW,在空间离散、应力期确定、源汇项嵌入处理的基础上,对同时存在断层及滑动构造的内部边界进行了WALL的处理,建立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渗流场模型,并预测了第5,10年后的渗流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认为在平煤宁庄矿井四7煤底板含水层的水位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尤其当WN方向开拓经过滑动构造时,突水的危险性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35.
36.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南屯煤矿63上10工作面瓦斯严重超标是因为其自身特殊的边界条件及采用了新的开采方法———放顶煤开采而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7.
为了评价陷落柱型煤矿突水危险性,设计实施了基于GIS-BN技术的煤矿陷落柱型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并在范各庄矿实际应用。在深入分析范各庄矿突水因素的基础上,应用K-Means算法确定并离散化了突水因素的数据,应用ARCGIS和BN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针对12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BN参数学习和BN突水推理,对突水危险区域进行了区划,并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突水危险区域位于矿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西北部的高危区域属于典型的陷落柱突水区,高危区域基本上和西北部的陷落柱异常发育地带吻合;西北部广泛分布的塌陷坑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该区潜在突水的可能性;东南部危险地带,属于典型的断层突水地带,集中在F5-F8和F4-F10-F11-F12两大断层带周边地区。以上区域的突水可能性非常大,在开采时需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突水发生。评价结果的拟合率高达80%,说明GIS-BN方法对煤矿陷落柱型突水危险性评价是可行和准确的。 相似文献
38.
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河北省邱县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例 ,探讨了运用GIS技术和多源信息复合原理对农业用地的自然、社会属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数量化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选取了质地、土壤养分、可利用水资源、机井密度、交通条件等十个评价因子 ,将这些因子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下 ,分别构造各自新的空间信息 ,生成单因子评价层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研究区域分成了 1772个网格 ,每个网格作为一个基本的评价单元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alHi erarchyProcess)确定因子对土宜的贡献率 (权重 ) ;构建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 ,利用此模型逐网格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邱县的土地质量中等偏上 ,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文中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土地改良应用的合理化建议。该研究大大降低了土宜评价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探讨了更为科学的土地资源评价方法 ,使评价结果能更好地为土地利用和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39.
根据不同含水层在水化学特征上的差异,提出基于水化学原理判别矿井涌(突)水水源的混合水判识模型。以开滦荆各庄矿为例,通过绘制Piper三线图判断待识别水样来源,运用PHREEQC软件建立矿井水源混合模型,并以6大常规离子和pH值为识别因子,提出了根据欧氏距离计算结果判断矿井混合水突水水源的模型。结果表明,通过Piper三线图与欧氏距离结合的模型判别,涌水水源的水80%来自K6—12煤砂岩裂隙含水层(Ⅲ),20%来自9煤—7煤砂岩裂隙含水层(Ⅳ),经与实际化验结果对比,该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0.
在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对植被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在格尔木河中游地区,同样发现植被依赖地下水分布的特征。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遥感影像数据与地下水埋深的实地观测数据来研究分析植被覆盖对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下水埋深小于4m时,NDVI均值与标准差均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m但小于8m时,植被生长开始逐渐受到影响,对地下水的敏感性开始减弱。当地下水埋深超过8m时,植被覆盖严重下降,并且对地下水埋深变化表现的愈加不敏感。8m被认为是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地下水埋深上限,超过该上限,地区生态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受地下水的影响也不同:水柏枝的生长与地下水关系较密切,芦苇盐生草甸与膜果麻黄可能受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其生长状况与地下水的关系较复杂。对比不同研究区研究成果,由于降雨、蒸散发等气象要素、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植被覆盖与地下水的相关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