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的统一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河流形态多样性是流域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核心,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水利工程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河流形态的重大改变,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从而使系统的服务功能下降,对人类利益造成损害。水利工程建设应该重视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问题,转变工程理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兼顾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土壤—植物系统净化地表径流非点源 污染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设计的6 m土槽构建土壤—植物系统,以无植被土槽为空白对照,设置不同的污染物进水浓度,采用模拟径流方式进行非点源污染净化实验。结果表明:(1)植被的存在能有效滞缓径流和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其中土壤—高羊茅系统的净化效果略优于土壤—紫花苜蓿系统,其SS、NO-3-N、NH3-N、TDP、PP去除率分别达到86.61%、25.83%、52.03%、26.53%及76.59%;(2)在本研究的进水浓度范围内,浓度变化对处理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与污染物存在状态有关,进水浓度增加后颗粒态污染物去除率无显著变化而溶解态氮去除率均出现明显下降;(3)以污染物出水浓度随径流长度的变化表征污染物截留特征,SS和PP出水浓度均随径流长度增加而呈指数降低,NO-3-N、NH3-N和TDP出水浓度随径流长度增加而呈线性降低,植被及进水浓度条件对污染物截留特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扬州市主城区水系连通性定量评价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扬州市主城区水系连通状况,基于图论边连通度方法,利用GIS技术提取水系,建立了扬州市主城区水系图模型并计算了水系边连通度。结果表明:扬州市主城区水系连通度为2;影响水系整体连通性的关键河段为七里河与沙施河交汇口至古运河段、仪扬河与赵家支沟交汇口至西银沟段、揽月河闸至赵家支沟段以及老沙河与沙施河交汇口至曲江公园段;关键水闸为扬州闸、黄金坝闸、平山堂泵站、明月湖闸,这4个闸站关闭后分别使整体的连通度降低了50%;可采用河道清淤、生态护坡、水闸调控等措施来改善扬州市主城区水系连通性。  相似文献   
4.
河流健康的内涵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54  
河流健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而是一种河流管理的评估工具.其作用是建立相对基准点和评估准则体系,对于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河流生态系统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以研究其演进趋势并通过管理促其向良性方向发展.河流健康评估准则应体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应体现流域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河流污染是对我国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治污是我国现阶段河流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水文变化的生态限度框架(ELOHA)是环境流理论最新成果。ELOHA要求对河流按照水文情势特征进行分类,相同类型河流的水文—生态关系具有相似性。ELOHA还要求对开发前后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现状水文条件与基准水文条件的偏离程度。ELOHA提出了水文情势变化预期生态响应的若干假定,总结了一套为建立水文—生态关系采用的生态指标。在建立大型水文和生物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拟合水文—生态函数关系。最后,各利益相关者对水文变化引起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认定可以接受的生态风险水平,再依据水文—生态曲线,确定环境流标准。  相似文献   
6.
河流生态学相关交叉学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近年来河流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指出河流生态系统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诸多学科与河流生态学的交叉、融合,发展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领域.文中介绍了生态水文学、生态水力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水工学的学科内涵、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趋势.指出学科的细化标志着对于河流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交叉学科必然会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最终朝着建立综合的河流科学理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湿地植物及其根孔在非点源污染治理中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植物是水陆交错带中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湿地植物的根系或根孔是该生态系统中物质传输不为人见的“高速公路”,系统中部分水分和养分的变化会很快地通过根系或根孔系统影响到系统的其他部分。因此,开展水陆交错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湿地植物及其根孔的生态功能研究,防治非点源污染,一方面将为土壤大孔隙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理论,促进土壤大孔隙的研究发展;另一方面可为用生态一生物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滇中引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在考虑规划水平年实施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洱海水环境数学模型,预测分析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情况下,滇中引水工程"利用洱海"与"不利用洱海"等不同方案对洱海水质的影响。分析后发现,"利用洱海"方案比"不利用洱海"方案TN、TP平均浓度有所提高,其中对TP浓度影响较大,TP浓度从Ⅱ类下降为Ⅲ类。考虑洱海水环境的保护,建议滇中引水工程采用"不利用洱海"方案。  相似文献   
9.
三次全国地表水水质评价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自1979年以来已经进行的3次全国地表水水质评价工作,对其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3次评价的结果。说明历次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不同是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定量比较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3次评价结果归纳了我国地表水水质污染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炭作为新型吸附剂,其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其对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固定被广泛研究。本文主要对生物炭的表征、特性以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固定的机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扼要对生物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未来生物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通过文献总结,我们发现重金属在生物炭上的吸附机理的研究仍然存在矛盾之处;生物炭本身重金属毒性的释放研究是未来生物炭还田应用的研究方向;利用化学手段对生物炭进行化学修饰,以提高其吸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未来生物炭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