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59篇
机械仪表   97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桥医  谭建平 《机械设计》2003,20(6):36-37,52
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归纳总结了一个广义摩擦公式。同时应用该公式,对典型金属成型过程非稳态轧制过程进行了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对轧辊与工件之间的接触(摩擦)问题,用这种新的摩擦公式进行了较精确计算。对数值计算结果(包括轧制力、轧制力矩以及界面间的正应力和剪应力)进行了分析讨论。证明广义摩擦公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人体血液及其润滑性能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中良  谭建平 《润滑与密封》2007,32(10):123-127
血液的润滑性能研究涉及到血液流变学、生物力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摩擦学等多学科领域。目前国内外对血液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血液润滑机制的研究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总结了血液及其摩擦润滑性能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指出目前血液及其摩擦润滑性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探讨,没有从微观尺度研究血液摩擦润滑的机制。提出了今后血液润滑性能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基于细胞生物力学的血液润滑性能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物理环境对血细胞生物行为过程及润滑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
提出了一种无网格法效率的简略量化计算公式;然后在区间数学的理论基础上,视影响域和无网格计算误差为一区间变量,以RKPM无网格计算误差为约束函数,计算效率为目标函数,结合线性规划的思想探求a最佳取值;用Matlab编写了程序,计算得到影响域的最佳值a=6;将此法应用于无网格RKPM法建立铸轧辊弹性变形计算.算例显示,该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消除了影响域半径对计算效率和精度的影响,突破了经验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4.
板形与板厚是衡量板带轧制成品几何精度的两大指标。而与这些指标直接相关的是轧机机座垂直方向的振动。本文将机座与轧件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 ,建立了基于辊缝动力学的 ,以分析板带轧机机座垂直振动对板形及板厚影响为目的辊缝动力学模型 ,提出了振动模态对板形及板厚影响的指标。得出的结论是 :板形与板厚控制的实质是辊缝的控制 ,在轧制状态下辊缝不仅与静力学因素有关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辊缝动力学因素。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考虑了阻尼因素及由辊缝动力学模型确定的非线性轧制力 P,使模型能更真实的模拟现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5.
文学  谭建平  李新和  刘溯奇 《兵工学报》2018,39(10):2006-2015
为解决超薄筒形件旋压过程中因鼓形易失稳引起旋压失稳问题,采取以鼓形产生及失稳机理分析出发,研究并确定影响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规律,以实现超薄壁筒稳定性旋压。结合薄壁筒在旋压时出现的鼓形失稳特征,展开对旋压接触区的边界约束、金属流变及应力场分析,得到旋压过程中鼓形与锁模环的形成机理;结合多组参数下的数值仿真结果,以鼓形比及鼓形刚度为体现鼓形状态参数,分析工模间隙、减薄率、进给率及径厚比对鼓形比与鼓形刚度的影响规律,确定相应参数选择区间;选择三旋轮旋压机床,进行壁厚2.00 mm、外径398 mm薄壁筒的旋压参数适应性及长程旋压实验。在3道次模式下,成功实现了薄壁筒壁厚由2.00 mm减薄到0.53 mm,长度由1 030 mm 伸长至大于3 800 mm的稳定性旋压。通过对鼓形形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大直径超薄壁筒形件旋压参数制定及长程稳定性旋压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帘线钢的连铸轻压下试验及对比数据,找出了最佳轻压下参数,以改善连铸坯内部疏松及偏析,最终改善帘线钢盘条的偏析。  相似文献   
27.
对血泵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生物组织相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目前常用生物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进行了比较。由于微型轴流式血泵置入心内的特殊部位,既要保证其血液相容性,又要保证组织相容性,可采取对材料表面生物药物活性处理来实现:与血液接触材料表面,可选择r-水蛭素处理,以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与各种生物组织材料接触的表面,可选择纤连蛋白处理,使材料表面内皮化,以提高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28.
1引言长沙某科研所开发成功一套金融网络保险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的各个电子保险锁终端。该电子保险锁试用期的情况表明:每使用1000次,即输入正确的电子密码后,保险锁总会发生20次左右的死锁现象,不能正常工作。更为严重的是,死锁现象一旦发...  相似文献   
29.
基于虚拟仪器的液压CAT系统软件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仪器是计算机技术在仪表领域中应用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仪器种类。以液压综合实验台为基础,应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液压CAT系统经济、可靠的方案,实现了对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缸和各种阀类液压元件以及某液压系统的自动测试。该系统在某厂的液压综合实验台上调试成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针对原125MN挤压机进料系统进料速度慢、控制精度差的问题,设计了双级油缸伸缩式进料系统,将原平移—回转式进料方式改成提升—平移式,设计了进料系统机械及液压装置,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构建了进料系统的控制系统,并通过上位机对系统进行监控。改造后的进料系统解决了不同规格挤压筒挤压时送料、运锭高度自动控制问题,实现高速、高效、高精度的送料、运锭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