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10篇 |
免费 | 473篇 |
国内免费 | 27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04篇 |
综合类 | 408篇 |
化学工业 | 462篇 |
金属工艺 | 164篇 |
机械仪表 | 328篇 |
建筑科学 | 849篇 |
矿业工程 | 126篇 |
能源动力 | 196篇 |
轻工业 | 380篇 |
水利工程 | 132篇 |
石油天然气 | 166篇 |
武器工业 | 75篇 |
无线电 | 60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62篇 |
冶金工业 | 206篇 |
原子能技术 | 61篇 |
自动化技术 | 4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134篇 |
2022年 | 144篇 |
2021年 | 173篇 |
2020年 | 175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279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33篇 |
2008年 | 221篇 |
2007年 | 292篇 |
2006年 | 202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200篇 |
2003年 | 158篇 |
2002年 | 129篇 |
2001年 | 160篇 |
2000年 | 134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9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电磁谐振式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过程中,对动态载荷的高精度测量和控制是保证试验结果准确性和系统工作稳定性的重要前提,夹具作为夹持试件和传递载荷的重要机构,对其进行结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了紧凑拉伸(CT)试件连接刚度模型和三自由度有阻尼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动态载荷测量误差理论表达式;分析了夹具刚度对动态载荷测量误差的影响,设计了不同结构刚度的试件夹具,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其刚度,得到了不同结构夹具对动态载荷测量误差的影响结果;实验验证了优化夹具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宁夏赛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石灰石矿山位于首府银川市西夏区套门沟矿区.于1987年建成投产.随着水泥生产规模的扩大.年供石灰石由最初的30万t增加到现在的240万t。公司自成立起致力开发和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采.搭配开采非矿夹层、低品位矿石及周边矿区废石粉、石碴,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为提高铜火法冶炼热动力学系统热工关键参数控制精度,针对热工关键参数信号的瞬时非线性特点,将热工关键参数信号EMD分解,并通过能量特征提取有用的IMF分量,去掉主要干扰因素所对应的IMF的影响,再将剩余IMF分量进行重构得到关键热工参数信号的真实趋势。铜精炼过程重油流量数据EMD处理以及铜锍吹炼过程氧化空气压力数据EMD处理实例表明,重油输送管路压降振荡脉动是引起重油流量信号无规则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压降振荡是引起铜锍吹炼过程氧化空气压力信号振荡的主要原因,去掉相关IMF分量所对应的干扰因素,重构后的信号能反映参数信号的真实波动趋势。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用于分析非线性不确定的铜火法冶炼热动力学系统关键热工参数信号变化的真实趋势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对含1.42%和0.90%Mn的Si-Cr-Ni-Cu-Nb耐候钢在加热温度分别为1150℃、1200℃、1250℃,保温30min后进行热轧,850℃终轧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热轧加热温度的提高,两种耐候钢的强度随之提高,而塑韧性随之降低。并且含Mn1.42%的1#钢强度比2#钢的强度高,而塑韧性比2#钢差。在1150℃~1250℃的加热条件下,2#钢有明显的屈服点,而1#钢没有发现。1#、2#钢的机械性能的不同,是因为其组织发生变化,在1#钢中,组织以F+B为主;在2#钢中,组织以F+P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