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0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373篇
电工技术   574篇
综合类   520篇
化学工业   820篇
金属工艺   484篇
机械仪表   595篇
建筑科学   780篇
矿业工程   240篇
能源动力   147篇
轻工业   570篇
水利工程   304篇
石油天然气   322篇
武器工业   47篇
无线电   8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6篇
冶金工业   269篇
原子能技术   80篇
自动化技术   57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NAT使得SIP端到端的通信变得非常困难,文章分析了几种SIP穿越NAT方法及其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NAT穿越方法SPNT(Shortest Path for NAT Traversal).其基本思想是根据SIP终端和代理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判断终端所在网络的NAT类型,代理服务器对不同的NAT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SIP信令穿越,而媒体流的穿越则通过终端进行媒体地址的连通性检测,使终端之间能够动态的建立最短的媒体数据连接.该方法在不改变现有NAT的情况下,在应用层实现了对所有NAT的有效穿越,避免了单独使用某一方法而带来的缺陷.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低温脱脂工艺(低变性)制备的花生蛋白质粉对食源性高脂模型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每天喂料前用蒸馏水灌胃10mL/kgBw,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每天喂料前用蒸馏水灌胃10 mL/kg Bw,饲喂高脂大鼠饲料;花生蛋白粉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天喂料前分别灌胃0.2g/mL、0.4 g/mL花生蛋白粉溶液10 mL/kgBw,均饲喂高脂大鼠饲料.连续对喂30 d,观察大鼠生长情况.实验最后3 d收集大鼠粪便,测定胆汁酸含量.断头取血及肝脏组织,测定脂质和脂蛋白含量及相关脂酶活性.并制备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高脂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脏指数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花生蛋白组尤其是高剂量花生蛋白组大鼠肝质量、肝脏指数、肝细胞脂肪变性以及血清甘油三酯、HDL-C和LDL-C水平均比高脂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高剂量花生蛋白组大鼠血清和肝脏MDA含量及脑脂褐质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脂酶活性下降,而肝脏脂酶活性略有提高;粪排出量、粪含水量及胆汁酸含量均有所增加.结论:低温脱脂花生蛋白粉具有明显的血脂调节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HDL-C和LDL-C水平、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及脑脂褐质的产生,以及增加粪排泄量、粪含水量及粪胆汁酸排出量等多种途径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以油莎草根为原料,采用石油醚提取和乙醇提取两种方法提取精油,比较两种方法的提取率,乙醇提取率较高。分别对油莎草根精油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94.
普通面包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面粉、水、食盐、酵母为基础原料,辅以油、糖、蛋等常用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方筛选,经发酵、烘烤等加工工序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面包制品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95.
以牡丹籽壳为原料,利用大孔树脂和C18反相键合硅胶柱(C18柱)联合分离短叶松素,回收率为(98.33±0.64)%。用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牡丹籽壳粗黄酮(Mu Dan Ke Flavonoids, MDKF),得率最高为(10.54±0.13)%;比较了6种大孔树脂(AB-8、S-8、DM301、HPD600、HPD100和D101)的吸附率和解析率,发现S-8大孔树脂的吸附率和解析率最佳,分别为83.47%和84.46%;优化S-8大孔树脂分离MDKF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6 mg/mL,上样液流速2.0 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60%,洗脱液流速1.5 mL/min,洗脱液体积100 mL;对经过C18柱分离后的组分进行LC-MS分析得到短叶松素,回收率为(98.33±0.64)%;分离前后抗氧化能力比较:C18纯化物>S-8大孔树脂纯化物>MDKF粗提物;分子对接实验表明,短叶松素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有结合能力,过氧化氢酶的结合能力最强为-9.1 kcal/mol。实验表明,短叶松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  相似文献   
996.
滤波器在单相PWM整流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消除混叠在PWM单相整流器交流电流反馈信号中的高次谐波分量和直流电压控制外环中的2次谐波分量,在交流电流反馈通道中设置低通滤波器,并使用陷波滤波器衰减直流2次谐波分量;通过在建立电流控制系统模型中发现的内环低通滤波器可有效消除混叠的高次谐波信号的方法保障系统稳定,而对截止频率过高将引起反馈信号相移,改变系统中低频特性,进而影响系统稳定性,则给出了滤波器参数的设定要求;采用直流环节中的陷波滤波器,相比低通滤波器不仅易于在计算精度有限的底层控制芯片中实现,同时更有效消除2次谐波分量,保障系统的高输入功率因数和低谐波分量,同时拥有良好的动态特性。相关仿真分析及搭建4.5kVAPWM整流器样机平台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以上推论。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析会阴无保护接生对分娩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配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初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采取传统接生技术分娩,研究组则采取心理护理,并应用会阴无保护接生分娩,对比两组会阴裂伤、会阴切开及妊娠不良结局。结果 :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会阴切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会阴Ⅱ度裂伤率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配合会阴无保护接生应用于产妇分娩中,有助于降低产生出血发生率、会阴切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测定白酒中甜蜜素和糖精钠的含量。方法将白酒样品用超纯水直接稀释50倍,经0.22μm滤膜过滤后上机进行分析,采用Hypersil GOLD?C18色谱柱分离,以5 mmol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5℃,外标法定量。结果甜蜜素和糖精钠在10~5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样品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甜味剂时,甜蜜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1.1%~98.3%,相对标准偏差为1.9%~4.1%;糖精钠的平均回收率在90.2%~97.6%,相对标准偏差为2.1%~4.3%。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白酒中甜蜜素和糖精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参加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实施的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活动, 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验检测能力,对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按照NIFDC-PT-135《巧克力中沙门氏菌检验作业指导书》和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条目要求对3件样品进行检验, 利用沙门氏菌生化鉴定盒和API20E生化鉴定试剂条进行鉴定。结果 样品编号为CODE: 0024的样品未检出沙门氏菌, 编号为CODE: 0754的样品检出沙门氏菌, 编号为CODE: 0883的样品未检出沙门氏菌。结论 本次实验室的能力验证试验结果为“满意”, 通过参加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 促进检测技术水平的提升, 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草药中有效成分提取的部分新技术,包括微波提取、组织破碎提取、超高压提取、加压溶剂提取、超声提取、免加热提取、分子印迹技术。主要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以期为今后中草药提取和分离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