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3篇
  免费   1075篇
  国内免费   845篇
电工技术   151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221篇
化学工业   2037篇
金属工艺   1019篇
机械仪表   1295篇
建筑科学   1751篇
矿业工程   832篇
能源动力   476篇
轻工业   1862篇
水利工程   895篇
石油天然气   654篇
武器工业   114篇
无线电   16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14篇
冶金工业   672篇
原子能技术   209篇
自动化技术   1895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88篇
  2022年   556篇
  2021年   478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600篇
  2018年   600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927篇
  2011年   990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906篇
  2008年   799篇
  2007年   885篇
  2006年   806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729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82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2篇
  196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膨胀系数测试研究了BaO-Al2O3-SiO2(BAS)系微晶玻璃的不同晶化时间对其相组成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 ℃,BAS玻璃快速晶化析出六方钡长石;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六方钡长石逐渐向单斜钡长石转变;当晶化时间为24 h时,六方钡长石完全转变为单斜钡长石.微晶玻璃的相组成与热膨胀系数的关系近似满足两相模型,可通过改变晶化时间来控制相组成,方便的获得热膨胀系数在(4~8.75)×10-6/℃范围内可调整的BAS系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942.
以NiCl2·6H2O、尿素、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iO前体,将前体在空气中烧结最终得到NiO电极活性材料。该NiO样品具有镂空结构的类空心球形貌,且由50~100 nm初级纳米颗粒构成。对该NiO样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赝电容效应对该材料储锂容量和倍率性能有重要贡献。因独特的空心纳米结构和赝电容效应,该材料表现出出色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在500 mA·g-1电流密度下,100圈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650 mA·h·g-1,容量保持率达86.6%;在10 A·g-1的超高倍率下,其稳定放电比容量仍高达432 mA·h·g-1。  相似文献   
943.
文中提出将纳米银焊膏与纳米铜焊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研究其烧结特性及其用于低温烧结连接镀银的铜块.结果表明,多元醇法制得的纳米银+纳米铜混合焊膏具有良好的防氧化特性;在5 MPa压力并保温5 min条件下,摩尔比例为1:1的混合焊膏在烧结温度为250℃时,接头抗剪强度最大并达到22 MPa.随混合焊膏中纳米银颗粒含量增加,接头强度逐渐增大;纯纳米铜颗粒焊膏的接头抗剪强度为15 MPa,纯纳米银焊膏的接头强度可到达56 MPa.  相似文献   
944.
郑森木  高洪明  刘鑫 《焊接学报》2011,32(10):97-100
用高速摄像系统和电流电压采集模块对带状电极MAG焊工艺电弧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状电极MAG焊电弧呈非柱对称分布,电弧截面从钢带端部到母材逐渐由椭圆形过渡到圆形.随焊接工艺参数的增大,电弧能量提高,钢带端部由多个电弧共存转变为一个电弧燃烧,电弧沿钢带无规律的紊乱运动转变为较稳定的左右摆动,进而转变为不发生明显摆动...  相似文献   
945.
详细介绍了块状超细晶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制备工艺与显微组织、马氏体相变行为、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特性以及超弹性性能,并介绍了其在医学和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最后探讨了块状超细晶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6.
With preheating wire by resistance heat, laser hot wire welding improves process stability and wire deposition efficiency, which gives broa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ugracing and narrow gap welding. It is a critical issue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preheated wire in this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which is so high that the wire fuses outside molten pool or so low that the wire cannot melt timely in the molten pool, results in poor wire transfer stability and bad weld formation. This paper is purposed to calculate the wire temperature for the prediction of wire transfer behavior under various welding parameters. A heat conduction model is set up. Heat sources of the wire include resistance heat and reflected laser, and the heat source of molten pool is laser. The calculated temperature of wire part outside the molten pool is verified by infrared ratio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calculated temperature of wire part in the molten pool is verified by measurement of the molten pool size. Analyzing the wire temperature and welding process observed by the high speed video imaging, the temperature criteria of wire transfer behaviors are obtained. Thus,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wire temperatur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wire transfer behaviors in laser hot wire welding.  相似文献   
947.
主要介绍了油孔夹环弯曲模设计.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工艺分析基础上,确定模具设计方案.采用凸模和夹块共同弯曲成形,设计弯曲模具,并解决弯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模具工作零件的设计、定位零件的设计、卸料装置的设计和模架选择等.所设计模具高效、可靠,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8.
可编程控器PC是近年来自动控制领域里出现的一项新技术,被人们誉为八十年代“工业自动控制的灵魂”,我国也正在形成应用PC的热潮。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GE公司Ⅲ系列PC的一些性能特点及其在“柴油机平衡轴生产自动线”上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种适合机床控制,面向加工过程的程序控制型PC软件模块的编制方法,着重阐述了入线自动磨床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电感量仪动态在线检测,高速计数模块实时控制的数控系统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49.
对镀锌线卷取机结构进行了优化改造。改造了卷筒和卷筒扇形板结构,增加了胶套、外支撑及压辊装置。改造后的卷取机满足了生产要求,钢卷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50.
采用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技术和热处理技术相结合制备了一维NiFe_(1.98)RE_(0.02)O_4 (RE=Pr,Nd,Sm)纳米丝。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NiFe_(1.98)RE_(0.02)O_4 (RE=Pr,Nd,Sm)纳米丝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Fe_(1.98)RE_(0.02)O_4(RE=Pr,Nd,Sm)纳米丝表面光滑、直径均匀、连续,直径约60nm。掺杂Pr~(3+),Nd~(3+),Sm~(3+)均没有改变NiFe204的尖晶石结构,掺杂均降低了NiFe_2O_4的结晶度,晶粒尺寸D从44.8nm减小到33.8nm。NiFe_(1.98)RE~(0.02)O_4 (RE=Pr,Nd,Sm)纳米丝都表现出软磁特性。NiFe_(1.98)RE_(0.02)O_4 (RE=Pr,Nd,Sm)纳米丝的饱和磁化强度(Ms)分别为39.58,41.10,34.23 A·m~2/kg;矫顽力(H_c)分别为14119.2, 13678.4,15937.6 A/m;其中NiFe_(1.98)Nd_(0.02)O_4纳米丝的M_s (41.10 A·m~2/kg)最大,矫顽力H_c(13678.4A/m)最小,软磁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