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基于扫描电镜和共振柱系统,研究了动剪应变、围压和密度对高聚物喷涂材料动力特性的耦合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高聚物喷涂材料的动剪切模量呈线性减小,阻尼比增速先快后慢;相同密度条件下,围压越大,高聚物喷涂材料的动剪切模量越大,阻尼比越小;动剪应变、围压和密度对高聚物喷涂材料动剪切模量的耦合影响效应显著,围压和密度对其阻尼比的耦合影响效应显著;泡孔间的错动摩擦和对波动的传播衰减构成高聚物耗能机制,较高围压下,密度为0.250 g/cm3的高聚物喷涂材料表现出“耗能最优”. 相似文献
22.
掌握珊瑚钙质砂的热力学性质对于中国南海人工冻结法施工工艺的优化十分重要,但目前对其研究仍有不足。珊瑚钙质砂颗粒形状不规则、棱角度高,内部传热路径长且曲折,经典Côté-Konrad(CK)模型不能准确描述其含水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对颗粒评价参数$mu $,并结合CK模型得到了改进模型(modified Côté-Konrad模型,简称MCK模型),用于定量描述非冻结状态下珊瑚钙质砂含水率与导热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冻结状态下,MCK模型对珊瑚钙质砂导热系数的预测结果远远好于经典CK模型,改进后MAE,RMSE和MAPE分别从0.286,0.098 W/m℃和40%下降至0.098,0.011 W/m℃和10%。在冻结状态下,由于冰增强了砂土颗粒之间的联结,从而降低了颗粒形状不规则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程度,因此经典CK模型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究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在多场耦合下的力学性能,通过ABAQUS建立了管土相互作用三维模型,利用已有试验数据对PCCP结构模型进行了评估。之后,通过FLUENT建立了流场模型,并基于MpCCI实现了埋地PCCP管线的多场耦合计算。通过耦合计算,对PCCP管道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管体各层结构应力应变沿管道环向分布规律。最后,探究了断丝率对管道服役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砂浆、混凝土外芯和钢丝的应力应变最大位置发生在管侧位置,而混凝土内芯和钢筒在管侧位置的应力应变则小于管顶和管底位置;断丝率小于15%时,管道仍能承受工作内压0.8 MPa。 相似文献
24.
车速和路面不平度特性对车路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车路相互作用建立了简化的三自由度车辆模型,运用傅立叶叠加法计算了车辆动载荷的幅频特性与功率谱密度、加速度放大因子与加速度谱.利用所建模型研究了车速和路面不平度特性、车辆动载与乘客的舒适性的关系,为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沥青路面早期裂缝的出现,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年限.为了研究使用状态下沥青路面表面裂缝的扩展行为,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移动荷载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K11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裂缝开裂深度和不同的层间摩擦接触状况下的路面响应,并探讨了面层厚度、面层和基层模量等路面结构参数对裂缝扩展的影响.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合理化设计和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6.
裴磊洋;郭成超;刘国光;秦磊;王海波;李盈辉;安治文;王根叶 《振动、测试与诊断》2025,(2):398-405+418
为研究跑道主要功能指标对飞机和跑道的影响,首先,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构建三维道面高程模型,较为准确地反映道面平整度和纵横坡坡度信息,当跑道全长范围内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简称IRI)等于0.855 m/km和分段IRI均小于规范规定值1 m/km时,该机场跑道平整度处于“优”;其次,结合道面高程数据计算得到的着陆过程3个阶段平整度影响系数最大值(1,1.185,1.145)可知,平整度对飞机着陆过程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减速阶段、滑行阶段、接地阶段,与机场管理机构日常记录得到的结果一致;最后,通过间隔6年的2次点云数据对比表明,飞机重复起降荷载对道基土压实有利于其抵抗自然疲劳,也说明为节约造价而对跑道中部采用的减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7.
28.
针对现行高聚物防渗墙施工中成槽能力有限、槽孔垂度不易控制、连续性和密实性较差等不足,对其设备和工艺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设备及工艺的成墙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双轴测柱式电子水平仪的应用实现了锥头板的精准套孔;在原有的三锥头压槽板基础上,加长引导杆及变固定式锥头为一次性活动式锥头,可提高套孔速度和精度,保证搭接孔垂度及连续性;提升-注浆一体化施工工艺避免了槽孔的坍塌或收缩,保证了墙体的均匀性、连续性和密实性。改进后的高聚物防渗墙施工设备及工艺能够保证高聚物防渗墙的垂度及搭接完整性,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29.
郭成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87-189
探讨不同教学方式在研究生课程"高等路面材料"教学中的应用。认为课堂讲授、讨论、实验、专题讲座、文献阅读等教学方式各有特点,在"高等路面材料"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