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96篇
综合类   117篇
化学工业   255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77篇
矿业工程   35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74篇
水利工程   62篇
石油天然气   36篇
武器工业   32篇
无线电   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篇
冶金工业   38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张九成  任崇武 《印染》1995,21(1):15-17,33
本文提出使用尿素活化双氧水的煮漂工艺,以避免碱氧一浴汽蒸工艺使用较浓的烧碱所带来的一些弊病,使之更适用于涤富、涤粘以及麻类等对浓碱较敏感的织物前处理加工。文章介绍了该工艺的试验情况及用于实际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尿氧汽蒸煮漂工艺加工织物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常规碱氧工艺水平,且节约用碱,降低消耗,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2.
采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宰后预冷温度、预冷时间、分割车间停留时间对白条鸡肉保水性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预冷温度、预冷时间、次氯酸钠加入量对白条鸡胴体表面菌落总数以及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预冷温度、预冷时间及分割车间停留时间,可以提高白条鸡肉的保水性、减少血冰的生成量;通过控制预冷温度、预冷时间及次氯酸钠加入量,可以有效减少白条鸡胴体表面的菌落总数,抑制大肠菌群的生长繁殖。各因素对保水率、失水率的影响程度均为预冷温度>预冷时间>分割车间停留时间;提高保水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冷温度(15℃,8℃)、预冷时间35min、分割车间停留时间30min;控制失水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冷温度(10℃,4℃)、预冷时间30min、分割车间停留时间40min。各因素对感官质量(血冰)的影响程度为预冷温度>分割车间停留时间>预冷时间,控制血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冷温度(10℃,4℃)、预冷时间30min、分割车间停留时间25min。各因素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影响程度为预冷温度>次氯酸钠加入量>预冷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冷温度(10℃,4℃)、次氯酸钠加入量80mg/kg、预冷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33.
生猪宰前静养损耗与猪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辽宁北部地区生猪在静养24小时(h)过程中,毛重损耗、出肉率、猪肉系水力和猪肉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猪静养24h过程中,代谢率呈现两个相对稳定期,分别是8-16h和20-24h。8-16h毛重损耗处于相对稳定期,16-20h毛重损耗呈显著上升状态,20h后损耗又开始趋于稳定;随着静养时间的延长出肉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静养24h滴水损失比静养12h低1.67%差异显著(P<0.05),静养24h滴水损失比静养0h滴水损失低4.29%差异显著(P<0.01),静养24h猪肉的系水力明显高于静养0、6h组,差异显著(P<0.01);PSE肉比例随静养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DFD肉比例随静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前观年和自行火炮均采用GPS定位时,对所测目标的位置误差及几何诸元误差的分析,给出了几何诸元误差与GPS定位精度,射距离,观炮夹角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减小几何诸元误差的措施,为进一步分析火炮的射击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5.
选取工程应用中易于实现的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以融合数据与数据真实值的偏差作为数据融合方法的稳定性判定依据,进行了三余度多源数据的数据融合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权最小二乘法在数据融合时表现稳定,可替代常用的矩估计融合和中值融合,更有效地提高融合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36.
高岭石矿物表面化学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量子化学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高岭石表面的化学状态、表面化学活性位置及其成键特征、结果表明,高岭石分子簇的最高占据轨道基本上是由上、下表面的一些氧原子组成的,且具有较高的能态,说明这些位置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易于与获得电子能力较强的物质形成化学键。而其最低空轨道则主要由硅、铝和少量的侧面O原子组成.相对而言,能级较低,易于与提供电子的体系作用,其化学反应活性较大。因此,当高岭石与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基团作用时,可能在侧面的位置形成表面化合物。Al和Si都是组成LUMO分子轨道的主要成分,但Al原子的化学活性要大于Si原子,因此,当高岭石表面与提供电子的体系发生化学作用时,最可能的位置应该是八面体的Al原子。  相似文献   
37.
本文根据 BCO 与二价铜离子在弱碱性溶液中的特效显色反应,制定了 BCO 光度法测定碱性镀锌溶液中的铜含量。用72型分光光度计,3cm 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液,在波长600nm 处测定。在测定过程中,用盐酸酸化试液,然后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调整试液的 pH 值至9.25。试验表明,铜含量和吸光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镀液中的锌与氨生成锌氨络离子,不影响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38.
用传统方法分析镍-铁合金镀液中的硼酸,亚铁离子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用亚铁氰化钾沉淀分离镀液中的亚铁离子和镍离子,用甘露醇与硼酸反应生成酸性较强的络合酸,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实验表明,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20%,回收率为98.2%~101.2%。本法准确、简单,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39.
煤粉收集器作为褐煤煤粉的收集设备,在褐煤提质工艺中扮演着安全生产和烟尘排放治理的双重角色,是褐煤提质工艺中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介绍煤粉收集器的特点及在褐煤提质工艺上的应用实例,对煤粉收集器在褐煤煤粉收集的安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揭示,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0.
回顾了三价铬电镀的发展历程,制定了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的新工艺。采用新工艺镀铬速度增加到0.057μm/min-0.077μm/min,并且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镀液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便于维护。镀层质量优良,色泽美观,厚度能够达到0.3μm以上。中性盐雾实验,恒定湿热实验,人造汗液测试,抗化学品污染测试均能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研究表明,新型三价铬电镀工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