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113篇
矿业工程   44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17篇
自动化技术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步行系统是影响地铁枢纽地区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以上海徐家汇枢纽为例,在对其土地使用与交通系统、设施构成与分布等建成环境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从地面、地下和空中三个层面分析其步行系统的构成特征,并从人行道、步行街、地下街、节点空间四个方面考察了其空间环境现状,最后基于现状研究总结了其步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92.
步行区规划,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规划策略,在德国城市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步行区的成功,不仅完全改变了德国城市中心的面貌,也使得德国逐步摆脱了以私人汽车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通过梳理和回顾德国步行区从商业街的步行化改造,到城市中心步行区的扩张,再到迈向步行化城市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从中分析并总结了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在不同时代的规划策略和特点。研究表明,步行区的发展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以市民生活需求变化为目标导向,并据此与城市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相结合。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以微建筑空间与场所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其内涵与要领。指出压缩与开放、界面与腔体的辩证关系,并对几何空间与生活世界、场所的根属性与漂离感进行译释。  相似文献   
94.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背景下,轨交枢纽站域步行系统面临转型重构问题,一些亚洲高密度城市的发展模式可资借鉴。大阪梅田枢纽、香港中环枢纽和新加坡政府大厦枢纽分别代表了站城一体、广域互联和活力导向的步行系统发展模式。通过系统归纳与比较分析,它们在结构、功能和品质层面上体现出层化与网络、内化与关联、包容与持续的共性特征,而在具体的建构方式上又呼应了不同建成环境的有机差异。这些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依赖于有效的城市设计运作与导控机制,三个案例在持续推进、协同组织、精细导控等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现代城市设计实践与制度创新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5.
李健  陆伟  刘代云 《华中建筑》2013,(1):123-126
针对目前大城市纷纷在边缘地区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实际情况,以大连市边缘地区泉水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建设为例,借鉴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关于生发城市多样性的观点,该文提出在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大城市边缘地区内创造城市多样性的规划策略,包括增加首要功能,确保人流的存在;设计短街段,提供功能混合机会;保留老建筑,产生多种建筑样式;保证人流密度,生发城市的活力等内容,既要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体最基本的"住"的问题,又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氛围及更多的提升机会。  相似文献   
96.
增进公众心理健康与福祉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课题,以促进心理健康为目标的绿色空间规划设计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关键.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核心合集的英文文献,从绿色空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与测度方法3个方面,梳理绿色空间与公众心理健康关联性研究的进展.既有研究表明:绿色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  相似文献   
97.
金兰  陆伟  孙佩锦 《新建筑》2022,(4):100-105
可步行性是建成环境支持和鼓励行走程度的综合性指标。目前,国内尚未开发和应用一种本土化的对可步行性进行测度的方法。首先,在研究总结国外可步行性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宏观层面的可步行性测度方法,再利用街景图像识别技术,建立微观层面的可步行性测度方法,从而实现对不同空间分析单元进行可步行性的测度。进而,利用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可步行性与居民步行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验证其有效性。最后,根据可步行性测度方法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对大连市行政街道的建成环境进行可步行性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的可步行性呈现中部地区高,由中心向外围递减的态势。  相似文献   
98.
基于都市发展阶段论的城市居住隔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伟  张万录  王雷 《城市建筑》2012,(2):110-112
本文归纳并总结我国居住隔离研究的现状,从研究成果及应用性、研究层面及针对性和规划对策三方面评述居住隔离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并剖析都市发展阶段论与居住隔离的内在关联,结合我国城市化特点构建基于都市发展阶段论的居住隔离研究框架,探讨我国居住隔离问题的应对策略,并着重论述框架中各类居住隔离问题的混居措施。  相似文献   
99.
坡地建筑复杂多变,上部结构、地基及基础相互作用、受力复杂,本文采用ANSYS对某坡地建筑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其相互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各部分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及受力特性,对实际结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陆伟  丁硙  仲明 《江苏建材》2007,(2):57-59
文章从改善桩本身性能、改善土层性能、加强桩土相互作用等三个方面对后压浆法提高灌注桩的承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土层情况和Q-s曲线类型对桩端注浆或桩侧注浆方法的选取进行了总结.最后,讨论了桩型、土质条件、压浆量和注浆压力等因素对于后压浆法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