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5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67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69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造纸污泥流化床焚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截面积 0 .4m× 0 .4m的冷态流化床试验台上对造纸污泥进行了流化特性研究。试验表明 ,造纸污泥必须与异比重的惰性物料配制成双组分床料后 ,才能获得理想的流化 ;确定了合适的惰性物料粒径 ;研究了床料配比对临界流化速度的影响。造纸污泥的热态流化焚烧试验在一床截面积为 0 .2 3m× 0 .2 3m,总高 4.4m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表明 ,造纸污泥的水分对燃烧的稳定性有决定性影响 ;首次报道了造纸污泥在流化床内燃烧时燃烧份额的分布情况 ,水分为 40 %的造纸污泥在床层和悬浮段的燃烧份额分别为 45%、55%。测定了稳定燃烧工况下的烟气成分 ,烟气中 SO2 及 NOx、N2 O的含量很低 ,完全满足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22.
海陆交互相沉积软土是珠江三角洲内广泛分布的不良地基土,土类主要为含粉细砂的淤泥和淤泥质黏土,基本力学特性较一般海相软土有所不同。基于广州南沙万顷沙组(Q4W)灰黑色淤泥质土的一系列室内试验成果,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土体固结作用对基本力学特性的影响,包括渗透特性、剪切强度特性、次固结特性、直接剪切蠕变特性、三轴压缩蠕变特性、回弹特性等,提出了考虑固结效应的量化分析方法。为适应工程需要,这些分析方法所涉及的参数大多可通过简单/常规的试验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123.
流型是气固两相流过程中极具工程意义的检测对象。文中在输送压力可达4 MPa的加压气力输送中试试验台上,分别进行了输送物料为石英砂和煤粉的流型可视化试验,随着表观气速的降低,获得了不同流型。试验研究表明物料性质、表观气速和浓度均对两相流型有着重大影响。为了深入剖析流型与压力信号特征之间的关联,将Hilbert-Huang变换应用于加压气力输送过程的压力信号分析,得到不同流型状态下压力信号的Hilbert谱,讨论了频率段的不同划分情形对流型区分度的影响,进而分析不同频段的能量分布与流型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加压气力输送流动形态及其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对魏岗油田洗井后的产液量、含水、抽油机负荷、电流等数据分析,找出了影响洗井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洗井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5.
鹿鹏  赵长遂  陈晓平  梁财  蒲文灏  范春雷 《动力工程》2007,27(5):691-696,701
煤粉的高压超浓相气力输送是大规模煤气化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输送压力可达4MPa、管路固气比可达660 kg/m3的气力输送实验台上进行实验,考察不同的输送压力、输送差压、流化风量、充压风量、补充风量、煤粉含水率等条件对煤粉质量流量、固气比、表观气速等输送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的输送压力、较大的差压、合理的风量与含水率较低的煤粉更有利于实现高压超浓相的气力输送.  相似文献   
126.
提出了一种依据TG原始测量数据估计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通用算法,将理论预报质量曲线和实测样品质量变化曲线的方差设定为目标函数,以反应级数、指前因子和表观反应活化能等为自变量,采用单纯形法进行最小化,可以同时获得反应级数、指前因子和表观反应活化能.该算法的优点是无需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不限定样品的温升规律,同时也无需人为地截取实验数据.对实际TG实验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所获得的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得到的样品质量变化曲线与实测的样品质量变化曲线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27.
针对2组具有不同支护形式的软弱基坑进行离心模型试验,测试基坑开挖卸荷过程中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以及坑周土变形,并进行相应的数值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支撑对基坑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未加水平支撑的基坑易发生由于支护结构与坑侧土体变形过大所导致的失稳;加水平支撑后基坑的稳定性提高,但要注意由于坑底土体隆起变形所导致的支护结构底端移动和坑顶支撑松弛,进而造成整个支护结构失稳。通过对基坑周边土体在开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应力路径和蠕变参数分析,采用ABAQUS中的扩展D-P模型,对试验模型的原型基坑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和离心模型试验吻合较好,且可反映基坑周边土体的蠕变效应。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加筋材料的拉拔试验结果和极限平衡理论,针对具体边坡工程进行了不同加筋方案的计算与分析,对比了计算模型和设计方法的适用性,给出了满足边坡稳定条件的最佳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瑞典法或荷兰法的计算结果相近且较原瑞典法有明显的提高,更能体现加筋效果;地震效应和地下水对加筋结构有较大影响;水利法应用于稳定地基上加筋边坡目的性强,能获得满足稳定性条件的合理布筋量;当地下水位较高时,筋材宜通铺。双层加筋效果较单层加筋有明显提高,但并非后者的简单叠加。单层加筋时,铺设位置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限,若铺设于坡身更能减少布筋量,降低造价。对比分析还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加筋方式,加筋前后的最危险滑弧位置均会发生改变,后者会向边坡中心和地基深处发展,对于提高其稳定性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9.
以林蛙油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林蛙油进行冷冻干燥。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燥室压力20Pa、物料的预冻速度为1.5℃/min,加热温度70~80℃时的条件下,冻干林蛙油复水率可达27.39%,蛋白质43.39%。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针对传统液压调速系统对油液要求高、污染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体积小、无污染、易于维护的全电动调速器;调速器以DSP为数字控制核心,基于H桥脉宽调制(PWM)控制原理驱动电机运行,用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旋转变压器进行位置检测,对阀门进行精确定位;本设计能够很好的满足调速器系统的性能指标,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