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114篇
综合类   101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48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93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为了实现低碳城市污水高效深度脱氮,构建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硝化颗粒污泥脱氮工艺,研究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策略。结果表明,采用上向流污泥床(USB)反应器以序批式运行,并逐步缩短沉淀时间,成功培养出了硝化颗粒污泥,其中90.52%的污泥颗粒粒径>0.5 mm;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0.5~0.9 mm粒径的颗粒污泥平均沉降速度为15.66 m/h。颗粒污泥形成后,USB反应器的氨氮容积去除速率达到1.31 g/(L·d)。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硝化颗粒污泥工艺的脱氮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脱氮效率高、有机碳源需求量低,适合处理低碳城市污水并实现深度脱氮。  相似文献   
892.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P)在Nd-Fe-B磁体和电镀Cu层的Nd-Fe-B磁体表面包覆派瑞林(Parylene)镀层,分析Parylene镀层和Parylene+电镀Cu复合镀层对磁体化学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的影响。Parylene分子沉积到磁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镀层,镀层表面形成大小不同的颗粒,造成磁体表面粗糙度变大。Parylene镀层与Nd-Fe-B基体结合紧密,未出现缝隙和镀层脱落现象,镀层厚度随Parylene粉末质量增加逐渐增大。Parylene镀层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Nd-Fe-B磁体的化学稳定性,提高磁体中性盐雾耐腐蚀性能;另一方面对磁体有很好的抗热氧化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磁体的温度稳定性,降低高温磁通不可逆损失(hirr)。Cu镀层的存在不利于Parylene镀层改善磁体化学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这是由于电镀Cu层与Nd-Fe-B磁体基体和Parylene镀层结合不紧密,界面存在缝隙与裂痕。  相似文献   
893.
基于RFID技术研发了隧道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将人员身份信息和电子标签绑定的方式,实现隧道内施工人员位置实时定位。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能够实时掌握现场施工人员的分布状况和运动轨迹,提高了调度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当遇到突发情况,可以精确定位被困人员的位置信息,提高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该系统在硬梁包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累计采集人员位置信息数据766万余条,将施工区域及各工种用不同颜色进行划分,实时展示各施工区域的人员数量和位置,并通过每日消息推送功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隧道人员定位信息管理系统,为隧道工程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94.
食用农产品安全是健康饮食的保障。根据现阶段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本文对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能力评价具备的条件、评价方法和步骤、评价内容及依据、评价结果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能力评价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5.
樊启祥  李果  马斌  陈涛  陈道想  林鹏 《水利学报》2023,54(12):1393-1403
中国西南地区流域水力资源富集,水利水电工程开发面临复杂地质环境和深厚覆盖层带来的抗滑稳定、渗透稳定、不均匀沉降变形、防冲刷和砂土地震液化等问题。振冲碎石桩置换是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液化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仿真揭示了振冲碎石桩“底中顶三区动力平衡”和“机石土三域相互作用”的成桩机理,依托应用现场实践提出了施工数据全面采集、施工状态真实分析、施工过程智能控制、施工参数持续优化、施工质量在线管理的智能振冲概念;其次,提出了基于状态转移函数的智能振冲控制模型与实时联动控制方法;研发了基于“云-边-端”智能振冲工作架构的一体化数字化协同工作平台和成套智能振冲装备,建立了数字化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在硬梁包水电站深厚覆盖层处理得到应用,工后监测显示效果良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96.
振冲碎石桩是解决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面临的深厚覆盖层问题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作为隐蔽工程的振冲碎石桩施工质量管理受众多不利条件影响。为了克服传统振冲碎石桩质量管理体系中人为因素影响大、质量管理时效性低等弊端,笔者基于硬梁包水电站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工程,梳理了振冲碎石桩质量管理流程,开发了一套振冲碎石桩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经现场试运行可有效提高振冲碎石桩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97.
模块化并联增容技术具备即插即用等优势,已成为大功率变流器重要发展方向。传统集中式控制需增设辅助通信网络,系统成本显著增加。分布式控制无需独立通信网络,但多环路结构易出现带宽低、响应慢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型分布式架构的分段预测电流控制(SPCC)方法。首先,建立多模块并联系统统一零序模型,并对零序电流动态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其次,推导系统离散预测模型并设计SPCC方法,在每个控制周期将电压矢量分解为两部分,包括基础电压矢量和零电压矢量,以满足固定开关频率和提高预测架构灵活性需求。进而,构建兼顾交直轴电流跟踪、零序电流抑制的价值函数,并制定最优电压矢量选取和占空比计算原则。最后,基于双45 kW测试样机对所提SPCC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与分析,所提方法空载至满载响应时间2 ms,稳态电流畸变率3.1%,功率因数大于0.99,且具有固定开关频率、分散无互联等优势。  相似文献   
898.
马斌  张庆  沙德生  李芊  王玉玉 《热力发电》2023,(11):132-139
对大型风力发电机转子设备静止和旋转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主要基于实验模态分析和工作变形分析,采用LMS.TESTLAB系统及无线数采系统,首先测试各响应点锤击激励下振动信号,信号经频响函数计算、曲线拟合后得到其各阶模态参数;然后进行全转速振动测量,并根据实验结果选取共振运行工况,进行工作变形测试分析;最终实现转子静态及旋转状态数据收集、模态参数提取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电机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共振的频率与实验模态频率存在偏差,转子整体刚度减小;且在旋转电磁力作用下,振型由静止状态时的驻波形式变为行波形式。该研究结果对于转子动力学评估、仿真模型修正及参数输入以及转子结构优化设计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99.
泄流诱发水工结构振动问题的综合集成研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拱坝泄洪振动为背景,对从水工、水弹性模型到数值模型,从模糊模型到原型观测的广泛研究进行综合概括,探讨大流量泄洪诱发水工建筑物(泄洪拱坝、导墙、挑溢流厂房、闸墩)的振动问题。指出应用水弹性模型和计算机"复合模型"方法最为合理,可达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表述对大型水利工程(三峡、二滩、小湾、构皮滩、溪洛渡、向家坝等水电站)大流量泄洪振动实际有关的研究,以水弹性模型为主导,以数值为配合,以原型观测为验证的方法是合适的。认为综合集成方法比较符合大型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