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国家标准《GB/T 30568—2014锆及锆合金锻件》是对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标准ASTM B 493M-2008《锆及锆合金锻件产品规范》的修改采用,在该标准制定前,国内尚无此类标准。本文首先对锆及锆合金产品的国内外标准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重点总结了该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创新点,并对该标准在相关企业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调研分析;最后,总结了该标准实施后对我国相关行业产生的社会效益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通过标准修订更新来适应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2.
小湾水电站马鹿塘沟泥石流比较活跃,它的发生主要与小湾工程的公路、渣场建设以及其独特的不良地形、地质和暴雨条件有关.设计根据马鹿塘沟泥石流的具体特点,采用以治土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泥石流的灾害.  相似文献   
23.
对TC4合金辗轧环锻件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分析了胀形技术对TC4合金辗轧环锻件残余应力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绘制雷达图的方式可对环形件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均匀性进行有效表征和分析,采用胀形技术可实现辗轧环件的残余应力调控。现有辗轧及胀形工艺下,TC4合金环件表面残余应力均为残余压应力,且在-50~-150MPa范围内波动;残余应力分布雷达图存在“尖角”,胀形后“尖角”趋于平缓;经胀形处理后环件残余应力均值略有降低,周向应力较轴/径向应力的降幅更加显著,内环面与上端面周向应力经胀形后应力均值降幅分别达24.8%与20.2%;经胀形处理后环件残余应力均匀性整体有所提高;仅下端面周向应力大小及分布均匀性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
对坯料进行合理设计,是盘形件在辗环机上轧制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轧制成形盘件的力学性能比采用模锻及自由锻生产的更优越.  相似文献   
25.
采集了BT25钛合金β锻不同锻件用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及高温拉伸测试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认为,A l、Zr、Sn三种元素对锻件高温性能影响很大。A l应按中限控制,Zr、Sn按偏上限控制。  相似文献   
26.
辗轧成形作为一种先进的连续局部塑性回转成形工艺,具有成形载荷小、生产过程自动化、近净精确成形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点。盘类零件作为重要的承载基本零件类型之一,采用辗轧技术成形盘件是机械行业的重大技术创新。介绍了采用辗轮的盘件辗轧机成形盘件的工艺原理和研究现状,叙述了利用技术改造的数控径轴向环轧机辗轧盘件的工艺原理及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盘件辗轧成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零件柔性近净制造技术,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7.
为消除TA19闪光焊接接头的组织不均匀性,改善闪光焊接TA19的综合性能。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A19闪光焊接头在变形温度900~980℃,变形量30%、60%,变形速率0.01~1s-1条件下进行等温恒定速率热压缩试验,以研究其组织在不同变形参数下的转变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试样在压缩过程中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动态软化趋势,在低变形速率条件下片状α相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过程充分发生,促进其宽度尺寸的增加,β相楔入导致片状α相断开。随变形量与变形温度的增加,在动态再结晶以及元素扩散作用下,片层α相等轴化比例逐渐提高。变形过程中有残留β相被破碎,部分转变为富Mo的颗粒分布在α相基体上。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α基体上富Mo颗粒回溶到β相,β相长大完成对片层α相的分割,α相进一步通过静态再结晶完成等轴化。闪光焊接试样在980℃、变形速率0.01s-1、60%变形量下变形后,经930℃1h+590℃4h空冷的退火处理,可充分实现焊缝组织的等轴化转变,热处理后焊接接头组织以等轴组织为主,组织均匀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GH141合金的轧制加热曲线,按该曲线加热,避免了环件轧制过程中穿透性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29.
预应力锚索防腐蚀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志坚  何四平 《红水河》2005,24(3):80-82,89
从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发展应用开始,提出了预应力锚索的防腐蚀问题,介绍了预应力锚索的腐蚀机理、目前的防腐蚀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预应力锚索防腐蚀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对40CrNi2Si2MoVA钢的锻造加热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进行局部小变形时,将加热温度从通常的1160℃降至1000℃,可避免锻件产生低倍粗晶,力学性能测试符合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