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7篇
化学工业   48篇
建筑科学   93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41.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潜力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较合理地确定再生水水量和水质的优化分配问题,以使用再生水的净效益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能反映再生水在不同水质要求的用户之间进行水量分配的非线性规划(NLP)模型,并以西安市为例,采用该模型进行了污水再生回用系统的优化计算。结果显示,西安市在近期和中期对再生水的需求潜力较大,污水再生回用工程规模的增长率可达10%,且以集中处理回用为主,城市生态建设对再生水的最大需求量约25×104m3/d;水价对再生水在生态方面的使用影响较大,合理地调整水价可有效刺激对再生水的需求。  相似文献   
42.
根据西安市金盆水库水文水力特征,充分考虑水库入流、出流、水气界面热交换、热扩散、热对流等影响因素,运用MIKE3软件建立了三维水温模型对金盆水库水温结构进行模拟,并基于2010年实测水温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运用2011年实测水温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运用率定后的模型预测上游不同入库水水温及汛期泄洪洞中孔位置的改变对水温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上游入库水温度增加或减小会导致均温层水温相应的增加或减小;泄洪洞中孔位置上移将引起温跃层厚度减小,温度梯度也相应增大,泄洪洞中孔位置下移则会导致温跃层厚度增大,温度梯度减小。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出金盆水库水温全年变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水源水库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布水不均匀性对斜管沉淀池临界沉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斜管沉淀池的姚氏特性参数,通过改变沉淀池的结构参数,分析了布水不均匀性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对确定原水条件下的斜管沉淀池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长宽比的增加,絮体的沉降效果和出水水质逐渐变差;且当q为10m^3·m^-2·h^-1和20m^3·m^-2·h^-1时,L/B分别大于5和3时,下滑絮体的受力F合几乎为0,固液分离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布水区高度h1的增大首管的临界沉速逐渐减小,适宜的布水区高度h1为1.2~1.6m;随着斜管管径d和表面负荷q的增大,首管临界沉速与沉淀池平均临界沉速差值(△(uF0—u0))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44.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属于多目标决策选优,要考虑经济、技术、操作管理诸多因素。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水处理工艺进行组合选优。优化结果表明,高藻水源水质条件下,较优的常规或强化常规工艺排序为:“HPAC-气浮-过滤”〉“PPC—HPAC-气浮-过滤”〉“PAC-气浮-过滤”;制水成本分别为0.31~0.32元/m^3、0.32--0.34元/m^3、0.37元/m^3。其中采用PAC工艺是水源突发性恶化时的净化工艺。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供水系统运行状态实时模拟模型,在已知给水管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实测的系统总供水量和少量管网测压点数据,实时模拟管网所有节点水压.利用Rosen投影梯度法求解模拟模型,对某供水系统的模拟计算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较高,速度较快,能满足供水系统实时模拟的需要.  相似文献   
4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室筛选、驯化出的9株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固定在纤维球形填料上,用于微污染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长的停留时间条件下,该技术对水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分别为85%,36%和65%;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可达到10%和16%.  相似文献   
47.
针对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处理负荷较低的问题,利用中试装置研究了不同排泥水浓度负荷和流量负荷条件下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排泥水的最佳浓度范围、流量范围以及对应的最佳投药量,以保证排泥水处理系统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48.
针对水源突发性铬(Ⅵ)污染风险,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硫酸亚铁还原沉淀法对铬(Ⅵ)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硫酸亚铁还原沉淀法是可行的突发性铬(Ⅵ)污染应急处理方法,反应在较短的时间(10 min)内即可达到平衡;在不改变原水pH(7~8)条件下,当硫酸亚铁投加量为16 mg/L,铬(Ⅵ)污染强度为2.00 mg/L时,铬(Ⅵ)去除率达99.1%,出水铬(Ⅵ)与铁质量浓度分别为0.019、0.021 m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黄土高原的石油类物质坡面径流污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延河流域石油类污染物的暴雨径流污染是当地地表水体的一种重要污染形式。为了探明石油类物质的径流污染规律,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土壤污染强度、受雨坡面的坡度等因素都能明显影响降雨径流污染过程;污染过程中的水相石油类物质是由径流含沙量和径流泥沙石油污染强度共同决定的,在试验条件下,水相污染强度可达1.56~5.19mg/L,足以对径流造成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50.
给水管网状态估计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给水管网节点水压估计为目的,提出了管网状态估计的数学模型。并着重对估计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合理的迭代终止准则,确定了监测点选点方法和合理的监测点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