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77篇
  免费   1508篇
  国内免费   4154篇
电工技术   2439篇
综合类   1376篇
化学工业   7203篇
金属工艺   7057篇
机械仪表   3330篇
建筑科学   3087篇
矿业工程   7191篇
能源动力   1077篇
轻工业   9490篇
水利工程   2951篇
石油天然气   4363篇
武器工业   842篇
无线电   71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12篇
冶金工业   3270篇
原子能技术   1965篇
自动化技术   5241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462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425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533篇
  2014年   1158篇
  2013年   906篇
  2012年   2607篇
  2011年   3258篇
  2010年   1323篇
  2009年   1182篇
  2008年   2579篇
  2007年   2632篇
  2006年   2529篇
  2005年   2599篇
  2004年   2518篇
  2003年   2050篇
  2002年   2238篇
  2001年   2373篇
  2000年   1810篇
  1999年   1375篇
  1998年   1074篇
  1997年   902篇
  1996年   1103篇
  1995年   1124篇
  1994年   1053篇
  1993年   1044篇
  1992年   1397篇
  1991年   1376篇
  1990年   1712篇
  1989年   1528篇
  1988年   2254篇
  1987年   2735篇
  1986年   2293篇
  1985年   2609篇
  1984年   2375篇
  1983年   2146篇
  1982年   2362篇
  1981年   2029篇
  1980年   1572篇
  1979年   967篇
  1978年   609篇
  1975年   436篇
  1974年   435篇
  1973年   359篇
  1966年   438篇
  1965年   638篇
  1964年   625篇
  1956年   50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由 5个油田的现场实例说明 ,最近的研究向传统的气体流入 (气体侵入井内 )概念提出了挑战。以往现场人员一直使用“经验法则” ,即气体以 10 0 0ft h的速率运移。但现场实例表明 ,气体可能移动 ,也可能不移动 ,其运移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同时建议不能完全依赖井口压力增加来准确分析和预测气体运移特征  相似文献   
72.
在开放、变温热解实验中,对三个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在线特定化合物C/~(12) 稳定同位素分析,其中三个样品分别取自德国西北(石炭系Westphalian煤岩,I_H=286 mgHC/gTOC,R_o=0.72%)、西西伯利亚(白垩系Cenomanian页岩,I_H=192mgHC/gTOC,R_o=0.36%)和马来西亚(三叠系Miocene煤岩,I_H=190mgHC/gTOC,R_o=0.36%)。主要研究对象为甲烷、乙烷和丙烷+丙烯,测得的热解产物碳同位素值分布在热成因天然气范围内(―20‰~―40‰)。热解产物表现出随着热模拟温度升高,一般富集~(13)C,然而,甲烷碳同位素在某些温度段表现出倒转现象。在实验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平行一级反应和Arrhenius温度方程得出反应动力学参数,将Westphalian煤岩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应用到地热演化史中建立德国西北盆地气藏中天然气生成与聚集过程中组份和同位素组成变化模型。热模拟甲烷计算获得的碳同位素值表现出与德国西北天然气田的碳同位素特征一致。同位素反应动力学结合区域热演化史能有效地解释在天然气聚集过程中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热解实验与地...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本文讨论和描述了采用油田广泛应用的、有效的技术而做的大量实验。在这些成胶实验中三氯化铬为首选交联剂。羧酸铬/聚丙烯酰胺(CC/AP)交联技术的特点是有很强的胶体化学性质和对油藏环境扰动有很强的适应性。据1998年5月的统计数据,这种交联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1400多次波及控制处理。本文给出了例证性油田应用的重点和CC/AP波及控制交联技术的结果;讨论了应用CC/AP交联技术经历中我们所学到的经验教训;包含了波及控制问题及处理方案,优良的交联技术,措施井和井网的特征,成功实施对措施井及井网的要求,措施顺利实施交联处理的关键部分,确定以使聚合物交联技术最有效的应用的选井选层的指导方针;凝胶波及控制的风险和缺陷以及质量保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77.
配置在铝电解厂房中的大容量电解槽的缺点之一是小面不能经常加工,难于在阴极端壁形成保护性槽帮结壳。无侧部槽帮结壳,会导致阴极内衬加速破损,降低电解槽使用寿命,损失电流和使电解工艺技术经济指标变坏。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注意保护电解槽两个阴极端头的碳素内衬问题:即采用碳块高度高于槽膛深度的阴极结构(两个端头抬高),研制电解槽小面的加工机械,以及使用各种保护性材料提高电解槽侧部内衬稳定性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8.
目前用于微型电路产生金属化图案的工序很多,其中包括掩膜制作过程。在满意的分辨力下,无掩膜图案金属化能减少工艺步骤的次数,增加产品设计的灵活性和便于电路的维修。无疑,激光强化金和其它金属的沉积代表了这个领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进展。  相似文献   
79.
砂金矿的形成与原岩矿源形成时的内生作用和而后的外生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研究砂矿床中分析这些作用的影响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内生作用的特点可把砂矿分成建造型、岩浆型和构造型,而这三者在成矿作用中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建造型内生砂矿床主要赋存在与岩浆岩建造关系密切的含金石英硫化物少的矿化中。而含金石英建造矿化形成的砂矿与含矿侵入体上方构造有关。经研究,砂矿的出现以花岗岩侵入体上方的盖层厚度为0.5—1km为宜,大于1.5km是不利于成矿的。构造作用对砂矿的形成是有利的。这些研究成果对寻找砂矿提供了更多远景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