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9篇
电工技术   118篇
综合类   120篇
化学工业   111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52篇
建筑科学   82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30篇
轻工业   98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篇
冶金工业   56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含活性偶联基水性氟硅聚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文彬  刘伟区  申德妍  侯孟华 《精细化工》2006,23(2):109-112,117
采用硅氢加成法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将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含氟单体及硅烷偶联剂与低含氢硅油发生接枝共聚,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有机氟硅聚合物。通过控制原料的投料比,可以通过自乳化法制备得到水性氟硅聚合物水分散物。采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有关产物和水分散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系统研究了乳液的透光率、流变性、表面张力等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0%的水性氟硅水分散物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0.00~26.00 N/m;当剪切速率较大时,有剪切变稠现象;是否引入偶联剂链段对水分散物的粒子粒径及形状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72.
采用温和的溶胶-凝胶法以酒石酸作为螯合剂制备了铝酸铜(CuAl2O4)和CuAl2O4:Cr荧光粉。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铝酸铜干凝胶在800 ℃烧结获得了纯的立方相的铝酸铜,而CuAl2O4:Cr干凝胶烧结后为铝酸铜和三氧化二铬的混合相。元素组分与电荷态分析表明,铝酸铜和CuAl2O4:Cr荧光粉中不含其他杂质元素,且存在少量的吸附氧。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铝酸铜和CuAl2O4:Cr荧光粉的颗粒形状近似呈球形,每个大的颗粒由很多细小的晶粒组成,CuAl2O4:Cr荧光粉颗粒间的团聚现象较为明显。光学性质分析发现,CuAl2O4:Cr荧光粉颗粒间明显的团聚现象导致它的光学带隙值比铝酸铜小。采用255 nm的光激发CuAl2O4:Cr荧光粉,在690 nm处获得了一个强的荧光发射峰,主要归因于Cr3+2Eg4A2g的跃迁。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聚氨酯(PU)对沥青的改性机理,以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与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元醇(PEA)、聚四氢呋喃(PTMEG)合成两种PU预聚体,并用其制备PU改性沥青。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黏度试验测试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TG)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微观结构及反应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API型PU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协同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PU的加入可使沥青针入度降幅超过20%,软化点提升高于35%,延度性能提升超350%,两种PU改性剂均可显著提升沥青的黏度。PU与沥青反应生成PU-沥青枝接物提高了相容性,导致改性沥青的官能团比例发生变化,PU掺入后会增大沥青中蜂形结构的高度,从而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PAPI-PEA型PU改性沥青热稳定性优于PAPI-PTMEG型PU改性沥青,而PAPI-PTMEG型PU改性沥青具有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74.
以胡椒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硝化、还原、溴代、重氮化、Sandm eyer反应、酯的还原、脱水等多步反应得到5种新胡椒环衍生物,所得化合物经ESI-MS、1H-NMR等测试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75.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相应地轮胎的生产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量废旧轮胎的产生。本文基于废旧橡胶的回收和再利用,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废旧橡胶的应用和最新研究成果。目前废旧橡胶的利用主要是道路工程和建筑材料。文中着重说明了废旧橡胶在道路工程和建筑行业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76.
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比较了4根再生混凝土梁和1根天然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抗弯性能,分析了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梁承载力、抗裂度、变形以及裂缝宽度等方面的影响,并对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公式对再生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较天然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快、裂缝最大宽度大,抗弯刚度降低快;在逐级加载过程中无论再生骨料取代率大小,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应变变化仍满足平截面假定要求;按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安全可行但安全储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77.
目的优化水性红外隐身涂层材料制备工艺,提高低发射率红外隐身涂料隐身性能。方法采用红外辐射率测量仪、红外光谱吸收仪等,研究涂层固化温度、涂层表面粗糙度和涂层厚度对低发射率红外隐身涂料隐身性能的影响。结果固化温度对涂层红外发射率和基体树脂红外吸收光谱影响不大,但随着固化温度升高,涂层固化时间明显缩短;随着涂层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涂层红外发射率增加;表面粗糙材料红外发射率受测试角度影响小于表面光滑材料;在基材上制备不同厚度的涂层,当涂层厚度小于30μm时,涂层红外发射率受基材表面红外发射率影响较大,当大于30μm时,影响较小。结论可以根据实际时间需求选择合适的涂层固化温度,宜选择刮涂方式使涂层表面保持一定的粗糙度,涂层厚度宜为30~40μm。  相似文献   
78.
陶睿  刘朝辉  班国东  罗平 《表面技术》2017,46(10):201-206
目的探究空气层匹配厚度及碳纤维含量、长度对碳纤维吸波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短切碳纤维为吸收剂,水性聚氨酯为基体树脂,制备雷达吸波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短切碳纤维和涂层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表征,将碳纤维涂层与空气层进行匹配,并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分析涂层的吸波性能。结果当空气匹配层厚度由1 mm逐渐增加到3.5 mm时,复合涂层的最大吸收峰由高频逐渐向低频移动。匹配厚度为3 mm时,反射率峰值最低(-41 d B)。匹配厚度为2.5 mm时,有效吸收频段(反射率-10 d B)最宽,为8.6~18 GHz。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涂层的最大吸收峰频率均呈下降趋势,有效吸收频段向低频移动。碳纤维含量(质量分数)低于0.1%时,只有碳纤维长度达到3 mm,涂层才具备有效吸波性能。碳纤维含量为0.1%~0.2%,碳纤维长度为2 mm时,涂层吸波性能最好。碳纤维含量超出0.2%,碳纤维长度为1 mm时,涂层已经具备较好的吸波性能。结论通过调节空气层匹配厚度及碳纤维含量、长度,空气层匹配碳纤维吸波涂层在不同频段均能实现对电磁波的有效吸收。  相似文献   
79.
在交流磁场作用下,过共晶Al-2.89%Fe(质量分数,%)合金中含铁相向样品的中心处富集.这是由于Al3Fe相的磁化率大于熔融铝的磁化率,使得Al3Fe相与铝基体相比受到指向试样轴线处更大的电磁力,从而聚集在试样中心.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无磁场和交流磁场条件下,含铁相中只含有A13Fe相.交流磁场改变了析出相的分布,但没有改变析出相的类型.  相似文献   
80.
电磁振荡法半连铸7075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溶质元素分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研究了电磁振荡对7075铝合金半连续铸锭微观组织及溶质元素宏观和微观分布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电磁场频率范围10~30Hz,在此范围内,随着交变磁场感应线圈电流增大,铸锭中近球形组织增多,蔷薇形组织减少,晶粒尺寸变得更加细小和均匀;同时,溶质元素晶内含量显著增加,宏观偏析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抑制和消除;此外,电磁振荡使得液穴内部结晶核心增加,温度场和含量场更趋均匀,初凝壳高度和液穴深度降低,溶质元素分配系数增大和结晶区间变小,对枝晶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从而促进了电磁振荡法半连续铸锭中非枝晶组织的形成和溶质元素的强制固溶,并且抑制了宏观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