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2篇
  免费   1416篇
  国内免费   734篇
电工技术   918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171篇
化学工业   2953篇
金属工艺   831篇
机械仪表   949篇
建筑科学   1406篇
矿业工程   493篇
能源动力   496篇
轻工业   999篇
水利工程   293篇
石油天然气   1117篇
武器工业   111篇
无线电   20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14篇
冶金工业   756篇
原子能技术   178篇
自动化技术   216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605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895篇
  2012年   1054篇
  2011年   1139篇
  2010年   1011篇
  2009年   1011篇
  2008年   958篇
  2007年   927篇
  2006年   973篇
  2005年   854篇
  2004年   567篇
  2003年   541篇
  2002年   474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465篇
  1998年   415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双重加热法是低成本、大批量合成碳化硅晶须的新技术,合成温度低、合成时间短、生成率高。对以炭黑和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用双重加热法合成碳化硅晶须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观察了不同合成时间、合成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的碳化硅晶须,揭示出不同工艺参数对合成的碳化硅晶须的产出率,微观形貌、直径和长度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使用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碳化硅晶须的生成率,合成过程为VLS。实验中初步得到的最佳经济工艺参数为:Fe2O3的用量为2%,合成时间为1.5h,合成温度为1250℃。此时的该工艺条件下碳化硅晶须的生成率可达80%,晶须平均直径为0.6μm,平均长度为30μm。  相似文献   
172.
在反应温度为45~75℃,NY 健化剂浓度为0.093mol/L,水比为6~10的反应条件下,对均相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值的变化。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反应机理,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并利用 Levenberg-Marquardt 方法回归了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 NY 催化剂存在下,均相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反应对环氧乙烷浓度是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71113.8 J/mol 和指前因子3.05×10~9 min~(-1)。相对直接水合法而言,NY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73.
不同形貌氢氧化镁的化学合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形貌氢氧化镁的化学合成及外部生长环境进行了综述。尤其对影响氢氧化镁结晶性能和形貌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如碱性沉淀剂的选择、合成温度的确定、不同镁盐的影响、碱和镁盐的初始浓度及配比、水热处理、反应物的混合方式、晶形控制剂的加入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4.
高温高压设备瞬态密封分析的三维力学与传热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型加氢反应器的高压法兰密封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瞬态及稳态密封分析的三维力学与传热学模型,主要解决了螺栓载荷的动态模拟和螺栓孔内空气环层的传热计算问题。利用该模型对加氢反应器的瞬态及稳态密封状况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5.
Coloring study in organic hybrid of polyamide (PA6) and N,N′‐ethylene‐bis(tetrabromophthalimide) (EPT), where the chromophore was self‐assembled by hydrogen bonding formed between PA6 molecular chains and EPT compound,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several techniques. CS930 double wavelength lamella scanner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change of color. The existence of hydrogen bonding in PA6/NN′‐ethylene‐bis (tetrabromophthalimide) (PA6EPT) was investigat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the results of 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PA6 with the same thermal history. FTIR spectra at room temperature revealed that there is essentially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PA6 and EPT.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A6EPT affected by hydrogen bonding was studied by using FTIR.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behavior of both PA6 and PA6EPT was studied by temperature‐FTIR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 changes in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absorbance spectra are observed as dissolve‐volatilizing thin film. Temperature‐FTI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gen bonding in PA6EPT attenuated and dissociated considerably at a smaller rate than PA6, that is to say, hydrogen bonding in PA6EPT is more stable than that in PA6. DSC showed that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PA6EPT and PA6 are similar. However, the crystalline degree and crystalline temperature and melting enthalpy of PA6 and PA6EPT are different.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4: 594–600, 2007  相似文献   
176.
研究了硅铁复合型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絮凝性能 ,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 ,所得复合型絮凝剂对江水的除浊性能优于聚合硫酸铁 (PFS)和聚合氯化铝 (PAC)。  相似文献   
177.
微孔陶瓷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雁  戴长虹  吴会中 《中国陶瓷》2003,39(6):46-48,51
本文从微孔陶瓷的结构特性出发,分析了微孔陶瓷作为过滤介质在水处理除杂净化过程中的过滤机理,论述了微孔陶瓷在饮用水净化处理和某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8.
本文介绍了我厂空分分子筛系统在原始试车及以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分子筛的运行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9.
在对喷射式气、液反应器中复杂的流动行为进行简化和假定的基础上,导得了传质模型,并以空气-水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用光电毛细管法测定喷射管内气泡平均直径 d_(32)和比表面积 a,用氮气解吸水中溶解氧的方法获得体积传质系数 k_La,以确定传质模型中的有关参数。实验获得如下结果:α=9.18×10~2β~(0.74)e~(0.372),k_Lα=0.7206β~(0.88)e~(0.492)。其结果与理论分析较接近,可作为喷射式气、液反应器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80.
利用导电高分子聚(3,4-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作保护剂,制备了银纳米颗粒,用UV-Vis和T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选择合适量的PEDOT/PSS保护剂可以得到大小分布较窄银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