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04篇 |
免费 | 2550篇 |
国内免费 | 184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32篇 |
综合类 | 2256篇 |
化学工业 | 2107篇 |
金属工艺 | 1802篇 |
机械仪表 | 1463篇 |
建筑科学 | 1494篇 |
矿业工程 | 782篇 |
能源动力 | 455篇 |
轻工业 | 2753篇 |
水利工程 | 783篇 |
石油天然气 | 803篇 |
武器工业 | 310篇 |
无线电 | 226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56篇 |
冶金工业 | 851篇 |
原子能技术 | 416篇 |
自动化技术 | 35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390篇 |
2022年 | 872篇 |
2021年 | 1063篇 |
2020年 | 753篇 |
2019年 | 543篇 |
2018年 | 573篇 |
2017年 | 661篇 |
2016年 | 594篇 |
2015年 | 902篇 |
2014年 | 1189篇 |
2013年 | 1445篇 |
2012年 | 1795篇 |
2011年 | 1893篇 |
2010年 | 1811篇 |
2009年 | 1661篇 |
2008年 | 1779篇 |
2007年 | 1729篇 |
2006年 | 1604篇 |
2005年 | 1299篇 |
2004年 | 984篇 |
2003年 | 605篇 |
2002年 | 561篇 |
2001年 | 456篇 |
2000年 | 396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59年 | 8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烟气中钾含量对锯屑燃烧过程积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温一维下行炉,以锯屑为燃料开展燃烧过程积灰实验研究。通过水洗处理和喷加雾化溶液的方式控制烟气中钾的含量,采用自动控温采样枪收集积灰样品。通过积灰量计算出积灰的采集效率,进而分析烟气中钾浓度与采集效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烟气中钾含量是影响积灰倾向的关键因素,积灰倾向随烟气中钾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scanning electron microcopy, energy- dispersive X-ray,SEM/EDX)微观分析发现,烟气中的钾促进积灰形成的途径主要是:钾与硅铝酸盐结合形成的低熔点化合物促进了飞灰颗粒间的烧结;钾在飞灰表面冷凝增加了飞灰的表面黏性。 相似文献
83.
84.
为了研究一种价格低廉的新型高密度清洁复合盐水完井液,对常见的无机盐氯化钙和氯化锌使用增溶剂,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量,来达到在不增加完井液固相含量的同时提高完井液密度的目的。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2种增溶剂,得出2种增溶剂在2% LAS-30+2% SLF-4的用量下增溶效果最好,在该用量下2种无机盐复配后所配制的清洁盐水体系的最大密度可以达到1.926 g/cm3,此时氯化钙的溶解量为160 g/100 mL水,氯化锌的溶解量为98 g/100 mL水。新型完井液的表观黏度为33 mPa·s,抗温可达140℃,渗透率恢复值高达96%,保护储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5.
为了达到较理想的压裂效果,现场施工会泵注携带支撑剂的压裂液进入地层,研究含砂压裂液的流变规律可以为压裂液在管道和裂缝中的携砂能力预测提供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将压裂液和支撑剂看作整体进行流变实验,研究混合流体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变化的规律和机理。含砂压裂液流变实验结果显示,压裂液在加入支撑剂后,在一定剪切条件下黏度低于压裂液本身黏度,另外实验还观察到含砂压裂液表观黏度随剪切强度的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V”形趋势,这是由于固液混合流体的内部结构变化与支撑剂颗粒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含砂压裂液特有的流变行为同样受到支撑剂浓度、粒径和液体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强剪切条件下颗粒碰撞作用明显,含砂压裂液表观黏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弱剪切条件下,含砂压裂液由于支撑剂造成的附加剪切破坏,表观黏度随浓度增加会先下降后升高。并且含砂压裂液黏度与颗粒粒径以及流体温度呈现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6.
采用静态悬滴法研究了润滑剂中脂肪酸、醇类和酯类添加剂在压延铜箔表面的接触角和润湿行为。利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一些结构参数对其接触角进行了研究。利用遗传运算(GFA)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分子折射率和几种结构参数研究了其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结果表明计算的量子参数可用于预测润滑剂在压延铜箔表面的接触角和润湿能力。这些润滑剂的接触角是其粘度、界面张力和物理化学参数的函数。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参数中,分子的折射率、分子的折射率、分子的弹性、总分子质量、溶剂表面积、元素计数、总能量和偶极子最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润滑剂在压延铜箔表面的研究使润湿理论能精确到微观尺度,这为预测润滑剂在压延铜箔表面的润湿能力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7.
88.
合成孔径雷达(SAR)的非线性轨迹运动可能会在雷达回波信号中引入严重的二维空变特性,因此基于方位平移不变性假设的传统频域成像算法不再适用于非线性轨迹SAR的高精度成像。现有非线性轨迹SAR成像算法通常采用复杂的非线性变标(NCS)校正回波信号的方位空变特性,然而NCS参数过多导致算法复杂,使得其当存在较大平台运动测量误差时无法与现有自聚焦算法有效结合。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子图像NCS的非线性轨迹SAR成像及其自聚焦方法,在保证成像精度的前提下能够减少NCS的参数数量,更有利于后续的自聚焦处理。仿真与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