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50篇 |
免费 | 528篇 |
国内免费 | 57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2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637篇 |
化学工业 | 1166篇 |
金属工艺 | 651篇 |
机械仪表 | 446篇 |
建筑科学 | 596篇 |
矿业工程 | 218篇 |
能源动力 | 171篇 |
轻工业 | 505篇 |
水利工程 | 156篇 |
石油天然气 | 327篇 |
武器工业 | 66篇 |
无线电 | 63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74篇 |
冶金工业 | 322篇 |
原子能技术 | 104篇 |
自动化技术 | 10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78篇 |
2021年 | 256篇 |
2020年 | 215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177篇 |
2017年 | 185篇 |
2016年 | 201篇 |
2015年 | 245篇 |
2014年 | 320篇 |
2013年 | 374篇 |
2012年 | 429篇 |
2011年 | 470篇 |
2010年 | 397篇 |
2009年 | 408篇 |
2008年 | 462篇 |
2007年 | 403篇 |
2006年 | 425篇 |
2005年 | 337篇 |
2004年 | 286篇 |
2003年 | 331篇 |
2002年 | 428篇 |
2001年 | 343篇 |
2000年 | 273篇 |
1999年 | 186篇 |
1998年 | 136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室内空气污染源散发量的确定是建立室内空气质量(IAQ)模型的重要步骤之一。目前研究建筑装饰材料和建筑涂料散发污染物的模型主要有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两类。经验模型简洁,但应用受到测试条件的限制,不具有普适性。基于传质理论而提出的理论模型目前研究较多,本文对研究建筑材料散发有害物的三个传质模型进行了评述。VB模型是一个简单的溶剂基室内涂料散发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传质模型,低估了污染物的长期散发量。对流传质模型是基于界面平衡所导出的稳态模型,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等材料的散发过程。Yang等提出的四层传质模型通常需与数值求解结合,计算较麻烦,但能较好地确定建筑材料散发挥发性有机物的散发量。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水平井出水已成为制约该气田稳产的主要因素。为破解上述难题,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技术,对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该气田水平井投产初期的生产情况,确定投产即产出层内水的储层特征参数;通过岩心气驱水实验对束缚水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隔夹层击穿实验开展隔夹层封隔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水平井在不同日产气量下,水平段长度对井底压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气田水平井出水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钻遇可动水饱和度大于7.2%、含气饱和度小于63.5%储层的水平井投产初期即会产出地层水;②泥质含量越低、生产压差越大越有利于束缚水的采出,平面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束缚水的产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③隔夹层的封隔能力随夹层的垂向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减小而增强,随泥质含量、夹层厚度增大而增强;④泥质含量大于90%的Ⅰ类泥岩的突破压力约为4 MPa,泥质含量介于80%~90%的Ⅱ类泥岩的突破压力约为2MPa,泥质含量介于60%~80%的Ⅲ类泥岩的突破压力约为1.5MPa。结论认为,通过增加水平段长度和控制生产压差可以延缓边水侵入,延长气井无水采气期;水平井生产初期应均衡采气,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动态监测,出水后应及时排水,以提高气井的累计产气量。 相似文献
996.
Intermediate casings in the build sections are subject to severe wear in extended-reach drill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depth of a wear groove on the intermediate casing. According to energy principle and dynamic accumulation
of casing wear by tool joints, a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wear area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sing. The relationship
functions between the wear groove depth and area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geomet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illstring and
the wear section and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casing wear groove is crescent-shaped. The change of casing wear groove depth
versus drilling footage under different-sized drillstrings is also discussed. A mechanical model is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casing wear loca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well trajectory and drillstring movement. The casing wear groove depth of a planned
well is predicted with inversion of the casing wear factor from the drilled well and necessarily revised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rilled well and the planned well. The method for predicting casing wear in extended-reach
drilling is verified through actual case study. The effect of drillstring size on casing wear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casing wear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地震正演及流体替换技术,对白云深水区北坡A圈闭SQ21.0砂体钻遇的气层与水层的低阻抗“亮点”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储盖组合的不同,低阻抗“亮点”的强弱与储层含气性并没有线性的对应关系。在低阻抗“亮点”强弱不能表征含气性的情况下,通过区域岩石物理分析,得到表征流体特征的λρ(λ为拉梅常数,ρ为密度)属性是白云深水区含气性识别的敏感属性。通过叠前反演得到和属性体,预测L3气田东砂条具有较高的含气性。预测结果得到了实钻结果的证实,证明了地震波形联合叠前反演技术在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烃类检测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苏里格气田地面工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具有典型的“三低”(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特征,采用常规方式开采,难以实现经济有效开发。为了经济有效地开发该气田,在攻克了多种技术难题的基础上,以低成本开发为指导思想,形成了“井下节流、井口不加热、不注醇、中低压集气、井口带液计量、井间串接、常温分离、二级增压、集中处理”等独具特色的苏里格气田地面工艺建设模式。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大力实施数字化管理,全面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服务,有效地控制了成本,降低了投资,满足了该气田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极大地提升了气田管理和规模建设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999.
应用分辨率高的浅层三维地震资料,对白云深水区浅层深水水道沉积系统进行研究,以此指导地震分辨率降低的中深层勘探。在白云凹陷浅层的陆坡、陆坡底都发育大量深水水道,按成因可分为3类:侵蚀型、侵蚀/加积型和加积型。深水水道的几何形态随地形坡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上陆坡发育单一的深切供应水道,在坡度较缓的限制性环境内,多个较宽浅的水道垂向叠加,在盆底的非限制性环境,多个小型水道侧向迁移。在平面上,水道形态既有顺直型也有弯曲型。白云凹陷侵蚀/加积型水道垂向变化特征表现为粒度整体向上变细,底部为主水道,顶部为有堤水道。深水水道砂岩的勘探具有复杂性,因此找到厚度大、连通性好的水道砂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00.
北大港潜山奥陶系储集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探索岩溶储集层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储集层分布规律.对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岩溶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发育模式研究.认为储集层的发育主要受控干构造作用、岩性与沉积环境以及表生期岩溶作用等因素。储集层分布在平面上取决于岩溶古地貌和断裂走向.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处储集层较为发育.裂缝和断层发育的部位特别是大断层两侧最有利于岩溶储集层发育;纵向上受岩性和风化壳发育程度控制.白云岩和膏岩层段易溶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距风化壳顶面距离越近.储集层发育程度越高.该区有利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风化壳以下50~250m范围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