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722篇 |
免费 | 5070篇 |
国内免费 | 359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208篇 |
综合类 | 4685篇 |
化学工业 | 5074篇 |
金属工艺 | 2826篇 |
机械仪表 | 2988篇 |
建筑科学 | 3285篇 |
矿业工程 | 1722篇 |
能源动力 | 1241篇 |
轻工业 | 4516篇 |
水利工程 | 1381篇 |
石油天然气 | 1382篇 |
武器工业 | 619篇 |
无线电 | 436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393篇 |
冶金工业 | 1650篇 |
原子能技术 | 765篇 |
自动化技术 | 62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7篇 |
2023年 | 728篇 |
2022年 | 1656篇 |
2021年 | 2122篇 |
2020年 | 1541篇 |
2019年 | 1127篇 |
2018年 | 1103篇 |
2017年 | 1264篇 |
2016年 | 1153篇 |
2015年 | 1872篇 |
2014年 | 2329篇 |
2013年 | 2796篇 |
2012年 | 3509篇 |
2011年 | 3675篇 |
2010年 | 3402篇 |
2009年 | 3436篇 |
2008年 | 3371篇 |
2007年 | 3361篇 |
2006年 | 2935篇 |
2005年 | 2380篇 |
2004年 | 1686篇 |
2003年 | 1111篇 |
2002年 | 1058篇 |
2001年 | 943篇 |
2000年 | 751篇 |
1999年 | 294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13篇 |
1951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如何准确、直观地判断储层流体性质一直以来都是测井解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开发了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形绘制多口井测井数据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用数学上的正态概率分布法来反映视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其变化规律判别储层的流体性质,效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是在孔隙空间结构复杂的储层和地层水的性质未知的情况下,该方法也能够快捷、准确地判断标准水井、气井、气水井的水层和气水层,因此大大降低了测井解释的难度. 相似文献
92.
93.
在分析Matlab软件先进界面、开放式体系结构、开发工具箱和丰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建立控制系统模型.设计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仿真结构,采用模型简化、转换实现控制系统时域响应、频域响应、轨迹跟踪、增益选择、方程求解及系统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94.
95.
研究了同一成分的钢经过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和再加热淬火RQ两种工艺处理后在500到700℃同火过程中组织与性能的演变.经过RPC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降低不明显.在600到650℃温度回火时硬度还有所回升:经过RQ处理后的钢板同火前硬度虽然较低,但软化速度非常快.回火前两种钢板组织均为贝氏体和马氏体的复合组织,经RPC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的提高组织没有明显变化,只是一些板条出现合并现象,而经过RQ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很快消失最终演变成多边形铁素体,硬度也随之大幅度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微细非平衡组织的热稳定性与其热历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纳米束能谱技术,研究了含Nb,Ti,Mo等多种微合金元素的超低碳贝氏体钢在奥氏体非冉结晶区终轧后弛豫阶段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经30%预变形后,在850℃和900℃等温弛豫时,钢中析出开始主要有纯Nb及Nb-Ti复合的两类,以后者为主.随弛豫时间延长,纯Nb型析出物消失,复合夹杂中铌钛比增加.弛豫阶段后期,Mo会以置换原子形式进入(Ti,Nb)(C,N)的面心立方晶格中,其量随弛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析出物形状以不规则外形为主,其密度及平均尺寸与变形温度和弛豫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
提出一种在塑性铰区域采用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替代混凝土来改善FRP筋-钢筋增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新方法。对FRP筋-钢筋增强ECC-混凝土构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系统地考察了基体材料、筋材种类、轴压比对构件破坏模态、裂缝模式、承载力、残余变形、延性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ECC替代塑性铰区域混凝土能够有效避免FRP筋的受压屈曲,进而显著提升组合柱的抗震性能。与钢筋增强ECC-混凝土组合柱相比,复合筋增强ECC-混凝土组合柱的残余变形明显更小,且屈服后的刚度更高。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构件极限强度升高但变形能力降低。通过有限元参数分析可知,组合柱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随着ECC抗压强度及总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总配筋率不变的情况下,FRP筋占比越高,构件的延性越好。 相似文献
98.
为了准确掌握重介质旋流器各混料成分之间的配比关系,明确不同配比对旋流器产出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实现分选效果的最优化.分析了现有旋流器优化和混料配比研究的不足,探讨了采用混料设计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性和局限性。通过设计混料试验,运行试验得到试验结果,建立混料成分与各响应变量的数学模型,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以各响应变量的同时最佳为综合约束条件进行响应优化,通过求解苛求函数复合合意度最高时的各参数值,确定各混料成分的最优配比,并通过T假设检验验证试验结果用于生产的有效性。结合某选煤厂旋流器生产运行情况,明确旋流器中块煤、悬浮液和煤泥各混料的水平要求,采用极端顶点法设计混料试验并运行试验,建立三因子与精煤灰分和产率两个响应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两响应变量同时最佳条件下最优的混料配比,得到三混料成分配比依次为15.5%、59.8%、24.7%,依据上述配比进行试生产,并采用T检验验证试验结果是有效的,从而为选煤厂高效生产和精确控制提供有效的支撑,也为后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