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40篇 |
免费 | 1007篇 |
国内免费 | 98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70篇 |
综合类 | 1771篇 |
化学工业 | 1296篇 |
金属工艺 | 785篇 |
机械仪表 | 641篇 |
建筑科学 | 1098篇 |
矿业工程 | 612篇 |
能源动力 | 556篇 |
轻工业 | 673篇 |
水利工程 | 313篇 |
石油天然气 | 314篇 |
武器工业 | 61篇 |
无线电 | 106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97篇 |
冶金工业 | 638篇 |
原子能技术 | 125篇 |
自动化技术 | 16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80篇 |
2021年 | 110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163篇 |
2016年 | 263篇 |
2015年 | 253篇 |
2014年 | 242篇 |
2013年 | 216篇 |
2012年 | 251篇 |
2011年 | 193篇 |
2010年 | 265篇 |
2009年 | 280篇 |
2008年 | 384篇 |
2007年 | 441篇 |
2006年 | 448篇 |
2005年 | 244篇 |
2004年 | 729篇 |
2003年 | 1555篇 |
2002年 | 2673篇 |
2001年 | 2240篇 |
2000年 | 795篇 |
1999年 | 377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和电吸收调制器(EAM)实现超宽带(UWB)脉冲波形调制(PSM)的方案,利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XGM)和增益饱和效应产生高斯单边带(monocycle)信号,利用EAM的交叉吸收调制(XAM)效应控制泵浦光与monocycle信号的叠加,进而实现UWB PSM。与其它方案相比,本文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和色散管理相对简单的优势。利用OptiSystem7.0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输入信号功率、调制速率和光源波长对UWB PSM信号的影响,研究了UWB PSM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对输入信号波长不敏感。给出了输入信号功率和调制速率的优化范围。 相似文献
73.
74.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概况,阐述了基地建设的目标与改革思路,以及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介绍了在电工电子基地建设中依托学科,学研产相结合,构建三开放、四层次、课内外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和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落实到实处的特色及具体做法;对基地教学改革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基地的科研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了较详细论述,给出了专家组对基地的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75.
76.
列阵半导体激光端面抽运Nd∶YVO4绿光激光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用列阵半导体激光端面抽运Nd∶YVO4晶体的KTP腔内倍频绿光激光器。采用多柱透镜法 ,对列阵半导体激光进行了有效整形 ,并利用谐振腔折叠产生的像散 ,实现了抽运光与振荡光较好的模式匹配 ;由于是直接耦合抽运 ,因此保证了半导体抽运光以π偏振光入射Nd∶YVO4(单轴 )晶体 ,实现了半导体抽运光与Nd∶YVO4吸收的偏振匹配。在抽运功率为 9 5W时 ,得到 5 2 0mW的稳定绿光输出 ,光 光转换效率为 5 5 %。 相似文献
77.
随着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发展.强激光驱动器能源系统的研究备受关注。为了向激光驱动能源系统传输效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研究了强激光驱动器能源系统中氙灯瞬态放电特征数据进行实时检测的方法和测控系统结构。采用量化传输模式进行特征量的检测与传输,既实现了高压隔离,又避免了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确保测量精度。配合系统的模块化设计,采用多线程工作模式,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工作线程划分,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协调性。实验表明,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弱电系统对强电系统的远程控制.测量精度满足测量要求,已成功应用于能源系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8.
79.
研究了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分子改性纳米MoS2在润滑脂中的分散稳定性,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改性后的纳米MoS2在润滑脂中的结构和存在方式。结果表明,采取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分子包裹MoS2的方式对纳米MoS2进行改性,使得纳米MoS2在润滑脂中的离心分油率从64%降低到25%,说明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改变了纳米MoS2分子的表面性质,可使其更稳定存在润滑脂中,从而更好地起到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80.
为满足特殊装备使用中的润滑需求,选取聚α-烯烃和酯类油的混配油作为基础油,锂皂作为稠化剂,以纳米MoS_2作为极压抗磨剂,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作为助分散剂,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与二硫化钼质量比为1∶5,选用酚胺混合型抗氧剂,加入防锈剂C 1%,通过直接皂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润滑脂,纳米MoS_2和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在皂化反应阶段加入。该润滑脂的各项理化性能与现用商品润滑脂相当,且解决了现用润滑脂固体添加剂的团聚和沉降问题,提高了润滑脂的分散稳定性,综合性能优良,可以满足某特殊装备的润滑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