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35篇 |
化学工业 | 57篇 |
轻工业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充分利用纳米纤维膜的多孔特性,同时克服其低机械强度的缺陷,以聚丙烯腈(PAN)为主要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在石墨电极表面制备PAN纳米纤维膜,形成隔膜-电极一体化结构单元(SAA),并对SAA的孔道结构、力学性能、电解液性能、热尺寸稳定性及电池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AA中PAN隔膜与石墨电极的粗糙表面结合紧密,PAN隔膜呈现出发达的孔道结构,电解液亲和性良好;在150℃热处理0.5 h,SAA表面隔膜的热收缩率小于2%,显著优于市售聚烯烃隔膜.基于良好的理化特性,SAA装配的钴酸锂全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循环容量和倍率容量保持性,如在0.2 C下,经历200次循环后电池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8%,在32 C下电池的放电容量为0.5 C下的44.3%.因此,电极表面直接制备纳米纤维膜可形成完整的隔膜-电极一体化单元,在充分发挥纳米纤维膜优势的同时,可优化电极与隔膜的界面相容性、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并能够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22.
23.
采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基体,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表面改性硅藻土,通过浇铸-热压法制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交流阻抗法等测试手段对电解质膜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实验表明,添加2%改性硅藻土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相比于纯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孔隙率、吸液率和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结晶度降低,界面稳定性极大改善,电导率(30℃)和电化学稳定窗口分别达2.90 mS/cm和5.5V。表明在聚合物基体中嵌入高开孔结构的硅藻土构成插层结构的方案具有取代造孔剂制膜方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4.
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制备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最佳条件,即搅拌温度50℃、溶剂蒸发时间15min、空气相对湿度40、相转化温度40℃。实验表明,溶剂蒸发时间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吸液率影响最显著。在最佳制膜条件下,考察了3种增塑剂,即PEG-400、DBP和PVP—K30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吸液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中,PEG-400、DBP和PVP—k30的含量为0.1g时,对应膜的吸液率分别为495%、480%和540%,说明PVP—K30是最理想的增塑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酞菁铜掺杂碘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HMACC方法计算了酞菁铜本征态和碘掺杂态的能带结构。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用载流子迁移Frhlich-Sewel公式,对理论电导率和实测电导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理论电导率和实测电导率基本吻合,支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初步探讨了碘计量掺杂和非计量掺杂时对电导率的影响。计量掺杂碘时,电子和空穴的浓度相同,迁移率影响导电性;非计量掺杂碘时,空穴浓度大于电子浓度,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同时影响导电率。载流子在迁移过程中,既包括能带机理,又包括跳越机理。 相似文献
29.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石型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无毒、环境友好、理论容量较高、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好等特点.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但是由于纯LiFePO4的电子导电率低及锂离子扩散速度慢等缺点,限制了其工业化.针对这种情况,近些年来研究人员从合成方法,表面改性,金属掺杂等方面时磷酸铁锂做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在LiFePO4的表面包覆碳,增加导电率,减小材料颗粒尺寸,提高电化学性能.时近年来的LiFePO4的合成方法及碳包覆原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0.
考察了PdCl2/H2O2催化体系催化苯乙烯液相氧化的动力学行为。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些配位能力较强的螯合配体如EDTA、联砒啶、邻苯二胺和邻氨基苯酚,苯乙酮的选择性显著下降,一些酚类自由基抑制剂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对苯二酚可使苯甲醛的选择性显著下降,表明该反应中主产物苯乙酮的生成可能遵循络合催化氧化机理,副产物苯甲醛的生成可能遵循自由基自动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