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转向酸压所用暂堵剂耐酸性差、解堵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以自制的季铵酯(JD-1)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酸压用微膨胀可降解凝胶暂堵剂(WDS)。评价了WDS的降解性能、封堵性能及对储层的伤害性,并在HY井进行了现场施工应用。结果表明,WDS在HCl溶液或不同矿化度水溶液中呈现先微膨胀后降解的变化规律。当温度由70℃提高到120℃,WDS在10%HCl溶液中完全降解的时间由78 h缩短为45 h。当HCl质量分数由3%增至20%时,90℃下WDS完全降解的时间由75 h缩短为48 h。盐浓度越大,WDS完全降解的时间越长。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WDS注入量越大、裂缝宽度越窄,暂堵压力峰值越大,达到最高暂堵压力的时间越短。WDS对岩心的伤害性较小,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可达到90%以上。在现场应用中使用WDS后,油压上升了10 MPa,暂堵转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
李强  于小荣  肖雪  罗跃  杨欢 《精细化工》2021,38(1):200-205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SiO2为增强剂构建C-SiO2/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亚胺(PEI)冻胶体系,模拟油藏环境对其抗温性、抗盐性、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C-SiO2/PAM/PEI冻胶体系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成胶,当pH≥7时,C-SiO2/PAM/PEI冻胶体系成胶时间缩短,强度增强.温度由30℃提高到120℃,成胶时间由20 h缩短为1 h,冻胶强度不断提高,在120℃下最终成胶强度可达到I级.矿化度由0 mg/L上升到1.0×105 mg/L,成胶时间从3 h延缓为5 d,成胶强度由I级降为G级.在120℃下、pH为9、矿化度为7.0×104 mg/L NaCl溶液中,C-SiO2/PAM/PEI冻胶体系最终强度可达到H级,表观黏度可达6.0×105 mPa·s左右,且维持360 d以上不脱水,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C-SiO2本身的强度提高了冻胶体系的强度、耐温性和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AM/AMPS/SSS三元反相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岳  于小荣  王海林 《应用化工》2012,41(2):321-323,328
以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抗温抗盐单体,以白油为连续相,Span 80/Tween 80为复合乳化剂,制得了AM/AMPS/SSS三元反相乳液聚合体系,考察了HLB值、乳化剂浓度、油水比、pH值、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含量为6%~7%(体系总量),HLB值为5.89,体系pH=8,油水体积比为1.8∶1,搅拌时间30~40 min,搅拌速度为500 r/min时得到稳定的反相乳液体系,适合进行三元反相乳液聚合。  相似文献   
24.
以对苯乙烯基苯磺酸(SS),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钻井液增黏剂SDA。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质量比m(SS)∶m(DMDAAC)∶m(AM)=4.5∶0.5∶5.0,单体用量30%,引发剂用量0.14%,体系pH 7,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钻井液表观黏度达59 mPa·s,动切力达25 Pa,并具有较增黏剂FA367更好的耐温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25.
以马来酸酐和铵盐为原料,磷酸为催化剂,合成了聚天冬氨酸(PASP)阻垢剂。确定了PASP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铵盐为碳酸铵,铵离子与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2:1,氨化时间2h,马来酸酐用量为9.8g时,水解碱(2mol/LNaOH溶液)加量45mL。阻垢性能评价表明,当PASP加量为10mg/L时,对硫酸钙的阻垢率达98.3%;在80℃时,阻垢率仍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6.
为弄清吐哈油田低渗透水驱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渗流分布特征以及储层物性与压力变化规律,进一步深化油藏认识,提高各种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笥,以丘陵油田为例,对其开发以来数百个井次的灰恢、压降以及井间监测资料进行了二次精细解释和系统总结分析,在低渗透水驱开发油藏模型、物性变化与压力变化规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认识,为用试井资料评价同类型的油藏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7.
交联聚合物溶液液流转向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用并联岩心驱替实验及毛玻璃可视模型和微观可视模型,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在不同孔隙介质中的液流转向作用。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能够封堵高渗透岩心,使后续注入液转向低渗透的含油层,并将其中的原油采出,起到增加波及体积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毛玻璃可视模型可模仿地层孔隙介质,通过它可直观、实时地从宏观上观察水驱过程中的指进、LPS驱过程中的液流转向作用。而通过微观可视模型,可清楚地观察到LPS驱后同向流动的粗细不均匀的孔道中,小孔道中的剩余油减少的现象,比较直观地证明了LPS的液流转向作用。  相似文献   
28.
微溶胶是一种微米级颗粒溶液或分散凝胶溶液,主要用于油藏的深部调驱,具有控水和驱油双重功能。针对SZ-1油藏紊件(温度65℃、矿化度32g/L),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微米级双重交联聚合物微球——微溶胶,实验结果表明.微溶胶初始中值粒径为16.99μm,与孔喉尺度相匹配;在65℃、矿化度50g/L的备件下,体积溶胀倍率可达216.25,兼具微溶的特性,并可长期保持稳定;转向压力实验表明微溶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弹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29.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水为溶剂,疏水Si O2为壳层原料,采用干水法制备干水微反应器,将其干燥后即得核壳聚合物微球(PMS@SiO2)。考察了SiO2疏水性、疏水Si O2与水相质量比、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形成稳定干水微反应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PMS@SiO2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FTIR、TGA、激光粒度仪、SEM和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评价了PMS@SiO2吸水膨胀性能和调驱性能。结果表明,PMS@SiO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SiO2-R812S)∶m(水相)=1∶10,搅拌速度12000 r/min,搅拌时间120 s,交联剂用量0.10%(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引发剂用量0.1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与常规聚合物微球PMS相比,PMS@SiO2在90℃环境中水化...  相似文献   
30.
模拟了西北塔河油田极端苛刻的环境,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试验,失重法、显微组织观察,腐蚀产物物相分析等考察了在高Cl-含酸性气体条件下,温度和CO2分压对P110S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110S碳钢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随着CO2分压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腐蚀速率分别在210℃和CO2分压8 MPa时达到最大。当温度为150℃或CO2分压为8 MPa时,FeCO3晶体开始从溶液中析出,在P110S碳钢表面形成了保护性的产物膜,有效抑制了基体的全面腐蚀,降低了腐蚀速率。此外,溶液中高浓度的Cl-极易导致产物膜发生剥落与破裂,造成严重的点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