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48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于水 《山东水利》2000,(4):15-15
水是人类赖以为生的最保贵的自然资源。没有水,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都将无法生存。我国水资源总量名列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排在第109位,是众所周知的贫水国家。荣成市水资源总量4.22亿m^3,人均613m^3,不足全国的1/4,是严重缺水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水量与日俱增,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该市枯水年缺水912万m^3,特枯年缺水8212万m^3。  相似文献   
12.
优化裂解炉操作 降低乙烯装置能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水  马凤斌  李彬 《乙烯工业》2010,22(1):58-59
裂解炉是乙烯装置的能耗大户,其能耗占装置总能耗的80%以上。通过优化裂解炉操作,提高裂解收率、延长裂解炉的运行周期,可使乙烯能耗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试剂亚硝基胍和紫外结合的方式对生产用裂殖壶菌进行诱变。通过核磁共振法快速原位检测约三百个突变株的胞内油脂含量和DHA占总脂肪酸比例,综合考虑两个指标,筛选出性状较优良的10余个突变株。通过进一步对其各项指标的仔细检测,最终筛选得到一株DHA高产突变菌株。突变株生物量较野生菌株没有变化,油脂含量为68%,DHA占总油脂比例57%,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17%和14%,该突变菌株被命名为Aurantiochytrium sp.KYX-01,其性状优异,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DHA油脂。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气溶胶粒度的测定及ICRP假定值的代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放射性气溶胶测定的意义,气溶胶粒度的表示方法,气溶胶采样器的分类及原理,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及质量保证措施,工作场所和环境中气溶胶粒度及ICRP假定值的代表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浅层油气运聚理论与渤海大油田群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油区年产原油3 000×10~4t,约占中国海洋石油产量的70%。渤海油区位于渤海湾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的中东部,勘探面积约4.5×104km2。渤海油区具有鲜明的石油地质特征:著名的郯庐大断裂纵贯渤海,新近纪断裂活动强烈,促进石油的纵向运移,但不利于油藏的保存;中新世—上新世发育河湖相沉积,上部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为浅层石油富集创造了条件;古近系生油岩埋藏深,新近系储-盖层较浅,石油垂向运移距离远,运移途径复杂。针对渤海复杂的石油地质条件,经过20年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探索,提出1大断裂-砂体"中转站"模式运移能力强、2小断层及走滑断裂运移油气能力弱、3地层—断层组合关系控制油气富集部位、4临界盖层控制断裂活动带油田形成、5圈闭汇油面积大小决定油田规模、6主力油田展布可分为凸起与凹陷富集型、7小凸起上的披覆背斜利于形成大油田7项创新学术思想,构成了浅层油气运聚理论并指导勘探,渤海勘探团队在短期内高效发现了7个大油田、17个中型油田,共27×10~8 m~3地质储量,奠定了中国第二大油区的储量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板块构造—沉积演化为卡塔尔古生界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卡塔尔在志留系底部发育一套优质的烃源岩(笔石热页岩),发育两套有利的碎屑岩储盖组合,储层以河流—三角洲相砂岩为主,埋深普遍大于3600m,总体较为致密,以中—低孔、低渗为主,但在局部仍可能发育储层物性较好的"甜点",具备较好的产能特性。古生界圈闭类型主要有背斜、断背斜、地层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和与不整合相关的地层圈闭,具有3种油气成藏模式,以下生上储垂向断裂输导运聚成藏模式为主。海西构造挤压和盐流活动隆升作用对古生界的圈闭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圈闭的主要形成时期为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于志留系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成藏条件匹配关系优越。卡塔尔碎屑岩层系勘探具有优越的烃源岩物质基础、有利的储盖组合、有利的构造圈闭聚集区和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且勘探程度极低,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主要的有利勘探潜力区为卡塔尔隆起的侧翼和东部的南海湾盐盆区。  相似文献   
17.
南加蓬次盆是西非加蓬沿岸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其外裂陷带深水盐下油气勘探程度很低。在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主力烃源岩、储盖组合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南加蓬次盆盐下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特征与模式,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差异是南加蓬次盆内外裂陷带烃源岩演化、沉积储层发育和油气成藏特征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该地区外裂陷带盐下应以找气为主,下白垩统Gamba、Dentale组三角洲前缘砂岩为有利储层,以多层叠置的层状气藏为主,生烃凹陷中的反转构造和掀斜断块为有利勘探目标。这些研究成果为南加蓬次盆外裂陷带盐下勘探潜力与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对西非其他以碎屑岩为主的盐下勘探区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基于高速摄影,采用油泵试验台拍摄了常压下生物柴油和柴油的喷雾图像,并研究了油泵转速、喷孔直径和启喷压力对生物柴油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等喷雾特性的影响,对燃料特性差异与喷雾特性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在规律上与柴油基本一致,但生物柴油的喷雾贯穿距离比柴油大,而喷雾锥角约为柴油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渤海海域辽西低凸起锦州南(JZS)太古宇变质岩油藏是渤海海域最大的潜山油藏,岩性以片麻岩及其形成的碎裂岩为主。根据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I)及常规测井信息,将该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划分为4类:①网状缝一溶孔型;②角砾状破碎型;③溶蚀裂缝型;④微裂缝一致密型。JZS油藏变质岩储集层发育经历了成岩阶段→前埋藏阶段→抬升剥蚀褶皱断裂阶段→表生阶段→后埋藏阶段,主要控制因素为新生界沉积前古地貌及中、新生代构造应力作用,风化残积物主要分布于局部高点的宽缓斜坡区,构造作用、表生期的风化淋沥作用和油气充注期有机酸溶解作用等对储集层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影响。JZS油藏变质岩储集层的演化模式对类似潜山油藏的勘探和开发方案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图6参7关键词:渤海海域;JZS油藏;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特征;控制因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于水 《硅酸盐通报》2005,24(3):80-80
Weiler公司研制出了新型的耐纶磨边机,当研磨颗粒抹过时就可以对产品进行抛光、倒角,Weiler和其他磨边倒角机不同的是:在抛光、磨边倒角的同时它不会对产品的尺寸有影响,它可以对轮、盘、圆柱型产品和其它工程产品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