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匈牙利算法在输入排队调度仿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匈牙利算法是图论中完成二分图匹配的经典算法之一。输入排队的Crossbar调度算法是以获得交换机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最大匹配,从而得到高吞吐量为目的。因而在调度算法理论研究中应用了二分图最大匹配的Maximum Size Matching(MSM)和Maximum Weight Matching(MWM)算法成为各种调度算法性能的评价标准。文中介绍了匈牙利算法在输入排队调度算法仿真中的应用,并且得出相应典型算法的性能仿真曲线,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调度算法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
SERENA算法是一种基于输入排队(IQ)结构的路由调度算法。当输入输出端口的匹配关系在连续的时隙中存在相同的匹配子图时,将出现误差积累,导致性能下降。该文对此作出了改进,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性能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3.
该文讨论了分组交换网络中的调度算法,从交换结构模型的角度对现有的调度算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对该领域的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对当前研究的新热点进行了重点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94.
为了在高速环境下对不同业务提供更好的区分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保障,将标识的概念引入交换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标识支持区分QoS的CICQ(combined input and cross-point queued)调度机制.该机制采用基于标识和预约带宽约束的流控机制,以业务类为单位管理网络数据流,保证了交换对高层不同业务类的有效支持,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一致.这表明该机制具有良好的时延性能,在过载情况下根据预定带宽分配输出链路带宽,保持了各业务类的相对公平性.  相似文献   
95.
为挖掘复杂网络中的重叠社团结构,在标签传播算法的基础上,从链路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的标签更新策略。考虑不同邻居对链路标签贡献值的不同特点,使其更新过程更加快速,克服当前基于节点的标签传播算法需要指定节点所属社团个数的缺陷,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得到稳定的重叠社团结构。将该算法分别应用于人工网络和真实的社会网络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挖掘稳定的重叠社团结构。  相似文献   
96.
网包分类算法HyperSplit采用了二分查找树结构进行查找, 其决策树深度较大, 规则复制较多, 无法保证算法的时间性能。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区域分割的网包分类算法MP2S。该算法采用多点切分和冗余覆盖删减的方法压缩决策树深度, 引入区间二分查找并提出新的数据结构来优化算法的时间性能。仿真结果表明, MP2S的平均决策树深度约为HyperSplit的60%, 内存访问次数比HyperSplit降低了约10%。  相似文献   
97.
输入排队交换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高性能路由器与交换机中备受关注。文章基于多下一跳路由提出了分组具有多个可选输出端口的匹配算法(MP-iSLIP);根据入队机制判断选择要进入的缓存队列,充分利用分组的多个可选输出端口的特性,从前级队列均衡对is-LIP算法进行了改进;MP-iSLIP算法不仅保留了iSLIP算法简单易于硬件实现的优点,而且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获得比iSLIP算法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98.
99.
陈仲磊  伊鹏  陈祥  胡涛 《计算机工程》2023,(6):162-169+179
基于系统调用数据的异常检测无法完成进程生命周期内的入侵行为同步感知任务,且存在实时异常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集成学习的系统调用实时异常检测框架,其中包括数据处理与切片、集成学习、异常检测与反馈模块。在数据处理与切片模块中,对处于生命周期内的进程行为轨迹进行采集与分析,根据线上待分析数据与线下模型训练数据对时效性的不同要求,设计2种系统调用轨迹的切分策略;在集成学习模块中,改进GPT语言模型和门控循环神经单元用于构建系统调用轨迹片段行为轮廓,以集成学习思想融合异常检测异构模型同时抓取单向语义特征与统计特征;在异常检测与反馈模块中,采用考虑单个系统调用重要度的异常判决方法,引入同步感知与实时裁决共存的异常预警机制。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具有进程生命周期内的入侵同步感知能力,所构建的集成模型在保证低误报率(0.2%)的同时具有高异常检测准确率(99.3%),优于决策树模型、单分类SVM、BiLSTM等对比模型。  相似文献   
100.
郭羽含  伊鹏 《计算机应用》2018,38(10):3036-3041
针对于长期车辆合乘问题(LTCPP),提出一种复合变邻域搜索算法(HVNSA),将具有相同目的地的用户进行合乘匹配从而减少车辆出行数量。首先,构建一个全面准确的长期车辆合乘问题的数学模型,将所有用户按复合距离优先算法分配到合乘小组中,对时间窗口和车容量约束验证,得到初始合乘方案;然后利用变邻域搜索算法对初始合乘方案进行优化迭代,得到最终的优化合乘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100人和200人的规模问题上可以在1 s内得到高质量的优化合乘方案,对于400人和1000人的较大规模问题,该算法仍然可以在2~4 s内得到较高质量的优化合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