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露头知识库进行油田井间储层预测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井间储层预测是地质精细建模的主要难点之一,即使在密井网区井间预测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相同沉积类型的露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井间储层变化的地质信息。滦平扇三角洲露头和丘陵油田三间房下油组具有相同的沉积类型,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了露头和油田的储层地质知识库,确定了油田与露头储层类型和特征的对比关系。综合露头小尺度和油田密井网大尺度的砂体分布变异信息,合成变差函数反映不同规模尺度的砂体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将露头检验选定的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应用于油田储层建模,储层预测符合率较高。应用该种方法将露头知识库用于油田地质建模有助于提高井间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2.
安岳气田灯影组四段为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气藏,面临储层非均质性强、气井产能差异大等众多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气藏储量动用程度,采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研究和管理并重的研究方法,综合地震、钻井、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深入分析了气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气藏地质特征为:(1)构造-沉积分异导致有效储层发育在平面上呈现出明显分区的特征;(2)优质储层的发育受沉积、岩溶和微裂缝3个因素综合控制;(3)由台缘向台内,地层岩性趋于复杂、储层变薄,储层非均质性变强。气藏开发特征为:(1)叠合岩溶发育导致气井产能在平面上具有明显分区分带特征;(2)储层强非均质性特征导致气井初期的高产与长期稳产能力不匹配;(3)特殊工艺井和分段酸压工艺可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在气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分析和同类气藏开发经验,确定开发技术对策:(1)多手段融合刻画气藏特征,明确优质储层发育特征,夯实储量基础;(2)全生命周期提高采收率,采用不规则井网,优选大斜度井、水平井井型,有针对性制定增产工艺方案,中—后期通过打补充井、地面增压、排水采气等多手段结合挖掘气藏开发潜力;(3)分单元管理提高气藏开发水平,以单井...  相似文献   
63.
国内天然气产量是中国天然气产业布局的基础,预测中国天然气中长期产量趋势对天然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中关两国天然气发展特点,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并重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而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对常规天然气主动接替的格局更加明显,更加主动.详细梳理了中国天然气发展在资源特点、开发技术、开发效益、组织与管理及安全环保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64.
碎屑岩成岩作用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根据成岩阶段划分原理,建立成岩演化模型,通过成岩阶段的变化表征不同成岩阶段对储集层改造的结果.采用效应模拟方法,模拟成岩参数的空间分布.反演成岩史.建立储集层成岩阶段空间分布格架,为储集层评价和预测提供依据。在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储集层的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研究中.考虑了埋藏热效应和侧向构造挤压应力对储集层演化的综合作用,认为构造挤压应力是造成研究区目前储集层质量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尝试用将构造挤压应力的热效应转化为埋藏热效应的方法研究构造应力对成岩演化的影响.据研究结果认为.研究区西部yxl-kzl井区的成岩强度高主要是构造挤压力引起的,造成储集层质量差;yn2-yn5-tz2井区挤压应力较弱.为有利储集层分市区。图4参10  相似文献   
65.
不同平面非均质条件下含水低渗气藏开采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含水低渗气藏气体流动特性进行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含可动水、含约束可动水和含束缚水影响下的三类低速非达西渗流进行了分类阐述,阐明了气体滑脱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各自存在和同时存在的条件,建立了启动压力梯度存在时反映平面非均质渗流特征的渗流数学模型,利用积分变换推导出了模型的解析解,通过分析模型计算结果,发现非均质储层渗透率由高到低的开发过程中储层全程泄压效果要远好于渗透率由低到高的开发情况,且生产过程中存在最佳生产压差,为矿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系碎屑岩储集层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新疆北部地区石炭系碎屑岩主要为中粒级长石砂粉,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凝灰质,泥含量高,结构成熟度低,处于晚成岩A期-晚成岩B、C期,局部达近变质阶段,早期方解石胶结发育,原生孔隙保存条件差,但长石,岩屑,早期方解石胶的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古风化壳附近有望找到储集层,在火山岩中可形成裂缝-溶洞型信集层。安西红柳园地区碎屑岩火山岩屑含量较主(8%-17%),热成熟度高,埋藏溶蚀作用不发育,寄希望于次压实型集型层和古风化壳型储集层,祁连地区主要为(纯)石英砂岩,次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粒内溶也,高岭石晶间微孔及少量裂缝,总体为特低孔, 储集层,部分可达低孔,低渗或中孔,低渗储集层,在最大古埋深较浅,欠压实带以及古风化壳附近的较富含长石和岩屑的砂岩中,有望找到较好的储集层,上石炭统较好储集层主要分布于新疆准噶尔东北部的五彩湾,奇台双井子,准噶尔西部的车排子,百口泉及祁连地区的中卫下河沿,景泰红水堡等地。下石岩较好储集层分布于新疆的双井子和祁连地区的景泰红水堡等地。图1参3(朱如凯摘)。  相似文献   
67.
基于对低渗气藏渗流机理的研究,在Rawlines和Schellhardt指数式产能方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推导出了适合低渗气井的产能预测公式及地层压力计算公式。产能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启动压力梯度Gps增大,气井绝对无阻流量qaof增大,同时,地层压力p与波及半径r在半对数曲线p-lgr上其形态也越呈现出"S"形。对于地层压力梯度而言,启动压力梯度Gps越小,井眼附近的地层压力梯度变化越快;启动压力梯度Gps越大,井眼附近地层压力梯度变化相对平缓,在井壁附近很小的区域以外,地层压力梯度几乎等于启动压力梯度。  相似文献   
68.
弹性能量指数可体现气藏的固有性质,在气田开发过程中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气藏弹性能量指数曲线的变化规律,对不同类型气藏的开发阶段进行了划分,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气藏开发阶段划分方法科学、简便,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为气田开发阶段的划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对深入认识气藏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田,年产气量达250×10~8m~3,气田西区是苏里格气田长期稳产的重要后备储量区。由于该区低阻气层和富集区识别困难,生产井气水同产、携液能力弱,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有效开发。为此,以气藏地质特征为基础,从动、静态结合角度出发,开展了产层测井识别、气水分布控制因素、富集区优选及不同天然气富集级别区差异化开发技术对策等研究。结果表明:(1)西区具有气水分异差,气、水层混杂分布,无统一气水界面的气水分布特征;(2)生烃强度、储集层非均质性对气水分布具有主控作用,生烃强度控制了气、水分布的宏观格局,区域生烃强度越大,气层相对越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则控制天然气的局部充注和聚集成藏;(3)气水分布模式纵向上可划分为上水下气型、上气下水型、上下水夹气型、巨厚储层气水混存型及纯气型5种类型;(4)针对气田开发主要面临的4个方面的挑战,提出了以产层测井识别、富集区优选、产水劈分、生产制度及排采周期优化为核心的高含水致密砂岩气藏差异化开发技术对策。结论认为,形成的高含水致密砂岩气藏差异化开发技术对策能够解决苏里格气田开发面临的4个挑战,可为气田持续稳产提供技术支撑,且对同类型气藏...  相似文献   
70.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然气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最具成长性的主营核心业务,"十五"以来年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平均在3000×108m3以上,年产量平均增幅超过15%,形成了川渝、长庆、塔里木3大核心供气区。基本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6类气藏开发配套技术:①大面积小气藏叠合型低渗透砂岩气藏低成本开发配套技术;②连续型低渗透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③超深高压气藏开发技术;④复杂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⑤疏松砂岩气藏开发技术;⑥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未来10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将持续快速发展,但低品位储量进一步增加,需要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超深高压气藏长期高产稳产、碳酸盐岩气藏流体预测、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火山岩气藏整体规模开发、疏松砂岩气藏开发后期防砂治水等技术难题,同时要积极发展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