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螺旋式油气分离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佘梅卿 《石油机械》2006,34(7):56-59
针对现有常规重力式和螺旋式油气分离器应用范围受限和分离效率低的问题,研制出重力分离和离心分离组合的螺旋式油气分离器。通过对不同螺距、不同长度的螺旋式油气分离器的水力阻力损失、分离效率的室内试验,得出优化的结构参数;选择4种不同规格的分离器在宝浪油田13口不同类型的井上进行现场试验。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当油气比为250m3/t左右时,采用螺距为0·08m、有效长度为1·5m的螺旋式油气分离器分离效果最好,能大幅度提高有杆泵采油井泵效。  相似文献   
12.
河南油田稠油热采井举升主要以抽稠泵、偏心抽稠泵及水平泵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周期机抽产液量变化较大,导致转抽初期排液慢、转抽末期拿油难,降低了稠油热采井的开采效率。为此,研制了偏心变排量抽稠泵。偏心变排量抽稠泵大小柱塞之间设计有轨道式脱接机构,能够实现大小柱塞的对接及脱开,从而切换抽油泵的功能及排量。尾部设计有脱接显示机构,能够准确判断出脱接状态。  相似文献   
13.
φ139.7mm套管井隔热注采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庄、杨楼油田蒸汽吞吐生产中光油管注汽时热损失大,影响开发效果及地层胶结差,注汽时固井水泥环易受到破坏,造成管外窜的问题,开发研究了139.7mm套管井隔热注采工艺技术。介绍了管柱的组成、原理及技术特点,还介绍了与管柱配套使用的工具。该技术可以实现注采一体化,充分利用油层热效,使注采之间紧密衔接,可以减少作业工作量,作业占产时间,抢拿高峰期产量。  相似文献   
14.
高油气比油藏有杆泵抽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浪油田油藏埋藏深度大,原油具有密度低、油气比高的特点,针对常规有杆泵抽油存在气锁、泵效低、有效冲程短等问题,研究出由新型防气杆式抽油泵、螺旋式井下油气分离器、套管放气阅、张力油管锚、不压井作业井下开关等组成采油技术。现场107口井应用表明:新型防气杆式抽油泵泵效高,不仅能用于普通直井,而且还适应于定向井;螺旋式井下油气分离器与地面定压套管放气阀配合能将原油中的大部分气体在进泵前分离出来,从而降低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张力油管锚可以降低油管伸缩,提高了抽油泵泵效;不压井作业井下开关配合杆式抽油泵实现不压井检泵作业,减少了油层污染。  相似文献   
15.
无油管采油系统因空心抽油杆通过液体能力小,普遍存在下行过程遇阻现象。文章通过对无油管采油系统工作时的受力分析,计算了目前常用的36 mm和42 mm两种空心抽油杆在上、下冲程中任意位置杆柱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这2种空心抽油杆系统的举升能力。现场应用表明,举升液体粘度、泵径是影响无油管采油系统举升能力的关键因素。该方法计算结果与现场应用情况比较接近,为国内应用该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无油管采油系统工作时受力分析,采用变形能原理,推导出空心抽油杆扶正器的安放间距.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防止空心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降低对套管的损伤,为国内从事该技术应用的同行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负压效应在油田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负压效应原理研究开发的4项专利技术——负压法地层解堵、不动管柱降压排酸、油井井口降压掺水、污水沉降罐底部负压排污泥等。现场应用证明:采用负压效应对地层解堵,不会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解堵后增产增注效果明显;采用负压效应排残酸,排酸迅速、及时、彻底,有效地防止了残酸对地层造成的二次污染;采用负压效应在井口掺热水,不仅可以减少热水的消耗,还可降低井口回压,改善油井工况,延长油井免修期;采用负压效应排放污水沉降罐底部沉积污泥,能延长清罐周期,改善注水水质,对于油田污水回注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负  相似文献   
18.
佘梅卿  祝道钧 《石油机械》1994,22(10):21-25,32
深抽助力装置是用抽油杆连接在井口到抽油泵之间的一种采油工具,根据需要可与抽油泵相隔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这种装置并不抽油,但能改变上、下冲程井口排液量。装置产生的“上顶力”可减少抽油机悬点载荷及抽油杆载荷,改善抽油杆受力状况,减少抽油杆断脱事故,泵挂可平均加深250~800m。  相似文献   
19.
超浅层稠油水平井注采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井楼油田超浅层稠油水平井原油粘度大、储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造斜点浅、井斜变化率大以及方位角大的特点,研究应用了滤砂管挤压防砂完井工艺、隔热注采一体化工艺、大斜度抽稠泵抽油工艺,先后在楼平1井等5口水平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施工成功率为100%,平均累计增油2683.1t,平均油气比0.321,平均有效期596d。实现了稠油有杆泵人工举升最大井斜角达72.95°,最大位重比2.59。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能够达到超浅层稠油水平井注采的要求,很好地解决了超浅层稠油水平井的开采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已有分层开采泵的不足,根据河南油田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改进。其主要特点是:分流筒为双流道桥式结构,流道大,液流阻力小;调心球转动灵活,调节范围大,密封性能好;环形阀过流面积大,液流阻力小,密封可靠;安置了过桥管,以延长泵的寿命;加重杆可防止抽油杆弯曲,提高检泵周期;空心杆的流道大,强度高;脱接器对接力小,强度高,灵活、成功率高。该泵操作简便,施工方便易掌握,并可不增加和改变地面设备;投资少,见效快。该泵可解决油层压力不同,含水不同而引起的层间干扰,发挥非主力油层的潜力,因而可以提高产液量、既适用于高排量井,又适用于低排量井;既可开采高含水层,又可同时开采低含水层。因此可提高油田综合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