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Thermal annealing of YOH1.1F1.9 and YOH1.1F1.9:Ln3+(Ln3+=Eu3+,Tb3+ and Gd3+) precursors in air gave access to synthesize yttrium oxyfluoride phosphors with well-preserved needle-like morphologies. The phase purities of samples strongly depended on the thermal annealing temperature. At 600 °C, pure Y5O4F7 with orthorhombic structure were obtained, as evidenc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 and chemical analysis. The interesting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annealed sample from well-organized nanoparticles on curly slices to microrod-bundle structure had been aroused by rais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 The multicolor fluorescent emissions of Y5O4F7:Ln3+ phosphors were observed, e.g. ultraviolet emission for Gd3+ , green emission for Tb3+ and red emission for Eu3+ , which resulted from characteristic transitions of different lanthanide ions.  相似文献   
22.
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柱(DEAE-Sepharose Fast Flow,2.6×20cm)和凝胶过滤色谱柱(SepharoseCL-6B,1.6×80cm)对双歧杆菌RH所产EPS进行分离纯化,得到EPSa和EPSb两个组分。然后,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ion,HPAEC-PAD)分别对2个组分的单糖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用20%H2SO4于100℃水解2.5h,可将多糖完全水解。HPAEC-PAD检测结果表明EPSa和EPSb均为杂多糖,EPSa含有Rha(1.00%),Ara(3.54%),Gal(18.13%),Glc(42.84%),Man(33.47%)和Fru(1.03%),而EPSb含有Rha(9.41%),Ara(7.88%),Gal(34.82%),Glc(17.82%),Man(27.83%)和Fru(2.24%)。  相似文献   
23.
红小豆蒸煮过程中的糊化特性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构仪、快速黏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不同蒸煮时 间的红小豆硬度、糊化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基本组分、硬度、结晶度、糊化度以及糊化特性进 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增加,红小豆淀粉、蛋白质含量、糊化特性、硬度以及结晶度均呈现显 著降低(P<0.05)后又趋于平缓的趋势,糊化度变化趋势相反,脂肪无显著变化(P>0.05)。蒸煮过程中红小豆 叶肉细胞横截面的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细胞间隙变大,轮廓消失,淀粉颗粒完全暴露,呈现较为光滑、规则的 椭球形颗粒。红外光谱图中表征淀粉构型敏感带的吸收峰强度减弱,指纹区的部分吸收峰减弱甚至消失,X射线衍 射、红外光谱扫描两种方法都证明了蒸煮过程中淀粉结构的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红小豆淀粉含量、糊化度、糊 化特性、硬度以及结晶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市售散装及盒装北豆腐样品的微生态开展研究,分离、鉴定主要腐败菌,研究腐败菌致腐能力及在加工过程中的分布,并结合低耗水制浆技术控制豆制品制浆过程的微生物污染。从北豆腐样品中分离纯化出5 株优势菌,经形态学、16S rDNA鉴定为乳酸乳球菌(BDF-1)、吉氏库特氏菌(BDF-2)、产气肠杆菌(BDF-3)、短稳杆菌(BDF-4)及枯草芽孢杆菌(BDF-5)。通过回接实验,分析微生物对豆腐活菌数、pH值、可溶性氨基酸态氮质量分数、感官等指标的影响,5 株菌在生长过程中均能导致豆腐样品品质劣变(最小腐败量为107 CFU/g),其中BDF-2、BDF-3、BDF-4、BDF-5均能使北豆腐颜色改变、质地变软、产生明显的腐败臭味,BDF-1产酸使豆腐pH值下降。BDF-1、BDF-3、BDF-4是盒装北豆腐生产企业加工过程的优势菌,通过低耗水制浆技术可将生浆中微生物活菌数从2.3×108 CFU/g降低至7.0×104 CFU/g,提高豆制品加工稳定性及安全性,为北豆腐自动化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文章研究了4种马铃薯全粉的理化特性,并将其应用于酥性饼干中,通过质构和感官评定分析适合用于酥性饼干的马铃薯全粉种类和用量。研究发现4种马铃薯全粉的主要成分有一些差别,功能性差别较大,马铃薯雪花全粉的功能性指标优于马铃薯颗粒全粉,挤压马铃薯全粉优于马铃薯全粉。将4种马铃薯全粉添加到酥性饼干中进行质构感官分析,研究发现添加马铃薯全粉的酥性饼干硬度减小,酥脆性增加,适度添加马铃薯全粉有助于提高饼干酥脆性,增加马铃薯香味,感官评分较高。马铃薯雪花全粉在酥性饼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挤压后应用效果更佳。建议马铃薯雪花全粉添加量不大于20%,挤压马铃薯雪花全粉添加量不大于30%。  相似文献   
2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报正在成为舆论宣传的主渠道,成为企业新闻报道的主要载体。其独特有效的舆论引导和耳目喉舌作用越来越得以显示,它的繁荣和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以大庆油田物资公司的企业报为例,从企业报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企业报的作用等方面,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以长寿老人源动物双歧杆菌01(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01)发酵雪莲果汁,研制一种新型双歧杆菌活菌饮料。先以活菌数为响应值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3 个具有显著影响效应的因素——果汁体积分数、赖氨酸添加量、抗坏血酸(VC)添加量,并确定了各因素最大响应区间。然后采用响应曲面法旋转中心组合设计(CCD),Design expert 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二次线性回归方程,得到最佳配方为雪莲果汁体积分数50%、赖氨酸添加量0.22%、VC 添加量0.21%。终产品感官品质良好,活菌数对数值高达到(8.23 ± 0.09)lg(CFU/mL),在4℃条件下贮藏12d 活菌数保持在106CFU/mL 以上。  相似文献   
28.
光学显微镜是纤维定性以及定量分析的传统方法。本文比较多个实验室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光学显微镜对草木混浆的纤维分析准确性,并提出了利用自动纤维分析仪辅助光学显微镜进行纤维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VR在雷达情报自动化系统维修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在雷达情报自动化装备维修教学训练中实现“实时”、“实地”、“实装”训练效果的需求,在构建的三维虚拟维修环境中,利用VRML的Script点实现基于标准外设的人机交互,建立了雷达情报自动化装备维修训练系统.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训练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和消耗成本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就工程设计中的实例 ,比较了平盖和球冠形封头的应用 ,并就球冠形封头的优化设计和制造中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