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温高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河南油田稠油储层注蒸汽过程中的水岩反应、水液反应、原油组分变化和沥青沉积等因素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采用铸体薄片、电镜扫描等方法,研究了注蒸汽后储层物性参数变化特征,最终分析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储层伤害机理及物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岩石和粘土溶解量和转化量随温度及pH值的增加而增加,新生矿物、沉淀物、沥青沉积等在储层内的运移造成储层孔隙堵塞;同时,大量沥青沉积造成储层润湿反转,使渗流阻力增加,造成储层物性伤害.稠油油藏注蒸汽后,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有所增加,而剩余油仍集中于油藏大孔道地层内.  相似文献   
12.
沁水盆地煤储层微裂隙发育的煤岩学控制机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沁水盆地主要矿区实测煤样的分析资料,总结了煤岩显微组分、煤岩类型和煤相与微裂隙发育的关系,探讨了微裂隙的成因及煤岩学控制机理.结果表明:该区微裂隙多以长度小于300μm,宽度小于5μm的裂隙为主,裂隙密度一般都在10~50条/9cm2之间;微裂隙通常发育于均质镜质体为主的组分中,且常见于条带状亮煤或以微镜煤为主的亮煤中.潮湿、弱氧化和弱水动力的成煤环境有利于微裂隙的发育.微裂隙是煤化作用过程中烃类气体的瞬间积聚形成高压流体单元后突然破裂而形成的,其中条带状亮煤或以均质镜质体为主的流体微单元,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烃潜能,同时孔隙发育差不利于气体的扩散,这是造成这些组分中微裂隙发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两淮煤田煤储层孔-裂隙系统与煤层气产出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显微裂隙分析、压汞孔隙分析及低温氮吸附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两淮煤田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发育情况.研究发现该区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具有如下特征:① 显微裂隙非常发育,且多以宽度小于5 μm且长度小于300 μm的裂隙为主体;② 孔隙度较小,且孔隙类型中吸附孔(0~100 nm)远比渗流孔(大于100 nm)发育;③ 吸附孔多为连通性较差的一端封闭的平行板毛细孔.这种两极、双峰分布的孔裂隙系统结构,有利于煤层气的聚集,但对煤层气的开采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华北重点矿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华北地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对9个重点矿区42件煤样进行了平衡水法等温吸附分析.实验表明:研究区原煤兰氏体积在6.22~43.57m^3/t之间,分布特征受区域煤变质的三带分布规律控制,在中带的沁水盆地最高,焦作、安鹤、永夏和荥巩煤田其次,而在南、北两带的平顶山、大同和两淮地区最低;全区域兰氏压力在0.20~3.83MPa之间,以大同和沁水最高,平顶山次之,其他矿区较低.研究表明,煤级是影响该区煤储层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随煤级增大,煤储层吸附能力呈多项式关系增强.煤吸附能力随煤中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总和的增高而增强,其中惰质组的影响较大.煤储层吸附能力随煤中碳组分含量的增高和氢组分含量的降低而增高.煤中水分和灰分的存在会降低煤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川东北高含硫天然气对管道的腐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试验表明,川东北高含硫地区输气管道的腐蚀具有如下特征:①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是CO2、H2S、Cl-,腐蚀形式以点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SSC)为主,② H2和NaCl的水溶解度很高,是影响腐蚀的重要因素;③ A3钢在实验室模拟中21井试验后得知,井下部油管最大的腐蚀速率可达1.24 mm/a,井筒下部较上部严重.  相似文献   
16.
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储层孔-裂隙是煤层气吸附、运移和赋存的重要空间,其非均质性对煤层气勘探选区和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从煤储层孔-裂隙分类方法、定量表征技术、非均质性分布规律以及地质控制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及地质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孔-裂隙的分类方案具有多样性,但以尺度和机理分类为主,尺度与机理结合的分类方法深化了对煤层气赋存和运移机理的理解,孔-裂隙非均质性的表征技术呈现精细化、定量化和超微观化特征,结合其他学科综合分析,是国际上煤储层孔-裂隙研究方法的重要发展趋势;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煤变质作用、沉积环境、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及其相互的叠合作用。综合多种常规与非常规表征技术对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进行系统化、精细化、超微观化的定量表征,并探寻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的地质成因规律,将是今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油气资源评价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支持下,利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庆朝59区块进行资源综合评价应用,最终划分出4类有利区块,识别出2个有利井区.预测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评价结果直观,可信度较高.应积极研发各类GIS软件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领...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国煤层气分布赋存主控地质因素与富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煤层气分布和富集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就煤层含气性主控地质因素的地质构造条件、煤层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沉积环境、煤层物性和岩浆活动等6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构造沉降作用、水力封堵和水力封闭控气作用、逆断层以及向斜核部有利于煤层气赋存;构造抬升作用、水力运移逸散作用、正断层、背斜核部以及陷落柱不利于煤层气赋存;随煤层埋深增加,煤层气吸附量逐渐增加,临界埋深之后吸附量开始降低;煤层顶、底板厚度越大,岩性越致密,越有利于煤层气保存;煤层气含量与煤厚呈正相关性。根据各地质因素的影响程度,煤层气分布赋存可概括为"多因素综合控制"和"多因素影响、某一两个因素主控"2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