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14篇
武器工业   10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砷华生产废渣中回收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华生产废渣中Fe质量分数达45.6%,氧化焙烧脱硫后,可采用还原焙烧-磁选方法回收其中的铁。在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30 min,废渣粒度97μm条件下,铁精砂回收率63.7%,其中Fe质量分数为65.2%。  相似文献   
102.
刘树根  李婷  宁平  吴孟  余硕 《化工进展》2019,38(2):1085-1096
磷化氢广泛产生于稻田耕作、垃圾填埋、废水处理、工业生产等过程,但环境中磷化氢的形成机制、转化途径等问题尚不清晰。本文从磷化氢的环境效益出发,分析了气体自由态与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产生及时空分布特性,归纳了磷化氢催化转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等转化途径及作用机理,探讨了磷化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存在的相关问题。综合磷化氢源汇解析、迁移转化等方面的现有研究及发展态势,后续研究可聚焦如下3个方面:①废水中磷化氢厌氧生成机制及过程强化;②水体富营养化与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的响应关系;③磷化氢生物氧化的具体途径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3.
四川盆地海相领域油气地质条件专属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四川盆地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也是我国一个主要的叠合盆地,其海相领域油气地质条件具有3个专属性问题:(①叠合盆地,其特征是盆地基底具三层构造和三分性、沉积盖层纵向演化经历了台地(海相)、盆地(陆相)和褶皱隆升改造三大阶段、现今盆地构造特征可分为4大区11小区;②碳酸岩盐储层,其特征表现为储集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较低、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③天然气,具来源多样化、运移相态多样化、赋存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四川盆地海相领域天然气多由原油裂解而来。影响和控制四川盆地现今油气藏分布最直接的因素及其作用是:烃源控区,储层控层,圈闭控位。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呈现多样性特征,因此其勘探策略也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4.
为揭示龙王庙组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以钻井、测录井、地震、测试资料、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等为基础,对川中地区高石梯 -磨溪构造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储层颗粒滩特征与后期成岩改造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王庙组颗粒滩沉积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准)同生期海水白云石化和淡水溶蚀作用是早期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所在,表生岩溶作用和烃类(有机酸)充注作用是晚期龙王庙组优质储层改造的重要建设性和保持性成岩作用,多期岩溶作用叠加形成了龙王庙组溶孔洞型储层,并在晚期超压气藏中保存良好。  相似文献   
105.
采用铁盐溶液浸渍的方法对黄磷水淬渣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废水中As (Ⅲ)的去除效率。考察改性过程中铁盐种类、铁盐浓度、熟化温度及熟化时间四个因素对改性黄磷水淬渣吸附砷性能的影响:浸渍铁盐溶液为FeCl3、浓度0.8 mol/L、熟化温度80℃和熟化时间6 h。通过比表面积和孔径测定( BET)、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 FT-IR)对改性前后黄磷水淬渣的表面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改性黄磷水淬渣比表面积增大、Fe3+和-OH含量升高,对废水中As(Ⅲ)的去除率可达到99.1%。改性后的黄磷水淬渣表面有铁负载,增加了其对废水中As(Ⅲ)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6.
四川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四川叠合盆地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区之一。天然气成藏动力学是今后四川盆地天然气地质和勘探研究的重要内容。可将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视为一个完整的含气高压封存箱。川东地区在纵向剖面上存在两个压力封存箱,第一个压力异常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叠系)为上部流体高压封存箱,第二个高压异常带(志留系)为下部流体高压封存箱,石炭系位于两个压力封存箱之间。生烃增压为上列封存箱内主要的升压机制。川西地区致密碎屑岩储层和川东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初次运移排烃方式主要为垂向排烃,并且是在异常古高压驱使下通过封存箱破裂产生的混相涌流完成的。异常古高压是促使川西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和须四段储层流体调整并使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动力。浮力和水动力(成藏动力)控制了川东地区天然气的成藏。  相似文献   
107.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气勘探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若能拓宽或转换构造研究思路,可能还会有重大发现,从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构造演化中存在“兴凯地裂运动”和“峨眉地裂运动”的实际出发,分析两期地裂运动盆地古生界油气藏形成的影响,阐明勘探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而建议在研究思路上要有创新,勘探部署和工作方法上要适应拉张构造背景特征,指出塔里木盆地是中国三个克拉通盆地古生界最有含油气远景的盆地,相信能取得良好的勘探效果和新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08.
四川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隆升作用与天然气成藏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了强烈的隆升运动。除川西坳陷外四川盆地内部自晚白垩世后一直处于隆升阶段,但各地区有差异,主要的隆升期是新近纪(隆升速率超过100 m/Ma,隆升幅度超过4 200 m),隆升的阶段性明显, 可分成3个阶段:第1阶段(晚白垩世-古近纪),为差异隆升阶段,大部分地区处于隆升状态,但隆升的速率有差异; 第2阶段为整体隆升阶段,全盆地都处于隆升状态,整体隆升幅度大,速率一般大于40 m/Ma,隆升幅度超过1 000 m;第3阶段为快速隆升阶段,全盆地的隆升速率除川西坳陷外均大于100 m/Ma,隆升幅度超过1 500m。四川盆地周缘造山带自晚燕山期以来均是隆升状态,亦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20~65 Ma),隆升速率15~93 m/Ma,隆升幅度一般在1 000 m左右;第2阶段(65~25 Ma),隆升较慢,速率一般在5~47m/Ma,隆升幅度为250~1 800 m;第3阶段(25 Ma至今), 隆升速率高,为60~300 m/Ma,隆升幅度从1 300 m到大于 3 000 m。喜马拉雅期隆升作用一方面控制了现今构造的形成,另一方面引起能量场调整(压力和温度效应),促使地层势能的转换和油气的再运聚,对于油气最终运聚成藏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川盆地无论中下组合碳酸盐岩气藏还是上组合碎屑岩气藏的形成都与喜马拉雅期隆升作用息息相关, 大型天然气藏具有晚期定型、快速成藏、大量集中聚集的特征,即速度快、规模大、分布集中的天然气爆发式成藏。  相似文献   
109.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北段天井山古隆起区具有丰富油气显示,古油藏油源示踪与成藏破坏过程厘定对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油气成藏过程与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天井山古隆起构造解析明确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事件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著表现.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绵阳—长宁拉张槽形成后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川西坳陷北段油...  相似文献   
110.
民文进一步阐述了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动力学模式,即L—型俯冲模式。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进一步证实了L—型俯冲的存在。在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深部物质的调整及重力起着重要作用;L—型俯冲发生的动力源来自于地球深部;深部的动力是通过几个主干深大断裂的活动来实现的;主干断裂从深部到浅部错动量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塑性软弱层和基于此的滑脱作用在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地幔塑性层的水平相对位移,通常大于地壳塑性层的水平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