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7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115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地震、测井、岩心、铸体薄片、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等资料,对巴西桑托斯盆地H油田下白垩统Barra Velha组层序沉积充填特征开展研究,建立高频层序地层格架,预测礁滩体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其控制因素。BarraVelha组沉积期,整体为孤立台地—斜坡的沉积格局,裂谷期—拗陷期的气候变化致使Barra Velha组下部三级层序SQ1(BVE300段)和上部三级层序SQ2(BVE100段—BVE200段)沉积表现出由深水低能到浅水高能的演化特征。裂谷期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活动以及拗陷期台缘—台内沉积分异作用使得这两个时期的沉积古地貌均展现出“三脊两洼”的形态特征。礁滩体主要发育于SQ2-LHST时期,湖平面周期性震荡约束礁滩体发育在台地相区SQ2-LHST各高频层序地层单元的顶部。走滑断裂活动通过改变沉积古地貌的方式控制礁滩体在平面上的展布。正花状走滑断裂导致浅水台地边缘及内部形成局部高地并成为沉积高能带,为礁滩体发育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2.
基于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深入研究和油气勘探过程分析,总结了目前有关雷口坡组的基本认识:①烃源复杂且主力烃源层不明确,混源气占多数;②储集层类型多样,既有滩相储层、风化壳岩溶储层,又有微生物岩储层;③储集层层位多,雷一段、雷三段、雷四段均有优质储层发育,但各段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形成机理不清楚;④油气成藏机理复杂,过程不明。据此,提出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有:①气藏主力烃源岩和输导系统问题;②储层类型、成因和分布问题;③气藏成藏过程和机制问题。只有这些关键地质问题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雷口坡组的勘探才有望发现成片成带的规模性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143.
结合实践,从工伤认定的范围、因工死亡的赔偿项目、侵权死亡的赔偿项目、交通肇事造成工伤引发的双重赔偿问题、赔偿款的分配及处理工亡时的注意事项六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44.
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实测和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激光剥蚀元素面扫描等方法,对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含海泡石层系泥质灰岩中自生黏土矿物类型、产状及其组成进行了分析,明确黏土矿物的成岩演化序列,建立黏土矿物沉积-成岩演化模式。研究表明,川东地区茅一段在富Si4+、Mg2+的凉水文石海中沉淀自生海泡石矿物,形成含海泡石层系;在埋藏成岩过程中,自生黏土矿物会经历两条可能的演化序列:(1)早成岩A期到中成岩A1期,在普遍缺乏Al3+的浅埋藏环境中,海泡石维持稳定状态;中成岩A2期,自生海泡石开始演化为斯蒂文石;中成岩B1期演化为无序滑石;中成岩B2期至晚成岩期,最终演化为滑石,形成了茅一段主要的自生黏土矿物成岩演化序列“海泡石—斯蒂文石—无序滑石—滑石”。(2)早成岩A期,风暴和上升洋流携带的Al3+参与成岩过程,微量海泡石向蒙脱石演化,部分蒙脱石继续演化... 相似文献
145.
对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工艺进行改进而形成自热式高温微好氧消化工艺,并通过中试考察了对城市污泥的稳定化效果,以及对有机物的去除和氮、磷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即使在气温为-2~-5℃的情况下,系统在48 h内就能达到46.8℃的高温状态,污泥消化312 h后对VSS的去除率38%,达到EPA制定的503条款要求。对运行过程中污泥的氮、磷含量变化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升温初期氮、磷含量的波动幅度很大,随温度的稳定则其含量也基本趋于稳定,除外界因素对系统中的氮、磷含量有影响外,溶胞作用、聚磷菌的活动可能是导致污泥中磷含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污泥中分别有接近65%、95%的氮和磷存在于固相中,为将消化后的污泥作为肥料使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6.
各向异性双重介质两相非达西椭圆渗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各向异性双重介质油藏中垂直裂缝井两相非达西椭圆渗流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术得了解,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吸渗使前缘推进速度减慢,使油井见水晚;非达西流使前缘推进速度加快,使油井见水早;注入率越大,前缘推进速度越快,油井见水越早,注水开发这种油藏时,见水前注入率不能太大以充分发挥吸渗作用,见水后可适当增大注入率以减弱非达西流的影响。这对水力压裂垂直裂缝井注水开发致密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7.
通过锂电池生热机理和散热机理分析,得到影响化成机构散热效果的四因素:散热片厚度、电池横向间距、电池与架体上表面间距、电池纵向间距。利用ANSYS流固耦合传热仿真结合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析了四因素对化成机构温度场的影响。单因素实验揭示了散热效果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为确定正交实验因素水平提供了依据。正交实验表明了各因素对散热效果的影响程度,极差分析得到了最优组合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最优组合方案可将电池散热至25.32℃,实验结果表明方案可将电池散热至25.21℃,说明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8.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沉积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录井、钻井和岩心资料,对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进行了高精度的沉积相研究,探讨了储集砂体的展布规律。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产油气层主要分布于浅湖砂坝、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水下分支河道,部分席状砂、水上分支河道以及心滩微相也是良好的储层。建议今后勘探应注重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的分支河道砂、河口砂坝中的块状粗一中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