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种大型铝合金薄壁件高效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某型号卫星贮箱支架的数控加工实践,研究了大型铝合金框架式薄壁结构件的高效数控加工工艺技术。通过合理选择机械加工规程和工艺参数,解决了这类零件加工过程中极易超差等难题,可靠地满足了型号研制的要求。同时利用Mastercam X软件研究了高效数控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22.
以红薯茎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红薯茎叶中的绿原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绿原酸得率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3水平响应面设计组合实验,建立相应的二项式数学模型优化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红薯茎叶中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64.5℃、料液比1∶35(g/mL)、乙醇浓度45%,红薯茎叶中绿原酸的实际得率为3.442 1 mg/g,接近预测值。响应面法可用于红薯茎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23.
机电产品绿色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运作流程,它包括绿色机电产品、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等一系列产品流程,它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本文界定了机电产品绿色化的内涵,指出绿色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4.
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机电系统技术作为新的技术领域,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分析了微机电系统的内涵以及分类,指出了微机电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25.
目前宣钢变电站选用的高压开关柜大多数为铠装移开或中置式结构,其柜内触头、电缆接头的温度监测较为困难。光纤光栅在线测温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26.
在单面大圆机上采用11.1tex/42f珍珠黏胶长丝与16.7tex/76f涤纶低弹丝开发出风格新颖的单面提花织物,介绍了上机编织工艺和面料技术参数.最后阐述了珍珠纤维及其面料的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27.
湿法炼锌流程中钴渣浸出液中含有高浓度的Fe2+和Mn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2+和Ni2+时,Fe2+-EDTA会严重干扰Co2+和Ni2+的测定;在用光度滴定法测定Zn2+和Co2+合量时,Ni2+对二甲酚橙指示剂具有封闭作用,Mn2+亦与EDTA螯合,导致滴定结果偏高。为消除Fe2+和Mn2+对Zn2+、Co2+和Ni2+测定的干扰,实验进行氧化分离Fe2+和Mn2+预处理,在NaAc/Hac缓冲体系下,以EDTA作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2+、Ni2+。在波长466nm处,Co2+的线性范围为50~500mg/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2;在384nm处,Ni2+的线性范围为50~500mg/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8。根据分光光度法测出Ni2+物质的量,加入1.1倍的丁二酮肟以除去Ni2+,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鳌合-光度滴定法测定Zn2+、Co2+合量,扣减Co2+含量得出Zn2+含量。选取4个锌湿法炼锌流程中钴渣浸出液实际样品,按照实验方法中的分光光度法测定Co2+和Ni2+,光度滴定法测定Zn2+、Co2+合量,Zn2+、Co2+和Ni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大于0.7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59%~100.41%、99.69%~100.64%、99.92%~100.08%。  相似文献   
28.
刘锦  李峰辉  刘秀秀 《工程爆破》2021,27(2):35-42,65
为研究煤岩的动态破坏特征和动力损伤特性,首先对煤岩试样进行了SHPB冲击压缩试验,分析了煤岩动态破坏的具体特征,然后在ANSYS/LS-DYNA平台上基于HJC材料模型进行了煤岩SHPB数值试验,对比试验实测值与数值模拟值,通过反演的方式确定了煤岩HJC材料模型的主要参数;最后基于HJC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煤岩...  相似文献   
29.
刘锦  郭楠  顾谦厚 《建筑安全》2006,21(12):37-39
近年来随着基本建设规模不断的加大,建筑工程的高度、面积、结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满足新的形势发展和施工的需要,施工起重机械已成为建筑工程主要的机械设备。然而,由于施工起重机械的安装和使用危险因素较大.偶然性、突发性的情况较多,造成施工起重机械的事故时有发生。从我省统计情况来看,2003~2005年三年间共发生施工起重机械事故就有33起,造成48人死亡。  相似文献   
30.
采用锌粉置换除钴得到的高钴渣,针对现有工艺的不足,提出了一段硫酸浸出-二段高钴渣中和-过氧化氢氧化除铁-锌粉置换除镉-新型活性硫化剂(简称除镍试剂)除镍-过硫酸钠选择性氧化除锰-过硫酸钠氧化沉钴的湿法冶金工艺,实现渣中钴和镍的分离回收。对工艺流程探究,得出了较优的实验结果。硫酸浓度为150 g/L,温度80℃条件下浸出120min,钴的浸出率为96.14%。锌、镍、镉、铁、锰的浸出率均大于99%。过氧化氢沉铁率达到99.8%以上,过硫酸钠除锰可使锰除到0.13mg/L,沉淀率达到99.98%,Co沉淀率达到99.99%,氧化渣中钴含量达到4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