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60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44篇
轻工业   154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组织样品中花椒麻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tersil ODSSP C18(250 mm×4.6 mm,5 μm)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70∶30,V/V),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 254 nm。结果:心、肝、脾、肺、肾脏、脑、胃、小肠、脂肪、肌肉、皮肤、睾丸及前列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1~10 μg/mL(r=0.998 6)、0.1~50 μg/mL(r=0.999 9)、0.1~10 μg/mL(r=0.999 7)、0.1~10 μg/mL (r=0.998 9)、0.1~20 μg/mL(r=0.999 3)、0.1~10 μg/mL(r=0.999 5)、0.1~100 μg/mL(r=0.999 9)、 0.1~50 μg/mL(r=0.998 2)、0.1~20 μg/mL(r=0.995 6)、0.1~10 μg/mL(r=0.998 8)、0.1~10 μg/mL (r=0.999 7)、0.1~10 μg/mL(r=0.999 8)及0.1~10 μg/mL(r=0.999 8)。方法平均回收率大于 82%,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1%,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大鼠组织样 品中花椒麻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辣椒素剂量对去势雌性大鼠血脂、肝脂及盲肠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用30 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为5 组,其中1 组大鼠进行伪切除手术作对照(伪切除组),另外4 组大鼠做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基础饲料喂养恢复1 周后,分为不灌胃辣椒素(空白组)和灌胃5.0、10.0、15.0 mg/(kg·d)辣椒素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喂食相同基础饲料28 d后解剖,测定大鼠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盲肠面积,盲肠内容物水分含量、pH值、短链脂肪酸和微生物等指标。结果:空白组大鼠的体质量、采食量、血脂、肝脏总脂肪、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含量均显著高于伪切除组。辣椒素可降低双侧卵巢切除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量、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且具有明显的剂量关系;同时可以降低盲肠组织总质量、盲肠体质量比、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盲肠内容物有益菌数量(P<0.05);辣椒素可以显著升高游离氨含量和pH值,增加有害菌数量(P<0.05),但辣椒素各剂量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辣椒素对因雌激素缺乏引起高脂血症雌性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降肝脂作用,但对盲肠内环境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纤维素粒度对其降血脂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40 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为5 组,其中1 组大鼠进行伪切除手术作对照,另外4 组大鼠做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基础饲料喂养恢复1周后,分为空白组、普通纤维素组、超微纤维素组和纳米纤维素组,实验期28 d后解剖,测定血浆和肝脏中脂质指标。体外检测3 种粒度纤维素的消化性和吸附性能。结果:3 种粒度纤维素对油脂、胆固醇和胆酸钠都有较强吸附,对油脂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随纤维素粒度减少而增加。3 种纤维素均降低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动脉硬化指数值以及肝脏中总脂肪、甘油三酯的浓度。纤维素粒度与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减小纤维素粒度有利于增加纤维素对油脂和胆酸盐的吸附能力,提高纤维素降低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血脂的效果。  相似文献   
64.
流砂层封水一般采用注浆、冻结等单一施工技术。对扬州市城市南部快速通道荷花池隧道泵房北侧的灌注桩和隧道结构、灌注桩和三轴搅拌桩之间严重扰动的流砂层,采用先注浆、后冻结联合技术治理,竖井和泵房封水取得良好效果,对类似工程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为定量表征渗透压对致密砂岩储层渗吸置换效果的影响,基于毛管压力函数及渗透压方程,建立考虑渗透压的致密砂岩储层渗吸半解析数学模型,用于计算最终渗吸置换率、渗吸稳定时间、水相饱和度及矿化度的沿程分布等参数。对渗吸液矿化度、水相和油相最大相对渗透率、水相和油相相对渗透率系数、油水粘度比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与岩心实验结果进行拟合,以校正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内流体与渗吸液矿化度差越大,渗吸置换作用越显著,渗透压主要影响渗吸置换中段位置;对渗吸效果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相相对渗透率系数、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油水粘度比、油相相对渗透率系数、油相最大相对渗透率;油水粘度比对矿化度分布影响最为显著,水相相对渗透率系数及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主要影响推进前缘段矿化度分布,油相相对渗透率系数及油相最大相对渗透率对矿化度分布几乎没有影响;模型渗吸置换率校正系数约为0.7;渗吸稳定时间校正系数与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呈较好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6.
刘雄  刘珂  姜乔乔  戚琳  邢筱叶 《可再生能源》2011,29(3):146-149,152
对热回收式CO2制冷系统性能COP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CO2温度、热水加热器入口水温是影响其COP的主要因素;回热器出口过热度对COP的影响较小,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排气压力的升高,COP是否出现峰值,取决于气体冷却器入口制冷剂的特征温度;在相同工况下,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CO2温度、回热器出口过热度对最佳排气压力的影响较小,热水加热器入口水温是影响最佳排气压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水平轴风力机筒型塔架动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获得水平轴风力机塔架在时变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将塔架简化成悬臂梁,利用二结点梁单元进行离散化建模,分析了塔架弯曲振动固有动力特性。在建立塔架结构动力学运动方程、计算塔架所受时变载荷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加速度法和模态叠加原理对风力机塔架的动态响应进行计算,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以某1.0MW风力机塔架为例,获得了风力机在湍流风运行条件下塔架在仿真时间内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并与"GHBladed"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计算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69.
根据叶素动量理论,考虑三维紊流风场、Beddoes-Leishman动态失速模型、惯性载荷及重力载荷计算了风力机的整机载荷,进而得到塔架动态载荷的极限工况,针对塔架的结构特点,再应用有限元理论,对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静态(强度)、动态(屈曲、模态)特性进行了研究。以一台1.5MW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为例,计算了塔架在不同极限工况下的载荷,并对塔筒进行了强度、屈曲和模态分析,得到了具有较大工程实用价值的塔筒静动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0.
压裂水平井见水阶段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明强  刘雄  庄永涛 《特种油气藏》2013,20(1):77-79,154,155
基于低渗透油藏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和压裂水平井产能公式,建立了压裂水平井见水阶段产量递减模型,并进行了递减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初期产量越高,产量递减速度越快;产量递减速度呈分阶段特征,第1阶段递减快,之后递减缓慢,但均为指数递减方式,只是后期递减指数减小;相渗曲线特征参数不仅决定第1阶段的递减速度和递减水平,而且影响累计产油的大小;无水采油阶段和低含水阶段是压裂水平井的重要采油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