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35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篇
冶金工业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学一年级的课程是为高年级的课程打基础,无非是些基础课,不外乎是政治、外语、数理化,窄专业是这些课程,宽专业还是这些课程,宽专业与窄专业有什么不同?从表面上看,确实没有什么不同。但若认真分析,二者确实存在不同的地方,而且有本质上的不同。首先,宽专业的一年级课程是为宽专业的高年级课程打基础,而窄专业的一年级课程是为窄专业的高年级课程打基础。高年级的课程不同,基础的含义不同。其次,窄专业实行的是行业教育,一年级课程是为培养行业人才打基础;宽专业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一年级课程是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打基础,这样其基础当然也就不同。因此,在进行一年级课程设计时,由于两者的着眼点不同,设计目标不同,最后的结果自然也是不同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同”,有些是显性的不同,从所设置的课程门类、课时数就能够看得出来;而更多的是隐性的不同,是课程表的文字中反映不出来的。下面以高分子专业为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比4种含有不同侧基结构的聚氨酯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解性,发现以含有较大空间位阻侧基的2-乙基-1,3-己二醇与己二酸合成聚酯二元醇(PEPO。EHO)为原料制备的聚氨酯胶膜具有较优异的耐水解性,而以1,3-丙二醇与己二酸合成聚酯二元醇(PEPO—PPD)为原料制备的聚氨酯胶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选取PEPO-EHO与PEPO-PPD混合后制备出的聚氨酯胶膜力学性能和耐水解性较好。当PEPO-EHO与PEPO-PPD在软段中混合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时,所制备的聚氨酯胶膜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3.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四种含有不同体积的侧基结构的聚酯二元醇,然后以1,4-丁二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制备出聚氨酯胶膜。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聚酯二元醇的分子量,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了聚氨酯的热转变,通过分子量与酸值的变化对比了胶膜的耐水解性。研究结果表明,以2-乙基-1,3-己二醇为原料制备的聚氨酯胶膜由于具有较大体积的侧基结构,导致玻璃化温度降低、结晶能力降低。与以1,3-丙二醇为原料制备的聚氨酯胶膜相比,拉伸强度从28 MPa降低到15.2 MPa;但是水解失重最小、水解产物的酸值最低,表明大体积的侧基结构有助于提高聚氨酯胶膜的耐水解性。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低分子量乙丙共聚物(LMW-EP)对聚丙烯/聚乙烯(PP/PE)共混体系转矩流变以及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采用Cole-Cole Plot作图法计算共混物黏弹性参数.结果表明:LMW-EP的加入有效改善了PP/PE共混体系的流动性,为聚乙烯/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发泡稳定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5.
PP/UHMWPE合金的亚微相态与流变性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研究了新型共混合物PP/UHMWPE的流变性能、亚微相态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低剪切速率下PP/UHMWPE合金熔体的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流动活化能都具有组成依赖性,但随剪切速率的提高或EPDM的加入,这种依赖性都会消炎。用TEM观察到这种合金材料的亚微相态呈双连续相结构,正是这种双连续相结构引起了上述流变性质的特征变化。  相似文献   
76.
从聚丙烯挤出发泡的加工设备包括挤出机的类型、发泡机头的设计、发泡剂的注入和计量控制以及聚丙烯挤出发泡的成型工艺包括螺杆转速、压力降和压力降速率、成核剂的分散、发泡机头的温度等系统介绍了聚丙烯挤出发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目前的研究表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发泡时需要考虑发泡剂逃逸和压力的升高与稳定;可以通过改变机头的形状和尺寸获得不同的压力降和压力降速率,从而控制挤出发泡的成核速率。提高螺杆转速、增加压力降和压力降速率有利于优质发泡材料的获得;优选适宜的发泡机头温度可以抑制气体逃逸,提高发泡倍率,获得更低密度的聚丙烯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77.
浓乳液快速聚合方法制备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的浓乳液快速聚合,在绝热环境下反应30min后的单体转化率可达80%。通过研究乳液浓度、共单体的组成与引发剂的组成对反应转化率与共聚物的组成等的影响,确定出一种极性烯烃单体的节能、快速的新型聚合方法。  相似文献   
78.
79.
浓乳液聚合法制备非对称型优先脱醇分离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以浓乳液聚合浇铸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硅类渗透蒸发分离膜。将单体混合物滴入连续相中配制成浓乳液进行预聚,接着将后续单体、引发剂以及交联剂加入,最后将之涂覆在玻璃板之间聚合成膜。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浓乳液和膜的微观形态结构,并对从水中脱除乙醇的分离特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乙醇浓度、膜材料组成与分离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一定组成变化范围内,通量和选择性可同时增加。  相似文献   
80.
首先通过苯乙烯与丙烯酸本体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党费水甘油酯浓乳液预聚,在聚苯乙烯(PS)链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链(聚丙烯酸丁酯(PBA)链)中分别引入羧基与环氧基团,然后将两种体系的浓乳液混合并完成聚合,利用聚合过程中浓乳液乳胶粒间的界面反应特性,使羧基与环氧基团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改善了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丁酯)间的相容性,最终获得自增容的聚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丁酯)合金。红外谱图证实了所得合金中基团间发生了反应,并且聚合过程中基团间的反应是充分的,。随着基团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冲击强度提高,即两相间的相容性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