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8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应用数值方法CONTACT,分别计算了我国列车常用的两种车轮踏面(磨耗型和锥形)在列车静态接触情况下曲线半径、横移量和轮对摇头角对接触斑总面积和粘/滑区占接触斑总面积比重的影响.经过计算分析表明:在各种工况下,锥形踏面的接触斑总面积都大于相应磨耗型的,随着钢轨曲线半径的增大,接触斑面积无变化,粘着系数增大,接触斑中粘着区所占面积比重减小;当横移量增大到10 mm时,接触斑面积骤减,粘着占总面积比重亦骤减,进入全滑动区,出现爬轨;随着轮对摇头角的变化,接触斑面积几乎无变化,当轮对摇头角大于0.4°时,接触斑处于全滑动状态,粘着占总面积比重骤减.  相似文献   
12.
关于皮肤摩擦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皮肤摩擦特性的研究进展、实验方法和设备及不同因素对皮肤摩擦特性的影响 ,分析了皮肤摩擦特性在相关领域中的作用 ,并对皮肤摩擦学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过渡区的摩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GCr15的球试样和45^#钢平面试样在200N的法向务作用下对大范围位移幅值下的往复滑动作了大量磨损试验,着重对摩擦系数、磨损系数、平面试样磨痕的表面形貌以及磨屑的尺寸和分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过渡区范围是75-125μm。过渡区和微动、滑动状态下的磨损系数、磨痕形貌以及磨屑的尺寸和分布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表面工程技术抗微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工业中抗微动损伤的基本途径,指出了表面工程技术减缓微动损伤的重要作用,并从表面机械强化、扩散处理、表面化学处理、电沉积、热喷涂、气相沉积、高能密度处理和固体润滑涂层等表面工程分支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作者在径向和复合微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受制滚动钢摩擦副的摩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往返滚动运动的试验装置,试验研究了滚动摩擦特性。研究表明:受制滚动中,随着滚动阻力增加,物体发生滚动时的预位移量也在增大;滚动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因数是变化的。摩擦因数的变化与接触表面的磨损过程是相关的;表面磨损类型的不同对表面摩擦因数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牙釉质的磨损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靖  周丹  周仲荣 《润滑与密封》2006,(5):12-14,24
以钛合金为对摩材料,考察了人牙釉质在人工唾液介质中的滑动磨损进程,结合微观分析,研究了牙釉质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随着釉质表面发生脆性剥落,磨损从两体接触磨损转变为三体磨粒磨损,磨损加剧;随着接触时间增长,硬质磨屑尺寸变小,磨损率降低,进入稳定磨损阶段。牙釉质磨损为机械磨损过程,釉质表面基本无摩擦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TiAlZr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精度液压式微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TiA lZr合金在不同微动运行区域的微动磨损行为,建立了其运行工况微动图。试验结果表明:滑移区、混合区和部分滑移区的摩擦因数随循环次数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其中部分滑移区摩擦因数较低,磨损体积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大而增大;滑移区、混合区磨损体积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大,而部分滑移区磨损体积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减小;滑移区磨屑堆积于中心区域,磨损以磨粒磨损和剥层机制为主;混合区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与磨粒磨损并存;部分滑移区磨损轻微。  相似文献   
18.
载流摩擦磨损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摩擦学的三公理,对载流摩擦磨损的机制进行研究,建立了载流摩擦磨损的系统构成图、功能平面图、微观接触的电接触状态图和载流摩擦磨损电传导电路模型,分析了火花和电弧产生的原因,得到了载流磨损量与法向载荷之间的关系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电因素对摩擦磨损的作用,为载流摩擦磨损的研究建立了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9.
TC4合金冲击磨损性能与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固定冲击频率,在3组大小不同的冲击力下,在自制的小载荷冲击磨损实验机上对TC4合金进行了系列周次的冲击试验,研究了TC4合金的冲击磨损性能与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试样的整个冲击磨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无磨损阶段、微量磨损阶段和严重磨损阶段,增加冲击力将缩小前2个阶段的进程,加速材料的磨损;在各冲击力下磨痕轮廓及形貌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TC4合金的磨损过程是接触表面硬化、启裂、疲劳剥落的过程,其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塑性变形和疲劳剥落.  相似文献   
20.
钛合金表面非平衡磁控溅射制备TiN薄膜的冲击磨损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沉积TiN薄膜.固定冲击频率、改变冲击载荷,在小载荷冲击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系列周次的冲击磨损试验,用台阶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磨痕深度、形貌及相结构,并探讨了TiN薄膜的磨损机理.试验表明:TiN薄膜的冲击磨损机理主要为塑性变形和疲劳剥落,与基体材料作比较,TiN薄膜破坏的临界冲击周次比基体材料Ti6Al4V合金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