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8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聚四氟乙烯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位移幅值与载荷条件下研究了酚醛环氧粘结聚四氟乙烯(PTFE)基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磨损特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轮廓仪和傅里叶表面红外仪等对涂层磨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粘结PTFE基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微动损伤性能,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只存在部分滑移区和滑移区,部分滑移区的损伤轻微,滑移区的损伤强烈依赖于栽荷,其损伤与PTFE分子链在往复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断裂相关。  相似文献   
32.
激光熔覆Ni60和Co-Cr-W合金层的高温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4Cr14NiW2Mo耐热合金钢表面熔覆Ni60和Co-Cr-W合金粉末,获得具有良好冶金结合和组织致密的熔覆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室温、250℃和420℃),对Ni60和Co-Cr—W熔覆层及其基体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o-Cr-W熔覆层和基体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剥层和氧化磨损的共同作用,其摩擦因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Ni60熔覆层,其摩擦因数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其磨损机制表现为磨粒磨损。在高温条件下,Ni60熔覆层比Co-Cr-W合金熔覆层具有更优良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33.
以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为母材,采用焊条电弧焊方法制备焊件。在焊接检验合格的焊态试件上从焊缝区、熔合区和焊接热影响区金属中分别截取并制备微动磨损试验用试样。将制备好的焊接区不同位置金属试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微动磨损试验,研究焊接区金属微动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微动磨损试验参数下,微动处在完全滑移区;焊接区不同部位金属的微动磨痕形貌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微动磨损行为。焊缝区金属磨痕最大深度差异不明显,但磨痕平面投影面积差异显著。焊接热影响区金属磨痕最大深度差异显著,而磨痕平面投影面积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简要介绍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发展规划.列举全世界高速铁路在过去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几次重大脱轨事故并分析其原因,将这些导致列车脱轨的因素定义为列车运行的复杂环境状态.综述复杂环境下列车安全运行的研究现状和建模方法.简要讨论几种传统的脱轨评价准则,并改进基于轮轨几何接触状态的脱轨评价准则.提出一种研究复杂环境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  相似文献   
35.
在生物材料试验机上模拟手术的缝合操作,研究了缝合针针尖与肝脏组织的交互作用行为;根据针尖刺破组织前后两个阶段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刺破前后两个阶段的能量平衡方程;并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特定的刺入试验,研究不同入刺速率、不同针尖截面形状和直径大小的缝合针对组织裂纹扩散时能量耗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入刺速度的增加,针刺入肝脏组织后遇到的阻力增大,裂纹扩散时消耗的能量增加;而在在组织刺破的瞬间针尖受到的刺破力却随着速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三角形截面、大直径的缝合针由于具有较大的截面面积,在针刺过程中遇到周围组织的阻力较大,因此产生的刺破力较大,针刺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较多。  相似文献   
36.
在大气、纯净水、酸性水和海水四种介质中,对0Cr18Ni9钢以两种不同载荷(50N、100N)和不同位移幅值进行微动磨损试验,并建立了运行工况微动图。结果显示:水介质改变了微动运行的区域,部分滑移区变小,而混合区和滑移区向小位移方向移动,并表现出明显的润滑作用;水介质降低了微动摩擦因数,降低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海水、酸性水和纯净水。  相似文献   
37.
AM60B镁合金在滑移区的微动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AM60B镁合金在滑移区的微动磨损行为。考察了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随循环次数、载荷和频率的变化及磨损表面形貌,探讨了其微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AM60B镁合金的微动磨损可分为开始阶段、二体接触向三体接触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3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的变化及磨损机制各有特点;此外,磨损体积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38.
四环素牙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往复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台上以钛合金为对磨材料,考察了不同染色程度四环素牙的摩擦学性能,并与正 常恒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轻度四环素牙的摩擦磨损行为接近正常恒牙,磨损以擦伤和轻微犁削为主;重度 四环素牙的摩擦系数变化波动较大,稳态值较高,磨斑表面呈现显著犁沟和剥落,摩擦学特性逊于正常恒牙。四 环素牙的耐磨性随其染色程度加深而降低。  相似文献   
39.
试验研究了不同预塑性应变条件下纯铁纳米压痕硬度的尺寸效应,发现统计存储位错对应的硬度HM0随预塑性应变的变化与材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纯铁预拉伸应变为0~10%时,透射电镜表明样品内位错组态呈等轴状位错胞。随应变的增加,位错密度急剧增加,导致拉伸应力从150 Mpa快速增至320 Mpa,统计存储位错对应的硬度HM0从1.13 Gpa迅速增至2.05 Gpa。然而,随着应变的进一步增加,纯铁样品内位错组态转变为细条状的变形胞,对应的拉伸应力和硬度HM0增长缓慢。研究有助于揭示纳米压痕硬度尺寸效应的起源。  相似文献   
40.
60Si2Mn钢复合微动磨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球/平面接触,研究了60Si2Mn钢在两种倾斜角(45°和60°)、三种载荷(Fmax=200 N、400 N、800 N)和恒定加载速度(6 mm/min)下的复合微动磨损行为。在详细分析该微动接触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对磨痕的分析,探讨了不同阶段的微动过程和机制。根据F-D曲线的三种形状,60Si2Mn钢的复合微动运行过程划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的磨损以滑移为主,第Ⅱ、Ⅲ阶段的颗粒剥落均按剥层机制进行,但损伤程度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