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的沉积微相,认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12.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重力流砂体的底流改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为浅海重力流沉积,但浅海环境下水动力能量和方向十分复杂,关于重力流砂体的沉积过程和成因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争议,特别在是否具有底流改造作用方面争议较大,故基于岩心、铸体薄片、测试数据以及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对研究区底流改造作用进行识别,并探讨底流对重力流砂体的改造作用过程。底流改造作用的证据主要表现在:1垂直重力流方向,底流改造作用造成砂体展布范围更广;岩心上具有典型牵引流沉积构造特征,表现出波纹交错层理、脉状层理、S型交错层理,泥质条带可呈现丘形,细砂岩向上显示突变接触,且其内部具有弱侵蚀和截切构造特征,局部发育悬浮沉积泥质;2岩石成分、粒度特征及物性方面,由于底流的改造作用,其跳跃组分明显增加,细砂岩中泥质含量减少,粒度变大,底流改造砂岩平均孔隙度19.2 % ,平均渗透率106.9 mD,平均孔喉半径8.34 μm,使其物性明显好于重力流砂岩,且底流改造砂岩的有孔虫生物壳体多被破坏,而重力流砂岩的生物壳体大多保留完整;3砂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B/Al、Cr/V、Co/Ni及稀土元素指标均反映存在富氧水团的底流作用改造。综合区域演化特征可知,研究区存在内波内潮汐发育的基本条件,在重力流砂体沉积后不久,底流主要是对早期重力流厚砂体的上部进行改造,将原始重力流砂体中的泥质等细粒组分带走,使其孔喉半径增大,物性变好。底流改造砂体可作为优质储层,对后期开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模拟和预测低渗含裂缝储层的油水分布,首先采用多界面和流动单元约束方法建立了低渗基质单元属性三维地质模型,然后采用连续等效渗透率和离散等效渗透率的复合模型建立了裂缝单元属性三维地质模型.裂缝高发育区、裂缝中等发育区和裂缝低发育区的等效渗透率分别为169×10-3μm2、38×10-3μm2和23×10-3μm2,离散等效裂缝介质渗透率为200×10-3~4 000×10-3μm2,区块历史拟合符合率为90%,单井历史拟合率为76%.结果表明:采用该复合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低渗含裂缝储层的渗流介质模型;数值模型区块和单井历史拟合符合率高;得出的剩余油分布能够客观地反映裂缝对流体流动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麻黄山油田低渗透率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分析麻黄山油田低渗透储集层的渗透率影响因素,从压汞实验入手,系统对比和分析了不同渗透率大小的样品的渗透率与压汞实验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渗透率级别储集层渗透率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尽管低渗透率储集层的物性控制因素比较复杂,孔隙度、平均孔喉半径、喉道分选性是渗透率的主要控制因素。麻黄山地区储层孔渗关系复杂,渗透率与压汞曲线特征参数之间具有多种关系;对于渗透率小于10×10~(-3)μm~2的低渗储层,其渗透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喉道尺寸大小;对于渗透率大于10×10~(-3)μm~2的储层。其渗透率的大小取决于对渗透率起贡献的孔喉尺寸大小分布及其分选性。  相似文献   
15.
储层水洗后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资料的分析 ,对我国典型油气田的储层长期水洗后结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储层水洗后其结构变化及变化程度、方向等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其研究结果表明 :( 1 )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数的变化跟储层的成藏原始地质年代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 2 )孔隙类型发生了变化 ,粘土矿物、泥质含量都在减小 ;( 3)储层的亲水性增强 ;( 4 )储层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并总结了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主力油层属侏罗系三工河组辫状河沉积砂砾岩体,夹层类型及结构模式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在岩心、测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宝北区块沉积和成岩成因的4种夹层类型:泥岩夹层、煤质夹层、致密夹层、钙质夹层,并从单层间和单层砂体内2个层次对夹层结构和展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旨在为油田生产开发提供地质依据。从稳定性角度,可分为稳定夹层、较稳定夹层、欠稳定夹层和不稳定夹层4种结构类型夹层,并结合沉积微相对夹层分布进行总结:单层问夹层平面上一般出现在河道间湾或废弃河道的顶部及河道末端部位,单层砂体内夹层在平面上主要出现在辫状分流河道内,其次是河道侧缘及分支间湾,河道间出现较少。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北部大牛地气田储层特低渗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牛地气田是鄂北塔巴庙大气田的一部分 ,主要储集层为上古生界山西组一段 ,文章首先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认定其属于低孔、特低渗气田储层 ,然后分别从储层成岩作用和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分析其低孔、特低渗储层形成的原因 ,最后初步分析了控制和影响本区储层物性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主力油层属休罗系三工河组辫状河沉积砂砾岩体,夹层类型及结构模式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在岩心、测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宝北区块沉积和成岩成因的4种夹层类型:泥岩夹层、煤质夹层、致密夹层、钙质夹层,并从单层间和单层砂体内2个层次对夹层结构和展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旨在为油田生产开发提供地质依据。从稳定性角度,可分为稳定夹层、较稳定夹层、欠稳定夹层和不稳定夹层4种结构类型夹层,并结合沉积微相对夹层分布进行总结:单层间夹层平面上一般出现在河道间湾或废弃河道的顶部及河道末端部位,单层砂体内夹层在平面上主要出现在辫状分流河道内,其次是河道侧缘及分支间湾,河道间出现较少。  相似文献   
19.
曙22块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曙四区曙22块生产时间长、含水率高、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楚等特点,根据油藏类型以及渗流理论,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该区块油藏数值模型,产量劈分考虑了实际射孔井段厚度及井底流动压力差,对该区块地质储量、压力、含水率及单井生产历史进行了拟合,地质储量拟合相对误差为5.1%,83%的单井历史拟合误差小于8%。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曙22块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层内非均质性、断层、井网不完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原因是井网不完善、断层的遮挡性以及层内非均质性引起的水驱见效的差异性。总体上,在断层的附近,尤其是断块的高部位,都有一定的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北部大牛地气田特低渗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牛地气田是鄂北塔巴庙大气田的一部分。储层为古生界山西组一段地层,该地层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分流河道及决口扇砂坝相沉积,对储层的发育最为有利。储集空间主要是充填后残余缩小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及少量的微裂缝。由于压实作用、高岭石充填粒间孔及石英次生加大的影响,储层孔喉半径偏小,孔喉结构复杂。孔隙度一般为2%~10%,渗透率平均为0.196×10-1μm2,按照储层物性划分标准,大牛地储层属低孔特低渗类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