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7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控压钻井过程中,实时控制井底压力主要靠调节和控制井口回压。通过分析控压钻井中的瞬变过程,建立了各过程中的多相流计算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采取控压钻井时井口回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返出钻井液增量、气相渗透率、排量、钻井液密度、初始井底压差、井深和黏度等对井口回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返出钻井液增量越大,井口施加的回压也越大;在返出钻井液增量一定的条件下,气相渗透率、排量、钻井液密度、初始井底压差、井深和黏度对井口回压均有影响,气相渗透率越大、排量越小、钻井液密度越小、初始井底压差越大、井越深、钻井液黏度越小,气体到达井口时需要施加的回压峰值也越大。   相似文献   
82.
以军用电子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要求为背景,在详细了解目前航空航天、军用系统等领域一项重要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工具——潜在通路分析的相关技术基础上,研究了军用电子设备自动测试系统中潜在通路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并实践了在自动测试系统中进行潜在通路分析的方法,进而研究了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中实现潜在通路自动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本文根据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对线性空隙率波动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由于多相流动的复杂性,线性波动理论在描述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波动及其不稳定性方面存在着的局限性。通过空隙率波的测量和非线性分析说明,泡状流“失稳”时是一个混沌动力系统。利用Grassberg的计算方法,计算了泡状流失稳前后空隙率波时域信号的关联维数D2和关联熵K2,泡状流失稳时关联维数D2=2.39,关联熵为0.207。采用了Wolf的方法得到了时间序列最大Lyapunov指数,泡状流失稳时得到的最大Lyapunov指数为0.395。  相似文献   
84.
深水气井测试初开井阶段为典型的非稳态变化过程,采用稳态模型计算的温度和压力误差较大,导致水合物预防缺乏准确依据.综合考虑开井过程、海洋与地层环境差异、井身结构、测试管柱尺寸、产量以及气体上升过程中的膨胀做功等因素,建立了深水气井测试初期管柱内温度和压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水合物相平衡条件,得到了深水气井从开井到稳定生...  相似文献   
85.
基于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开发平台研究,论文介绍一种基于朝向目标的自动布线算法,并应用到适配器内部物理通路连接关系图的自动绘制上,使得适配器的设计周期大为缩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布出的通道路径拐角最少,快速高效,符合用户设计意图,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针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井身结构和管柱设计的特点,综合考虑水合物储层-生产井动态耦合、井下加热器预热和电潜泵实时排采的影响,建立了水合物降压生产期间井筒气液两相流模型及数值求解算法,提出了基于瞬态多相流实时优化泵排量的生产压差自动控制方法,并利用日本第1次水合物试采和中国南海深水气井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合海域水合物试采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特征,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检测了不同生产压差控制方法的性能,分析了不同生产设计参数条件下生产管柱内的气液流动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完成降压目标,而Shimizu方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在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增大生产管柱的管径、施加井口回压、降低电潜泵的安装深度和提高生产压差均可以降低井内的液位高度,其中井口回压对液位高度的影响起着绝对主导作用,而电潜泵位置的影响最小;当采气管线的管径减小至0.108 m、井口回压低于0.12 MPa、生产压差小于2.16 MPa时,主流管线内会出现连续排水现象。  相似文献   
87.
附加流速法循环流量及附加流速比的最优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加流速法是适应于深水井控的一种新压井方法。针对深水钻井和井控的特点,对附加流速法的整个压井过程进行详细研究,推导出要实现安全压井所需要满足的不等式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应用非线性规划理论,结合现场深水井实例,给出最优?环流速及附加流速比的计算方法,为深水井控的压井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对于非均质特高含水油田采用交联聚合物调驱配套技术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量矿场取样检测和室内研究均表明,交联剂浓度是影响交联体系增粘性、热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交联剂的矿场分配精度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矿场采用一台定量泵供应多口井的方式分配交联剂,由微调节阀依据单井流量计调节各  相似文献   
89.
深水动态压井钻井技术及水力参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水钻井中钻遇浅层流十分危险,动态压井钻井方法是处理深水钻井浅层流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文中从原理、特点以及关键装备等几个方面对动态压井钻井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工艺流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钻井液密度、排量、混配比,钻井液需求总量以及泵压、泵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对井底压力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密度,需要精确控制与混配,在相同压力条件下,先钻小尺寸的领眼容易在排量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控制浅层流。  相似文献   
90.
钻井中井内钻井液喷空是一种严重的井控事故,由于常规井控方法无法使用,研究井内喷空时的非常规压井方法就十分必要。通过研究压回法、动态压井法、动力压井法与动量压井法等4种方法的原理和工艺过程,对每种压井方法的适用性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根据以上比较和总结,得出了井内钻井液喷空工况下非常规压井方法的优选方法,并对现场空井实施非常规井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