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产品脆值的数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求产品脆值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它首先按照动态子结构法子结构划分的原则将产品整体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结构,并建立各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各子结构进行分析,提取各子结构的模态,接着利用模态综合法组合各子结构,建立系统整体方程,最后利用振型叠加法求解方程得到产品脆弱部件的响应,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发生破损,适当改变激励的大小可最终得到产品发生脆弱部件破损时的激励。激励选取矩形波冲击,此时的激励大小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就是产品脆值。以收音机脆值的求解为例进行实例计算,证明了该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2.
缓冲防护材料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航空、建筑、汽车、交通运输和包装等领域的缓冲防护中进行缓冲材料优化设计时,采用产品缓冲包装设计中通用的方法(国标GB8166-87,缓冲系数C与最大应力σm曲线法、最大加速度Gm与静应力σs曲线法)存在很多明显的缺陷。作者将国际上最新使用的基于能量吸收图法的缓冲防护设计技术应用于缓冲防护材料优化设计中,并采用计算机进行了辅助设计。为此,首先分析了缓冲防护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需求、功能和模块组成;而后对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重点设计和实现了缓冲防护材料能量吸收图生成与优化设计两大功能模块;最后利用所开发的系统对常见的缓冲防护设计问题进行了实例求解,并将计算结果与国标中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和跌落实验证明能量吸收图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能够满足缓冲防护设计要求,而且该方法的设计结果更有效利用了缓冲防护材料的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73.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巨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存在极大的环境风险。本文对赤泥的产出、基本性质及其堆存危害进行了介绍,并对目前赤泥主要的利用方向进行总结分析。目前,赤泥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提取有价金属、制备建筑材料和制备环保材料等领域。其中提取有价金属主要集中在铁、铝的回收利用,且有多种工艺路线可选择,而制备建筑材料是赤泥利用量最大的处置方式,可从骨料、胶凝料等多方面降低对自然矿产的消耗,促进建材行业的碳减排。赤泥同样可用作制备环保材料,起到“以废制废”的效果,但必须重视可能发生的重金属浸出,预防有害物质的二次危害。  相似文献   
74.
针对农网改造工程普遍未考虑乡镇区域配电网之间的差异和乡镇区域负荷波动大的问题,引入机会约束规划理论,提出了一种计及负荷不确定性的考虑区域配电网风险承受能力差异的网架规划方法。首先,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建立负荷的不确定性模型;然后,考虑到各乡镇区域配电网的风险承受能力差异,结合乡镇区域配电网的特点建立风险承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评估;最后,建立线路升级选型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基于得到的评估结果差异化选取模型的置信水平,以确定线路升级的型号。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升规划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配电网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成本的相互协调,从而增强网架规划方案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冲击速度和结构参数对规则排列圆形蜂窝共面对角线方向缓冲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 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规则排列圆形蜂窝共面对角线方向动态冲击有限元模型,基于此模型进行参数化仿真模拟,得到不同冲击速度和结构参数下规则排列圆形蜂窝共面对角线方向的变形模式、密实化应变、平台应力和能量吸收特征,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结果 在共面对角线方向的不同冲击速度下,规则排列圆形蜂窝表现出不同的变形模式。密实化应变在低速和高速冲击下,只与壁厚半径比有关;在中速冲击下,密实化应变同时受冲击速度和壁厚半径比的影响。在给定壁厚半径比下,共面平台应力(或最佳单位体积能量吸收)与冲击速度的平方呈线性关系;在给定冲击速度下,共面平台应力(或最佳单位体积能量吸收)与壁厚半径比呈幂指函数关系。结论 并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得到了动态密实化应变、平台应力和单位体积能量吸收的经验表达式。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密度与应变率对闭孔EVA泡沫材料类静态缓冲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 基于包装用缓冲材料静态压缩试验法和能量吸收图法,对密度为80、95、106、124和180kg/m3的闭孔EVA泡沫试样在不同应变率下进行类静态压缩试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此进一步处理得到相应的单位体积能量吸收、能量吸收效率、缓冲系数和最大比吸能等曲线,同时绘制试样类静态压缩过程中的能量吸收图。结果 闭孔EVA泡沫材料的密度越高,密实化应变越小,最大单位体积能量吸收越大;在压缩应变相同时,应变率越大,应力、单位体积能量吸收、能量吸收效率、最大比吸能越大;得到了5种密度闭孔EVA泡沫材料的本构方程和闭孔EVA泡沫材料的能量吸收图及其斜率与应变率的关系式;通过分析密实化应变与相对密度的关系,得到相关拟合公式。结论 密度与应变率对闭孔EVA泡沫材料的缓冲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一定的应力水平下会有一个最佳的密度使得刚好能吸收完能量,并保护产品不破损,该最佳密度受应变率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能量吸收图进行相关的缓冲包装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为了分析圆形蜂窝芯材的缓冲特性,对圆形蜂窝芯材的异面冲击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考虑到试验法的局限性,利用有限元仿真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排列方式下(规则和交错)壁厚和冲击速度对圆形蜂窝异面冲击性能的影响,软件选用Ansys/LS-DYNA.结果 将基于阵列和特征单元的有限元模型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两者显示了一致的吻合性,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结论 数据分析表明,圆形蜂窝的异面平均平台应力随着冲击速度和壁厚的增加而增加.在给定冲击速度下,圆形蜂窝异面比能量吸收能力与壁厚和排列方式有关.在单元结构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交错排列的圆形蜂窝比能量吸收能力大于规则排列的圆形蜂窝;随着壁厚的增加,圆形蜂窝异面能量吸收能力会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78.
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测试系统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率曲线的实现方法。方法 讨论了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的原理、 算法和具体实现过程; 在频域分析过程中, 采用加窗函数减少能量泄漏, 采用韦尔奇方法改进功率谱估计的方差特性; 采用振动台、 振动控制仪、 A/D转换板、 加速度传感器等硬件, 以正弦扫频方式对由质量块和缓冲材料组成的包装系统进行激励, 通过对采集到的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的分析处理, 得出缓冲材料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的振动传递率。结果 基于数据分析处理和振动传递特性测试实验的原理, 利用软件LabVIEW编制程序, 实现了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测试系统的开发和振动传递率曲线的2种绘制方法, 2种方法得到的曲线比较接近。结论 该测试系统操作简单, 人机界面友好, 为缓冲包装材料的优化防振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79.
孙德强  胡方  姜国徽 《山东水利》2009,(6):25-26,28
河道治理工程中,水面线计算是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Mike21模型在白浪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索了工程中的仅有平面图测量资料的前提下,水面线的计算问题。模型能形象地演示水流运动,其成果可靠,对中小河流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80.
多层 U 形A瓦楞结构材料的共面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不同冲击速度的共面载荷条件下,获取多层U形A瓦楞结构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参数。方法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简化能量吸收模型,来评估其能量吸收性能。结果随着冲击速度的不断增大,均匀变形、过渡变形和动态变形等模式随之呈现。结论最佳单位体积的能量吸收主要由动态峰应力决定。在结构参数一定的条件下,共面动态峰应力取决于多层U形A瓦楞结构材料所受到的冲击速度。通过对数值结果的物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动态峰应力关于冲击速度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