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5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异常压力与油气藏的同生关系——以库车坳陷为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为例,研究挤压背景异常压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大规模抬升早期阶段是天然气注入的主要时期,同时也是气藏压力急剧增加的时期。克拉2气藏的成藏模式总体为深大断裂沟通储集层和烃源岩层,在深部超压的驱动下油气运移至储集层成藏。储集层在成藏早期不是强超压,并且不完全封闭,可以存在流体排出过程。随着天然气替换构造圈闭中的地层水和成岩作用逐渐进行,储集层封闭性加强,气藏压力不断升高,最后形成超压气藏,气藏强超压形成于距今2Ma以来。异常高压与气藏的形成均是构造作用和保存条件演化的结果,二者本身不具备因果关系。气源断层与盖层完整的匹配是控制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图4参16  相似文献   
222.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成藏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讨论川西(四川盆地西部)、柴北缘(柴达木盆地北缘)和准南缘(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的成藏过程,指出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多期聚集、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认为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最重要的两大成藏期,一是燕山期及其之前的油气成藏期,主要是中部周缘前陆盆地和西部再生前陆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和三叠系烃源岩的油气聚集期;二是喜山晚期,主要是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西部再生前陆盆地中、新生界烃源岩的油气成藏和中部周缘前陆盆地的油气调整期,其中中生界煤系烃源岩是中西部前陆盆地主要的烃源岩,而喜山晚期冲断作用形成的断层相关褶皱圈闭与前陆发育时巨厚沉积造成的中生界煤系烃源岩排烃过程相匹配。此外还讨论了前陆盆地中的古构造(背景)在油气聚集中的重要作用和早期前陆盆地成藏体系、再生前陆盆地成藏体系在油气相态及成因类型的平面分布特征上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3.
溢流闸门承重轮轮轴锈蚀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溢流闸门承重轮抱死问题的原因分析,找出了轮轴锈蚀的原因,将原轴的镀铬工作表面改为不锈钢工作表面,并改用双金属镶革式自润滑轴承,从而实现闸门承重轮结构无锈蚀、自润滑、免维护。  相似文献   
224.
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进展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近10年中国天然气地质研究和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建立的天然气地质理论主要为:①天然气成因,包括煤成气、生物一热催化过渡带气、无机成因气等;②天然气成藏,包括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理论、晚期成藏理论及深盆气、煤层气成藏理论;③天然气富集,包括生气中心控气论、区域盖层控气论、古隆起控气论及前陆盆地富气论。参37  相似文献   
225.
�й���Ȼ����Դ�ֲ������뿱̽����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近年来快速增长。纵观我国天然气储量发展状况,具有增长速度快,储采比高,煤成气比例逐渐增高,探明率低的特点。目前已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四川盆地川东地区,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和莺-琼盆地五大气区,五大气区天然气地质特征的共性是:(1)大面积分布的高丰度,具有一定成熟度的气源岩。(2)大面积分布的多套叠置的孔隙性储集层。(3)构造相对稳定区或具有区域塑性盖层的构造活动区。(4)规模较大的圈闭。我国中西部地区普遍发育的前陆盆地具备上述大气区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是今后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26.
我国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煤层气成藏的气源条件、煤层的储集能力、煤层的物性、煤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成藏过程 等方面,分析了高煤阶煤层气和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构造热事 件对高煤阶煤层气藏物性的改造作用和生物气、游离气在低煤阶煤层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在分析煤层气成藏差异性的基础上,得出了高低煤阶煤层气藏的优点和缺点,指出中 国高煤阶煤层气和低煤阶煤层气均有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227.
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的油气成藏组合后认为,该带烃源岩和储层发育,盖层封盖性能较好,并且具备形成异常压力封存箱的条件。根据成藏组合要素和发育匹配关系,将该带的成藏组合分为以侏罗系和二叠系烃源岩生、三叠系和侏罗系储的下部自生自储型,以及以侏罗系和第三系烃源岩生、白垩系和第三系储的上部下生上储型两大类,进而细分为二叠系—侏罗系深部组合、侏罗系中部组合和第三系上部组合3个亚类。通过对生储盖层演化历史分析,认为成藏组合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断裂构造、盖层和异常压力封闭,明确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上部下生上储成藏组合是最为有利的勘探组合。  相似文献   
228.
通过BIM在长白山威斯汀及喜来登酒店项目中的应用实践,诠释了基于项目应用BIM的全过程解决方案,揭示了BIM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必将引起设计方式、设计方法、设计标准、设计成果、设计产业方面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229.
构造抬升是异常高压的成因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诸多文献认为构造抬升是异常高压的成因,这种看法忽略了抬升过程中流体温度降低和孔隙体积反弹对流体压力的影响。计算表明,这两个因素不能全部忽略。构造抬升倾向于形成异常低压而不是形成异常高压。由于抬升过程中负载和温度的降低使得不均衡压实作用等因素趋于停止,构造挤压往往是抬升区超压最主要的成因。在晚近期发生过构造抬升的地区,利用地震法预测异常压力分布需要谨慎。构造抬升使得某些盆地(例如鄂尔多斯盆地)含气层系古超压消失,主要原因在于抬升引起的流体状态的变化,而不只是烃源岩的供气量小于天然气的散失量。  相似文献   
230.
中国东部温泉气的组合类型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岩  戴金星 《天然气地球科学》1991,2(5):199-202,208
通过50多个温泉气样的气组分、碳同位素组成及氦同位素比值分析表明,中国东部温泉气大致分为三大类:(1)以二氧化碳为主,此类温泉气主要为火山-若浆成因的无机气,也有岩浆成因与碳酸盐岩变质成因的混合气;(2)以氮气为主,此类温泉气主要为大气成因气;(3)以甲烷为主,此类温泉气主要为生物成因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