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34篇
机械仪表   6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基于线性关联大系统的比较方程稳定性判据,给出了一种完全解耦的子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一个向量Lyapunov函数来满足比较方程的稳定性要求,并将控制器的设计转换为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进而对大系统进行镇定.由于各子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可独立进行,相较于加权Lyapunov函数方法,该方法降低了控制算法的计算量和难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表征密封垫片特性系数研究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欧盟制定的螺栓法兰垫片设计标准EN1591中全面反映法兰接头的机械特性和密封性能的垫片特征系数,为密封垫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分离过程中常用的膜过滤多以错流方式进行,但是滤面的附着物和浓度极化会使过滤速度大大降低,研究表明电场能够促进过滤的进行。简要介绍了电场促进过滤的概念及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对含胶体或蛋白质等难溶物质的介质进行电场促进膜过滤方面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重点是外加电场的方式、大小、脉冲电压的频率等因素对过滤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螺旋槽干气密封因设备故障检修、停车等处于静止状态时,其密封性能相比旋转状态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关联性。研究螺旋槽干气密封在静止时的密封性能。根据螺旋槽窄槽理论,得到螺旋槽干气密封静止时密封端面间气膜压力控制方程,并运用解析法求解,获得端面间气膜压力分布、开启力和泄漏率等密封性能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边界压力或膜厚增大,静态泄漏率逐渐增大,当静态泄漏率达到JB/T11289-2012标准规定的最大静态泄漏率时,端面仍处于接触状态;静止状态下的开启力、槽根处的气膜压力和泄漏率随槽深的增加先增大,在槽深大于一定值后趋于稳定;密封端面间的开启力、泄漏率总体上随台槽宽比的增加而减小,但在台槽比为0~10范围内,开启力和泄漏率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5.
离心式压缩机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因故障停机时会发生反转,要求配置的干气密封具有一定的抗反转能力。针对双列螺旋槽干气密封,选用CO2作为密封介质。用R-K方程表达实际气体效应,修正气体润滑Reynolds方程,分析在反转情况下,不同转速、膜厚、压差以及反向螺旋槽径向尺寸与正向螺旋槽径向尺寸之比(ε)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分别获得了正转、反转和静止3种状态下的端面开启力、泄漏率、气膜刚度和开漏比等密封性能参数。以气膜零刚度反转速度为抗反转能力性能指标,结果表明:CO2实际气体端面开启力和泄漏率大于理想CO2气体,而开漏比小于理想气体,分析CO2气体润滑的双列螺旋槽干气密封性能需要考虑实际气体效应。双列螺旋槽干气密封具有一定的抗反转能力,当反转速度小于气膜零刚度反转速度时,干气密封可以正常操作。以气膜零刚度时的反转速度为最大值,本计算案例最大反转速度为2 524 r/min。  相似文献   
66.
螺旋槽气体端面密封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登峰  宋鹏云  李伟  赵越 《润滑与密封》2006,(5):178-182,191
气体端面密封属于非接触机械密封,密封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其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螺旋槽气体端面密封动力学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综述了国内外气体端面密封动力学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指出低速气体端面密封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将足密封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7.
磁流体密封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设计加工了一套全新的磁流体旋转密封实验装置,能保证高性能磁源和有效防止漏磁,具有较高的实验精度。利用该实验装置,分别研究了磁流体密封的密封间隙、磁流体和饱和磁化强度、磁流体的注入量对密封耐压能力的影响,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8.
静压气体润滑机械密封是主要利用气体静压作用实现端面非接触的一种新型密封技术,其主要结构是在密封环上加工有提供气体的通道,由外部气源或由内部气源提供流体静压力,当端面间气体静压力形成的开启力与弹性元件和介质形成的闭合力相等时可以实现端面的非接触。这种机械密封技术的性能与转速的关系不大,同时还具有双向旋转能力,所以非常适用于低速、间断运行或需要双向转换运行的机械。本文综合评述了该机械密封的技术特点、研究进展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9.
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分布是影响机械密封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端面温度近似解析计算能够很容易地分析温度对密封的影响。热量以热传导形式在动静环内部传递,在动静环与介质接触区域以对流传热形式进行传递,同时考虑明确定义的热传导角,热量在动静环上的分配,基于热传导理论,获得一种确定动静环内部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对比分析解析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近似解析解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温度平均误差均随端面距离和半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0.
低温位热能回收技术是硫磺制酸工艺中回收三氧化硫吸收工序低温位热能的技术,其中浓硫酸循环泵是热能回收系统(HRS)中的关键设备,其密封是该循环泵的关键。综述了HRS中浓硫酸循环泵的密封技术进展。介绍了该密封所面临的特殊环境,以及目前广泛使用的机械密封和组合式密封的原理、结构和应用。指出气体润滑非接触干气密封应用于该工况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