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浅水型三角洲沉积研究进展及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水型三角洲广泛发育于我国中、新生代地层中,勘探前景广阔.系统总结了浅水型三角洲在概念与分类、发育地质背景和动力机制、沉积相带组合与概念模武、储层发育规律与油气勘探等方面的研究,指出其主要研究进展;结合现代沉积实例,对浅水盆地界定及河口区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现代沉积解剖、古沉积体精细描述及湖盆模拟校验相结合的技...  相似文献   
52.
受低幅度构造、地层倾角小、储层渗透率低、油源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油层中存在自由水,若整个开发层系的油层大面积内均为油水同层,则称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井投产初期就具有一定含水率。由于室内岩心试验获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在饱和油情况下进行,因此,油田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和利用室内试验曲线计算出的理论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不能较好吻合,当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时这种误差会很大,导致含水与采出程度理论曲线无法正确预测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根据试验获得的相渗曲线和实际生产数据,采用试验数据与生产实际相互印证的方法,修正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计算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解决了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以及具有原始含水饱和度油藏含水上升规律预测问题,对正确认识油藏和开发指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以大庆曲流河储层为例,选择指示克里金方法、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及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曲流河储层建模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决定河流相的储层建模的优选方法,更好的服务于油田生产。从建立的模型效果看,指示克里金方法建立的模型砂体连片性最好,但存在明显的平滑效应,表现在泥岩分布面积小,呈"牛眼"状分布;序贯指示建模建立的砂体模型较有效地克服了平滑效应,弱化了泥岩分布的"牛眼"状特征,但砂体连续性最差;而多点地质统计学则较好地反应了砂体的连续性,体现了河流的分布特征,同时避免了平滑效应,建立的模型最为客观和准确。研究为河流相储层建模方法选择提供了依据,为实际油藏建立了高精度的储层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54.
依据储层物性分布的自然分段特征,通过测井曲线的区域化校正,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不同物性段的储层物性解释模型。以区域稳定分布的厚砂层为标准,通过多元回归的方式,对测井曲线的区域化变化进行估算,并对测量误差进行校正。以孔隙度的2个次总体为对象进行分段,建立了神经网络解释模型,在初次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储层的物性的分段精细解释,提高了解释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5.
濮53块流动单元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就濮53块的实际地质情况,讨论了流动单元的分类方法。认为依据FZI进行流动单元分类存在诸多问题,不适于本区的特点,而采用聚类分析结合储层参数次总体分布特征进行的流动单元分类,考虑了储层内部的联系,是一种较好的分类方法。依据该方法,将濮53块的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并研究了流动单元与成因砂体之间的关系,其中分流河道砂体形成的主要是极好型和好型流动单元,而席状砂与分流间砂体则形成了具有一定的封隔作用或渗流缓冲作用的低渗带或低渗缓冲带的一般型和差流动单元。  相似文献   
56.
双河油田剩余油分布地质预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地质法预测剩余油的关键是要建立高精度的地质模型及对油砂体动用状况的明确认识。地质知识库是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小井距解剖建立的井下地质知识库包括岩电关系、砂体几何形态、砂体接触关系和砂体密度。依据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建立的储层建筑结构平面和剖面模型表明,建筑结构要素的平面分布具有分带性,剖面模型则可分为4类:分流河道型、席状砂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型、递变型,不同模型的沉积背景及其内部的非均质性特征不同。对结构要素的吸水、产液、接触关系及注采完善性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物性好,规模较大,易于控制,剩余潜力较小;河口坝砂体虽物性好,但规模小,常有许多砂体不完善而成为剩余油富集区;重力流砂体、水下溢岸砂体则由于规模小,物性差,常成为剩余油富集区;席状砂展布广,但由于物性差,也为剩余油富集砂体。  相似文献   
57.
针对薄砂层地区油气勘探中,地震资料分辨率达不到储层预测的精度,又无测井资料进行直接预测的情况,为了降低勘探风险,必须进行储层的预测和圈闭的综合评价。在吐哈盆地胜南合作区块的滚动勘探中,采用了精细沉积微相分析技术,对勘探目标区各小层沉积微相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层的砂体分布图;将各层砂体中水下分流河道主力砂体提取出来,编制了各小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叠加图。通过对叠加图中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加情况的分析,确定了优势储层分布区域。以砂体分布为基础,结合油藏断层的封闭性、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对各砂体发育区所在的圈闭进行了成藏风险评价,提出了勘探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勘探风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通过精细沉积相研究,统计了各小层微相比例,将萨尔图油田北三西区按沉积微相构成分为4种储层结构类型,即以河道相为主的A类、B类.以前缘席状砂为主的C类、D类。利用地质约束建模方法建立地质模型,以小层为单元,计算了不同微相的储量,并对储量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相结构储层中的储量分布不同,其储量结构各异。在传统储量评价的标准上。考虑相结构对储量控制的因素,由评价结果认为,该方法能比较直观地表达出不同成因砂体的储量,为后期分析不同砂体的挖潜潜力提供定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多孔介质中存在多相流体时,其相对渗透率会受到润湿性、岩石结构、流体饱和顺序等因素影响。岩心室内试验得到的单个样品相对渗透率变化规律仅表征了某种孔隙结构下的渗流规律,而储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对渗流的影响很难用一块岩样试验结果表达清楚。表征油藏中多个含油小层、以及同一小层不同沉积相带孔隙结构储层油水渗流规律需要综合各样品的试验结果,不同样品在综合过程中所占比重也需要合理分配。利用室内相渗试验、岩心化验分析结果,提出油藏综合相渗曲线渗透率拟合目标值等于油藏的平均渗透率,样品在综合曲线中的权重系数根据孔隙结构分布规律或渗透率分布规律确定,并给出了拟合油藏综合相渗曲线具体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60.
针对大庆油田多套井网、多套油组、不同井网之间相互影响,注采对应关系复杂的特点,准确评价油水井间的水驱控制程度将直接制约后期注采精细结构的调整方向。提出了一种统计水驱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三套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的结果,从井距、油层类型、井网密度、采注井数比等4个方面分析了三套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的差异性,最后结合此影响因素分析了水驱控制程度的特征,着重总结了几种水驱不完善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