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双河油田井下地质知识库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河油田处于开发后期,只有对某储集砂体进行解剖,建立精细地质模型,才可能确定其剩余油田的分布状况。建立模型的基础工作是建立地质知识库。选择密井网进行解剖,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建立地质知识库,内容包括:一维的砂体密度、颜次、厚度、上下岩相;二维的砂体宽度(长度)宽厚比、对称系数、左右岩相,所建立的地质知识库只适于建立确定性模型。为了取得更为精确的预测结果,还应当采用随机建模技术.  相似文献   
62.
在综述准面旋回的基本概念及基准面旋回传统表征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基准面旋回定量表征技术,认为通过建立基准面旋回正弦曲线,利用沉降速率(B)、沉积速率(D)、侵蚀速率(E)就可以重建地层层序样式;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将基准面旋回定量表征技术应用于储层层序样式建立及地层预测的工作流程,即通过地质分析建立基准面旋回物理模型,结合正反演模拟确定合理的基准面旋回数学模型和地质参数,利用各种插值技术进行基准面旋回及参数的预测,最后根据基准面旋回及参数进行地层样式的反演,从而建立储层纵横向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控制下,利用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研究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思路;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储层精细地质模型,为油田开发实现稳油控水,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研究表明,此项技术较准确的反映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是一套简单、行之有效的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相似文献   
64.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濮城油田Es中36~10油藏划分为3类27个流动单元.I类流动单元物性好,储量和储量丰度大;III类流动单元物性差,储量及储量丰度小;II类介于I类与III类之间.I类和部分II类流动单元是目前开发的重点层位,动用较好,采出量较大,是目前剩余潜力集中的层位;III类流动单元动用较差,但由于其本身的储量和可采储量较小,剩余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65.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区延长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稳定,湖盆沉降速度缓慢,古地形平坦,气候干旱,湖泊面积相对较小,物源供给充足,在下寺湾油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下寺湾油区浅水三角洲在骨架砂体类型、规模、形态等多方面与正常三角洲存在较大差别:平原相河道通过充填和频繁分叉汇合,向湖泊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前缘广泛发育河道砂体,砂体呈带状分布,多个砂体垂向相互叠置,砂体厚度大,分布稳定;受可容纳空间限制和河道冲蚀作用,河口坝不发育;砂岩储层受河流控制作用明显,分叉与汇合现象普遍,砂体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砂体等厚图上呈朵状分布,砂体连通性较正常三角洲好。综合地形、气候、水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确定了下寺湾油区各类砂体的成因及特征,并总结了下寺湾油区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6.
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的泥云岩和砂砾岩,其裂缝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且对油气的富集起到控制作用。 利用蚂蚁追踪技术及成像测井资料对青西油田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分析,预测青西油田下沟组裂缝的分布规律并建立青西油田的裂缝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北东-南西走向和北西-南东走向 2 组裂缝,且裂缝发育程度较高的部位主要位于青西油田的北西部、北东部及南东部;高产井大多位于裂缝发育程度较高的区域。因此,裂缝发育较集中的区域是后期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67.
针对薄砂层地区油气勘探中,地震资料分辨率达不到储层预测的精度,又无测井资料进行直接预测的情况,为了降低勘探风险,必须进行储层的预测和圈闭的综合评价。在吐哈盆地胜南合作区块的滚动勘探中,采用了精细沉积微相分析技术,对勘探目标区各小层沉积微相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层的砂体分布图;将各层砂体中水下分流河道主力砂体提取出来,编制了各小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叠加图。通过对叠加图中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加情况的分析,确定了优势储层分布区域。以砂体分布为基础,结合油藏断层的封闭性、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对各砂体发育区所在的圈闭进行了成藏风险评价,提出了勘探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勘探风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濮城油田沙三中层序格架内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濮城油田沙三中油藏的研究表明,基准面旋回控制了砂体展布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在短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向上物性变差、高渗段位于砂层下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而在短期基准面下降期,形成向上物性变好、高渗段位于中上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在中长期基准面较低位置处,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沟道相对较为发育,物性相对较好;而在中长期基准面较高位置处,砂体厚度薄、面积小,沟道不发育,储层物性较差.在中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内形成向上物性变差的层间非均质格局,而在中长期下降期则形成向上物性变好的非均质性格局.在水下扇前缘区,靠近湖心区其剖面上砂体中的沟道成分减小,砂体连通性和连续性及物性变差;而向岸方向则砂体相对较连续,物性较好.  相似文献   
69.
双河油田核桃园组第三段扇三角洲具有陆架型扇三角洲的特点,单层呈正韵律而总体呈现反旋回的地层层序。这种层序既不是典型的河道沉积(正粒序)也不是典型的河口坝沉积(反粒序),它是在湖底坡降较缓的陆架型扇三角洲条件下,由河道进入湖盆的轴向射流所形成的沉积体。轴向射流的水流能量和速度沿着轴向向前方和两侧逐步衰减,所携带的沉积物的粒度随着水流能量的减弱而变细,沉积物的厚度变薄,逐步由水下分流河道演变成为一个坝状堆积物,形成分流河口的河口坝沉积。河口坝前缘沉积物连片,形成席状砂。河口坝实际上是河流入湖后形成的以河口坝为主的一系列微相组成的复合体,主要包括坝核、坝侧缘、坝边缘、坝前缘、席状砂和坝间6个微相类型。河道的主流线或河道的位置发生迁移时,导致砂坝垂向加高并产生横向迁移,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地层层序样式。  相似文献   
70.
依据储量丰度和产能标准,川西白马庙气田侏罗系蓬莱镇组气藏为典型的低效气藏.通过分析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对储层的影响.认为沉积作用为相对高效储层最主要的控制因素.高效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厚度大物性好的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的预测是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最后提出了以高分辨率层序层研究为基础,在高分辨率基准面旋回地层格架内,分析基准面变化与储层特征及储层展布间关系,利用基准面变化进行垂向有利层段和平面有利相带预测的气藏高效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