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1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屈平 《资源再生》2006,(7):45-47
2005年11月,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谈到税制改革时再次提出,矿产资源税改是2006年税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部署2006年税收改革工作时也明确表示,将"推进资源税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我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改革方案目前正处于报批阶段.开征资源税是需要政府减少资源产品开发中的负外部性,遏制资源的过度开发,使资源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能反映出其稀缺性.由于我国资源稀缺性越来越严重,所以,不仅资源税额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征收方式也应从按产量征收转向按储量征收,以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132.
屈平 《北京皮革》2005,(1):30-33
在中国,人们习惯将用PVC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VC人造革(简称人造革);用PU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人造革(简称PU革);用PU树脂与无纺布为原料生产的人造革称为PU合成革(简称合成革)。对PU人造革,PU合成革来说,目前行业还没有准确地命名,但有人习惯上把上述三种革统称为人工皮革,人工皮革(简称人工革)中合成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市场份额。中国的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沿海省市,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133.
煤层井壁稳定的时间延迟效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平  申瑞臣  付利  王子健 《煤炭学报》2011,36(2):255-260
为预测煤层井壁钻后垮塌的可能性及延迟时间,从孔隙压力、井壁渗流入手,结合断裂力学进行了分析。基于煤层富含割理的特性,分析了孔隙压力对割理的受力影响,表明孔隙压力只影响割理表面的正应力,不影响其切应力。结合排采实例,分析了孔隙压力变化对煤岩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孔隙压力下降会导致煤粉增加。讨论了欠平衡钻井和过平衡钻井下井壁渗流产生的孔隙压力变化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时间延迟效应。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钻井中流固耦合行为,通过拟合给出了孔隙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利用断裂力学井壁稳定理论,定量分析了井壁稳定的时间延迟效应,给出了具体条件下延迟时间求解公式。研究表明,在富含割理的煤层中,井壁的稳定性确实存在时间延迟效应;孔隙压力变化是时间延迟效应的主因,割理的存在是内因。  相似文献   
134.
中国多晶硅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平  白木  周洁 《电器工业》2008,(5):24-29
目前,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热利用,另一种是太阳能发电。而在对太阳能的利用中,有70%用于热利用。我国对光伏发电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其难点是光伏材料。虽然光伏发电是大家都在看好的市场,但由于光伏发电成本比较高,炼制硅原料有污染,而且规模小,因此现在国内的产品应用尚处在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35.
我国核电发展进入新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核电装机建设进展 我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共6座核电站11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运行。我国已经投产运行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906.8万千瓦。其中,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全资和控股的核电机组4台,装机容量394.8万千瓦,占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3.5%。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增长情况见图1。  相似文献   
136.
为探究静水压下含缺陷中厚复合材料圆柱耐压壳的极限强度,以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中厚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圆柱耐压壳结构模型,对其初挠度进行测试,并开展静水压破坏试验,分析了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应变响应和破坏模式。基于实测初挠度及破坏模式,建立含缺陷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壳体几何缺陷及承压过程中的复合材料面内损伤,编制ABAQUS接口子程序USDFLD,对模型的损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静水压下含缺陷中厚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渐进失效过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研究表明:在静水压下中厚GFRP圆柱壳结构在破坏前载荷几乎呈线性增加,最终破坏模式为材料的压缩破坏,整体屈曲破坏模式不明显。考虑结构的几何缺陷和材料损伤演化后,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得到的壳体极限强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以作为预测含缺陷中厚复合材料圆柱壳极限强度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影响中厚复合材料圆柱耐压壳极限强度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为深海复合材料耐压壳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