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TA10钛合金进行了双重退火,即分别在840℃、860℃、880℃和900℃保温1h空冷,随后在560℃保温4 h空冷。退火后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拉伸试验机检测了合金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首次退火温度在两相区时,合金的微观组织由初生α相和β转变组织构成,且随着首次退火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数量减少,β转变组织增多,次生α相体积明显增大;当首次退火温度在单相区时,合金中初生α相完全消失,组织以粗大β晶粒为主,晶界有明显的α相;随着首次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升高,塑性降低;当首次退火温度在两相区时,拉伸断口有大量等轴状韧窝,首次退火温度升高至单相区后,拉伸断口呈岩石状,并有明显的撕裂棱。  相似文献   
22.
准噶尔盆地莫109井区弹性参数反演预测砂体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井资料的岩石物理模拟确定砂、泥岩的自然伽马基线,计算其泥质含量,建立不同岩性与纵横波速度、纵横波阻抗等地震反射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分析其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对泥质含量敏感的地震参数进行反演,再通过连井测线的层速度统计求得含油砂体的层速度,最终实现利用三维地震信息定量预测出砂体厚度及平面变化特征.这一方法在准噶尔盆地莫109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得到成功应用,经钻井证实误差小于3 m.  相似文献   
23.
用固相反应法将Ag引入La0.7Ca0.3MnO3颗粒表面,形成(1-x)La0.7Ca0.3MnO3/xAg(x=0.00,0.10,0.20,0.25,0.30,0.35)。通过XRD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及SEM能谱(EDS)、ρ-T曲线、ρ-T拟合曲线、MR-T曲线,研究电输运性质及MR温度稳定性。结果表明:随复Ag量增大,电阻率急剧下降,高复Ag(x≥0.3)的电阻率比低复Ag(x≤0.10)的电阻率下降2个数量级;发现x=0.00,0.10用ρ-T2公式拟合比较合理,是单磁子散射作用;x=0.20,0.25用ρ-T2.5公式拟合比较合理,是自旋波散射作用;x=0.30,0.35,分别在97,93 K以上用ρ-T4.5公式拟合比较合理,说明是电子-磁子散射作用;所有复Ag样品,在250~20 K温区MR表现出很好的温度稳性,特别是x=0.10的样品,在220~150 K温区MR保持(13.8±0.2)%。提出磁电阻稳定性的机制:Ag与钙钛矿颗粒形成电输运二元通道,钙钛矿颗粒通道产生的低场磁电阻与Ag通道产生的正常磁电阻共同作用,产生MR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24.
采用梯度稀释液涂布法从酸奶及发酵剂中分离、纯化乳酸菌,研究了pH值、指示剂、抑制剂对酸奶中乳酸菌分离与纯化的影响。试验表明:稀释倍数可选择105~107,每皿涂布0.2 mL,加入0.5%的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及脱氢醋酸于培养基中可有效地抑制污染杂菌的生长,便于菌体分离、纯化;在改良MRS培养基中杆菌在pH值5.8~7.6的范围内生长,但西红柿汁培养基中,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分别有杆菌、球菌生长;将TTC和铬黑T分别以80μg/mL和0.6μg/mL的量加入平板培养基中,可同时分离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  相似文献   
25.
26.
将冷风干燥技术应用于黄秋葵脱水处理中,研究不同干燥条件对黄秋葵干燥及品质特征的影响;在Weibull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对黄秋葵冷风干燥曲线进行拟合以表征黄秋葵冷风干燥动力学行为;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对黄秋葵冷风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进行计算;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构建黄秋葵干制品品质与干燥条件之间的数学模型;以干燥特性和品质指标为依据,对整个干燥过程进行加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风速和干燥温度的增加黄秋葵冷风干燥耗时明显降低,且干燥温度对干燥耗时的影响更为显著(P0.05);黄秋葵冷风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1.953 1×10~(-12) m~2/s~4.9685×10~(-12) m~2/s之间,且干燥温度对其影响更为显著(P0.05);干燥温度对黄秋葵冷风干燥干燥能耗及产品品质影响更为显著(P0.05);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准确描述(R20.99)黄秋葵冷风干燥过程;通过加权综合评分发现在试验选定范围下最适合应用于黄秋葵冷风干燥加工中的冷风干燥条件为:30℃的干燥温度和1.5 m/s的进口风速。  相似文献   
27.
首先分别对在单相区(880℃)和两相区(840℃)加热保温2 h后的TC16钛合金丝材进行3种不同方式的冷却处理(水冷、空冷、炉冷),随后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拉伸性能测试以及冲击性能测试等研究了该合金经不同方式冷却处理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位于两相区时(840℃),合金的组织由等轴α相构成,当加热温度位于单相区时(880℃),组织中等轴α相完全消失,并出现β晶粒。3种冷却方式中,经空冷处理后,合金的强度最高,水冷次之,炉冷最低,而冲击性能与强度相反,在塑性方面,经水冷处理后,合金的塑性最佳,炉冷次之,空冷最差。合金在两相区加热保温2 h后以不同方式冷却处理后,拉伸和冲击断口微观形貌均以韧窝和解理面为主,其中炉冷试样的冲击断口形貌中具有较多二次裂纹,经单相区加热后,空冷试样的拉伸和冲击断口形貌产生较大变化,出现结晶状和河流状形貌。  相似文献   
28.
唐忠  张明玉 《电焊机》1996,(3):34-36
本文简要介绍钢筋电渣压力焊的基本原理,并着重提出电渣压力焊全自动控制的具体硬件实现及其工作过程分析,有关成果对电渣压力焊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通过对世界纤维的总生产量情况分析,以日本国为例,叙述了新型合成纤维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