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工业 | 181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气液两相在毛细管内作活塞流运动时的阻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了毛细管中的气泡大小对流动阻力的影响,由实验确定了多个气泡相继运动时气泡的阻力系数,最终给出了流动阻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2.
用光电毛细管探头法测定搅拌槽中的气含率,毛细管喇叭口外气泡和周围液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对速度会导致喇叭口内外的局部气含率之间有不容忽视的偏差。本文提出了由毛细管内的气体和液体流量计算搅拌槽中取样微元内的气含率的新方法。改进后的光电毛细管探头法能成功地用于局部气含率的测定。本文利用改进后的测量方法,测定了搅拌槽不同区域内的气含率,给出了气合率空间分布的初步规律。 相似文献
163.
164.
<正>机械搅拌槽中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的排出流中,径向速度主要用于气体的剪切分散,而其轴向速度是固体悬浮和液相轴向混合的主要动力。三相体系的混合不仅要求叶轮具有较强的径向剪切分散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轴向混合能力,以此达到对气体和固体的同时分散。理想的混合水平不仅要求达到二者在宏观上的均匀,而且在微观混合上也要达到一定的均匀度,为此对搅拌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气液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采用了盘式涡轮桨,而在液固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使用螺旋桨,这都是为了利用各自不同的混合优势。涉及到气液固三相混合,由于气体和固体的分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问题,完全的径向 相似文献
165.
机械搅拌槽中高速旋转的叶轮产生的排出流中,径向速度主要用于气体的剪切分散,而其轴向速度是固体悬浮和液相轴向混合的主要动力。三相体系的混合不仅要求叶轮具有较强的径向剪切分散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轴向混合能力,以此达到对气体和固体的同时分散。理想的混合水平不仅要求达到二者在宏观上的均匀,而且在微观混合上也要达到一定的均匀度,为此对搅拌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气液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采用了盘式涡轮桨,而在液固二相的混合操作中比较多的使用螺旋桨,这都是为了利用各自不同的混合优势。涉及到气液固三相混合,由于气体和固体的分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问题,完全的径向 相似文献
166.
采用液膜流动测定及CO2吸收实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固体壁面与丝网壁面液膜流动差异, 以及网孔尺寸对降膜流动及传质影响, 结果表明:在较低Re下, 丝网结构对液膜波动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两种结构的壁面液膜波动振幅整体上随Re及距进口位置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相比于固体壁面, 丝网壁面在沿流动方向不同位置处平均膜厚及波动振幅差异更小, 且在较低Re(<80)下, 液膜波动对液量更为敏感。不同孔径丝网板液膜流动观测结果表明, 液膜瞬时波动振幅及波动频率随丝网孔径的增加均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物系下, 当网孔尺寸≤2 mm时, 膜厚随网孔尺寸的增加逐步增大, 后随着网孔尺寸的进一步增大, 膜厚逐步减小。此外, CO2吸收实验结果显示, 随着丝网孔径的减小, 测试板传质性能提升明显, 但单位面积网丝对传质贡献减少。 相似文献
167.
168.
通过对聚丙烯(PP)表面共价接枝改性,研究聚丙烯无铬无钯化学镀工艺及接枝层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接枝时间调节PP表面接枝率,采用离子交换手段将Ni~(2+)固定在基体表面;用NaBH_4将固定的Ni~(2+)还原为单质Ni~0作为化学镀过程中的催化剂。使用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ATR/FT-IR)、能谱扫描(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电化学工作站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接枝改性的PP板可以成功进行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和镀速均随接枝率上升而增大,镀层的耐蚀性能则随接枝率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9.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归类,综述了各种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改善聚合物一热液晶聚合物(TLCP)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方法及TLCP的增韧机理、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界面相互作用对增强、增韧效果的影响及纳米粒子的增韧机理。并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0.